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主轴自动喷洒油雾的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802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7
一种用于主轴自动喷洒油雾的箱体,属于工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右侧设置有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抬升座,右侧的所述抬升座一侧插接有收液箱,所述箱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连接有油雾分离器,所述油雾分离器的一侧插接有收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置料架,置料架用于喷油时对主轴进行收纳且其呈长方体框体设置,从而能够减少喷油时材料的附着,且设置有可以封闭的箱体,且箱体内部分别设置有进油管和进气管,两者均通过喷雾头喷出油料对主轴进行喷涂,从而大大的增加整体的喷涂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主轴自动喷洒油雾的箱体
本技术属于工件加工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主轴自动喷洒油雾的箱体。
技术介绍
零件涂油的目的主要是润滑和防锈,其次有个冷却模具的作用。首先润滑是为了冲压零件时让零件有更好的成形等,防锈不用说了,模具冲压时会产生大量热,零件涂油后可以适当起到冷却的作用来保护模具。但是现阶段对零件上油一般通过储油池浸泡的方式进行上油,此种上油方式会导致上油之后表面残留过多的油渍,且需要一段时间的静置,且上油的模具同样会附着油料,导致材料发生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主轴自动喷洒油雾的箱体。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用于主轴自动喷洒油雾的箱体,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右侧设置有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抬升座,右侧的所述抬升座一侧插接有收液箱,所述箱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连接有油雾分离器,所述油雾分离器的一侧插接有收液管,所述收液管的一端连接至箱体的内部,所述箱体的右侧插接有进料阀,所述进料阀插接进箱体内部的一侧分别连接有进油管和进气管,所述箱体内壁的左右两侧和后侧均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进油管和进气管均连接在连接板的顶部,所述进油管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喷雾头,所述喷雾头朝向箱体内腔的一侧设置,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抬升板,所述抬升板的四周均开设有收液槽,所述收液槽的右端与底部的收液箱相通,所述收液槽开设与箱体内腔的底壁,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置料架,所述置料架的顶部开设有放料槽,所述放料槽内部设置有多个卡料座。作为优选,所述收液箱内部插接有分液板,所述分液板分隔收液箱的内腔形成有第一收液腔和第二收液腔,所述分液板上有多个用于液体流通的透夜孔。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的右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油雾分离器通过滑槽连接于固定座内,所述滑槽的一侧插接有卡接箍,所述卡接箍与固定座相互搭接。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正面设置有两个门盖,两个门盖通过合页与箱体连接,两个门盖相对一侧的正面均设置有握把。作为优选,所述置料架呈长方体框架设置。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此时通过设置有置料架,置料架用于喷油时对主轴进行收纳且其呈长方体框体设置,从而能够减少喷油时材料的附着,且设置有可以封闭的箱体,且箱体内部分别设置有进油管和进气管,两者均通过喷雾头喷出油料对主轴进行喷涂,从而大大的增加整体的喷涂效率,且通过喷涂水汽的方式加快油料的滴落,大大的降低了上油使用的时间,且在底部设置有收液槽,收液槽的一侧与收液箱相互导通,从而能够喷涂遗留的液体进行收集,方便后期的回收利用,起到环保的作用,且在其顶部设置有油雾分离器当喷涂完成后,通过油雾分离器快速的分离箱体内部分散的水分和油分子,从而加快收取的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置料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处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101、门盖;102、内嵌板;103、抬升座;104、握把;105、进料阀;106、电控箱;107、连接板;2、抬升板;201、收液槽;3、油雾分离器;301、收液管;4、固定座;401、滑槽;402、卡接箍;5、收液箱;501、第一收液腔;502、第二收液腔;503、分液板;6、置料架;601、放料槽;602、卡料座;7、进油管;701、喷雾头;702、进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种用于主轴自动喷洒油雾的箱体,如图1-图3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的正面设置有两个门盖101,两个门盖101通过合页与箱体1连接,两个门盖101相对一侧的正面均设置有握把104,箱体1的右侧设置有电控箱106,箱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