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业研究用种料除杂装置,包括底板、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在底板的顶部,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相对的一侧外壁靠近顶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板,第一立板的侧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推杆电机,第二立板的侧壁开有两个导向孔,导向孔内均插接有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和推杆电机相对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无顶的筛箱,筛箱的底面为斜面,筛箱的底部开有多排漏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农业研究用种料除杂装置,装置可以对种料进行有效除杂,且在除杂的过程中,不易造成物料累积,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研究用种料除杂装置
本技术涉及种料除杂
,尤其涉及一种农业研究用种料除杂装置。
技术介绍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在农业种植研究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对种子进行种植以观察其性状,在种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除杂筛选,上述中选种时需要使用到终了除杂装置。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农业研究用种料除杂装置,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多存在以下的不足:装置在除杂的过程中,种料容易累积在一起,不便于对种料进行充分的筛选,故而需要增加筛选次数,降低了筛选效率,综上,现有的农业研究用种料除杂装置大多还不能很好地契合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农业研究用种料除杂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研究用种料除杂装置,包括底板、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在底板的顶部,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相对的一侧外壁靠近顶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板,第一立板的侧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推杆电机,第二立板的侧壁开有两个导向孔,导向孔内均插接有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和推杆电机相对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无顶的筛箱,筛箱的底面为斜面,筛箱的底部开有多排漏孔,所述筛箱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接杂斗,所述第二立板的侧壁开有斜插孔,斜插孔内插接有斜弯管,筛箱侧壁的底部开有排料孔,斜弯管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排料孔内,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风选机构。进一步的,所述接杂斗靠近底端的侧壁通过铰链铰接有封门,封门的活动端通过螺栓与接杂斗的侧壁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顶部焊接有两个边板,两个边板相对的一侧外表焊接有同一个横板,横板的顶部开有条形孔,接杂斗的底端穿过条形孔。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顶部开有安装孔,安装孔内焊接有投料斗,筛箱的顶部套接有盖子,盖子的顶部开有矩形孔,投料斗的底端插接在矩形孔内。进一步的,所述风选机构包括风选箱和基座,风选箱的一端为斗形开口结构,风选箱的底面为斜面,风选箱的底部开有排料孔,排料孔内焊接有排料管。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风机,风机的出风端通过螺栓固定在风选箱的开口端,风选箱的四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挡网。进一步的,所述风选箱的顶部开有条形的进孔,斜弯管的底端插接在进孔内,风选箱远离风机的侧壁开有出杂孔,出杂孔处通过螺栓固定有网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推杆电机和底面为斜面的筛箱,在筛选时,种料从投料斗被缓慢、持续的投入到筛箱内,在除杂的过程中,推杆电机带动筛箱摆动,进而将种料中的石子等杂质筛选出去,石子从漏孔漏出到接杂斗内,由于筛箱的底面为斜面,故而种料在重力以及推杆电机的作用下滚落到斜弯管内,并进入风选。2.通过设置风选机构,风机鼓风,进而对进入的种料进行鼓风,种料中的碎草等杂质即被吹到网袋内收集,而种料则在风选箱的斜底面的作用下从排料管排出。3.通过设置接杂斗、盖子和网袋,使得整个筛选过程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在筛选时可以减少扬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农业研究用种料除杂装置的实施例1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农业研究用种料除杂装置的实施例1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农业研究用种料除杂装置的实施例2的局部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网袋、2-进孔、3-斜弯管、4-导向杆、5-第二立板、6-顶板、7-盖子、8-投料斗、9-推杆电机、10-接杂斗、11-底板、12-封门、13-筛箱、14-基座、15-风机、16-挡网、17-排料管、18-风选箱、19-边板、20-横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2,一种农业研究用种料除杂装置,包括底板11、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5,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5的底端均焊接在底板11的顶部,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5相对的一侧外壁靠近顶端位置焊接有同一个顶板6,第一立板的侧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推杆电机9,第二立板5的侧壁开有两个导向孔,导向孔内均插接有导向杆4,两个导向杆4和推杆电机9相对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无顶的筛箱13,筛箱13的底面为斜面,筛箱13的底部开有多排漏孔,筛箱13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接杂斗10,第二立板5的侧壁开有斜插孔,斜插孔内插接有斜弯管3,筛箱13侧壁的底部开有排料孔,斜弯管3的顶端焊接在排料孔内,推杆电机9带动筛箱13摆动,进而将种料中的石子等杂质筛选出去,石子从漏孔漏出到接杂斗10内,由于筛箱13的底面为斜面,故而种料在重力以及推杆电机9的作用下滚落到斜弯管3内,底板11的顶部设有风选机构。本技术中,接杂斗10靠近底端的侧壁通过铰链铰接有封门12,封门12的活动端通过螺栓与接杂斗10的侧壁固定。其中,顶板6的顶部开有安装孔,安装孔内焊接有投料斗8,筛箱13的顶部套接有盖子7,盖子7的顶部开有矩形孔,投料斗8的底端插接在矩形孔内。其中,风选机构包括风选箱18和基座14,风选箱18的一端为斗形开口结构,风选箱18的底面为斜面,风选箱18的底部开有排料孔,排料孔内焊接有排料管17,风机15鼓风,进而对进入的种料进行鼓风,种料中的碎草等杂质即被吹到网袋1内收集,而种料则在风选箱18的斜底面的作用下从排料管17排出。其中,基座14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风机15,更进一步地,风机15和推杆电机9均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开关均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连接,风机15的出风端通过螺栓固定在风选箱18的开口端,风选箱18的四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挡网16。其中,风选箱18的顶部开有条形的进孔2,斜弯管3的底端插接在进孔2内,风选箱18远离风机15的侧壁开有出杂孔,出杂孔处通过螺栓固定有网袋1,接杂斗10、盖子7和网袋1使得整个筛选过程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在筛选时可以减少扬尘。工作原理:在筛选时,种料从投料斗8被缓慢、持续的投入到筛箱13内,在除杂的过程中,推杆电机9带动筛箱13摆动,进而将种料中的石子等杂质筛选出去,石子从漏孔漏出到接杂斗10内,由于筛箱13的底面为斜面,故而种料在重力以及推杆电机9的作用下滚落到斜弯管3内,并进入风选,风机15鼓风,进而对进入的种料进行鼓风,种料中的碎草等杂质即被吹到网袋1内收集,而种料则在风选箱18的斜底面的作用下从排料管17排出,上述过程中,接杂斗10、盖子7和网袋1使得整个筛选过程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在筛选时可以减少扬尘。实施例2参照图3,一种农业研究用种料除杂装置,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底板11的顶部焊接有两个边板19,两个边板19相对的一侧外表焊接有同一个横板20,横板20的顶部开有条形孔,接杂斗10的底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业研究用种料除杂装置,包括底板(11)、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5),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5)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在底板(1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5)相对的一侧外壁靠近顶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板(6),第一立板的侧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推杆电机(9),第二立板(5)的侧壁开有两个导向孔,导向孔内均插接有导向杆(4),两个所述导向杆(4)和推杆电机(9)相对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无顶的筛箱(13),筛箱(13)的底面为斜面,筛箱(13)的底部开有多排漏孔,所述筛箱(13)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接杂斗(10),所述第二立板(5)的侧壁开有斜插孔,斜插孔内插接有斜弯管(3),筛箱(13)侧壁的底部开有排料孔,斜弯管(3)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排料孔内,所述底板(11)的顶部设有风选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研究用种料除杂装置,包括底板(11)、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5),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5)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在底板(1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5)相对的一侧外壁靠近顶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板(6),第一立板的侧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推杆电机(9),第二立板(5)的侧壁开有两个导向孔,导向孔内均插接有导向杆(4),两个所述导向杆(4)和推杆电机(9)相对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无顶的筛箱(13),筛箱(13)的底面为斜面,筛箱(13)的底部开有多排漏孔,所述筛箱(13)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接杂斗(10),所述第二立板(5)的侧壁开有斜插孔,斜插孔内插接有斜弯管(3),筛箱(13)侧壁的底部开有排料孔,斜弯管(3)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排料孔内,所述底板(11)的顶部设有风选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研究用种料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杂斗(10)靠近底端的侧壁通过铰链铰接有封门(12),封门(12)的活动端通过螺栓与接杂斗(10)的侧壁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业研究用种料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的顶部焊接有两个边板(19),两个边板(19)相对的一侧外表焊接有同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洁,
申请(专利权)人:梁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