抬升座103,右侧的抬升座103一侧插接有收液箱5,箱体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固定座4,固定座4的顶部连接有油雾分离器3,油雾分离器3的一侧插接有收液管301,收液管301的一端连接至箱体1的内部,箱体1的右侧插接有进料阀105,进料阀105采用三通阀,进料阀105插接进箱体1内部的一侧分别连接有进油管7和进气管702,箱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和后侧均连接有连接板107,进油管7和进气管702均连接在连接板107的顶部,进油管7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喷雾头701,喷雾头701朝向箱体1内腔的一侧设置,箱体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抬升板2,抬升板2的四周均开设有收液槽201,收液槽201的右端与底部的收液箱5相通,收液槽201开设与箱体1内腔的底壁,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置料架6,置料架6呈长方体框架设置,置料架6的顶部开设有放料槽601,放料槽601内部设置有多个卡料座602。收液箱5内部插接有分液板503,分液板503分隔收液箱5的内腔形成有第一收液腔501和第二收液腔502,分液板503上有多个用于液体流通的透夜孔,方便两侧液体之间的交换。固定座4的右侧开设有滑槽401,油雾分离器3通过滑槽401连接于固定座4内,滑槽401的一侧插接有卡接箍402,卡接箍402与固定座4相互搭接。本技术的原理:此时把主轴放于置料架6上的卡料座602之间,且几个主轴之间相互紧密搭接增加安装的紧密度后,此时通过推车把置料架6放入抬升座103内部后,接着关闭两侧的门盖101使得整个箱体1内部起到密封之后,此时通过进料阀105分别外接油管和气管,向着箱体1内部的进油管7和进气管702冲入加压的气体和油料,最后加压后的气体和油料通过喷雾头701喷涂与置料架6上的主轴上,同时当喷涂完毕后,此时进气管702会加长一段时间的喷涂增加油料滴落的速度,此时再次开启位于箱体1顶部的油雾分离器3后,完成整个主轴油料的喷涂。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技术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主轴自动喷洒油雾的箱体,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右侧设置有电控箱(106),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抬升座(103),右侧的所述抬升座(103)一侧插接有收液箱(5),所述箱体(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的顶部连接有油雾分离器(3),所述油雾分离器(3)的一侧插接有收液管(301),所述收液管(301)的一端连接至箱体(1)的内部,所述箱体(1)的右侧插接有进料阀(105),所述进料阀(105)插接进箱体(1)内部的一侧分别连接有进油管(7)和进气管(702),所述箱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和后侧均连接有连接板(107),所述进油管(7)和进气管(702)均连接在连接板(107)的顶部,所述进油管(7)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喷雾头(701),所述喷雾头(701)朝向箱体(1)内腔的一侧设置,所述箱体(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抬升板(2),所述抬升板(2)的四周均开设有收液槽(201),所述收液槽(201)的右端与底部的收液箱(5)相通,所述收液槽(201)开设与箱体(1)内腔的底壁,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置料架(6),所述置料架(6)的顶部开设有放料槽(601),所述放料槽(601)内部设置有多个卡料座(6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主轴自动喷洒油雾的箱体,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右侧设置有电控箱(106),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抬升座(103),右侧的所述抬升座(103)一侧插接有收液箱(5),所述箱体(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的顶部连接有油雾分离器(3),所述油雾分离器(3)的一侧插接有收液管(301),所述收液管(301)的一端连接至箱体(1)的内部,所述箱体(1)的右侧插接有进料阀(105),所述进料阀(105)插接进箱体(1)内部的一侧分别连接有进油管(7)和进气管(702),所述箱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和后侧均连接有连接板(107),所述进油管(7)和进气管(702)均连接在连接板(107)的顶部,所述进油管(7)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喷雾头(701),所述喷雾头(701)朝向箱体(1)内腔的一侧设置,所述箱体(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抬升板(2),所述抬升板(2)的四周均开设有收液槽(201),所述收液槽(201)的右端与底部的收液箱(5)相通,所述收液槽(201)开设与箱体(1)内腔的底壁,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置料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光李建立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欣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