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延法的制备发泡陶瓷保温板原料、制备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772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6
一种基于压延法的制备发泡陶瓷保温板原料、制备装置和方法,包含有对发泡陶瓷保温板原料进行辊压成形成的辊压装置(6)、设置为与辊压装置(6)联接并且用于对发泡陶瓷保温板进行固态化处理的退火窑(7),通过辊压装置(6),实现了对发泡陶瓷保温板原料的辊压板成形,通过退火窑(7),实现了冷却聚态化定形,不再使用模具进行定形,因此提高了制备发泡陶瓷保温板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压延法的制备发泡陶瓷保温板原料、制备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发泡陶瓷保温板原料、制备装置和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压延法的制备发泡陶瓷保温板原料、制备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发泡陶瓷保温板适用于建筑外墙保温,防火隔离带,建筑自保温冷热桥处理等。产品具有防火阻燃,变形系数小,抗老化,性能稳定,生态环保性好,与墙基层和抹面层相容性好,安全稳固性好,可与建筑物同寿命,因此制备发泡陶瓷保温板原料、制备装置和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建材装置和方法,在现有的制备发泡陶瓷保温板原料、制备装置和方法中,通过湿法造粒或干法造粒后得到粉球料,将原料置于模具内,模具由高温耐火底板、高温耐火挡边板、高温耐火底纸、高温耐火挡边纸构成五面封闭的模具,模具尺寸由产品尺寸而定,原料置于模具内刮平后由辊道窑、隧道窑或其他窑炉烧成、退火后得到发泡陶瓷,由于需要使用模具进行定形,从而影响了制备发泡陶瓷保温板的生产效率,基于申请人于2021年3月15日提供的具有工作过程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技术交底书、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和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专利技术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客体是一种基于压延法的制备发泡陶瓷保温板原料,本专利技术的客体是一种基于压延法的制备发泡陶瓷保温板制备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客体是一种基于压延法的制备发泡陶瓷保温板制备方法。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压延法的制备发泡陶瓷保温板原料、制备装置和方法,因此提高了制备发泡陶瓷保温板的生产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压延法的制备发泡陶瓷保温板原料,包含有按照重量比例:20-45%粉煤灰、10-30%的抛光渣、10-25%长石、10-30%尾矿渣、0-4%紫木节、1-7%膨润土与0.1-0.3%发泡剂。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发泡剂设置为包含有按照重量比例:55-68%SiO2、15-20%Al2O3、1-4%CaO、1-3%K2O、1-3%Na2O、0.1-5.0%Fe2O3、1-4%MgO,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发泡剂设置为碳化硅。以上三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满足了发泡陶瓷保温板辊压成形的原料成份配置。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压延法的制备发泡陶瓷保温板制备装置,包含有对发泡陶瓷保温板原料进行辊压成形成的辊压装置、设置为与辊压装置联接并且用于对发泡陶瓷保温板进行固态化处理的退火窑。由于设计了辊压装置和退火窑,通过辊压装置,实现了对发泡陶瓷保温板原料的辊压板成形,通过退火窑,实现了冷却聚态化定形,不再使用模具进行定形,因此提高了制备发泡陶瓷保温板的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按照机械压制成形和降温定形的方式把辊压装置和退火窑相互联接。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发泡陶瓷保温板的成形和定形处理。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辊压装置上,在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混合装置、研磨装置、造粒装置、氧化排气窑和高温发泡窑。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一附件装置与辊压装置之间,在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第一传送装置。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退火窑上,在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冷却库。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辊压装置和退火窑与第三附件装置之间,在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第二传送装置和第三传送装置。以上四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其它部件的安装配置集成。本专利技术设计了,研磨装置设置在混合装置与造粒装置之间,氧化排气窑、高温发泡窑、辊压装置、退火窑和冷却库设置为依次相互联接并且第一传送装置设置在高温发泡窑和辊压装置之间,第二传送装置设置在辊压装置和退火窑之间并且第三传送装置设置在退火窑和冷却库之间。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混合装置、研磨装置、造粒装置、氧化排气窑、高温发泡窑、辊压装置、退火窑、冷却库、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和第三传送装置,组成了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辊压装置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通过第一传送装置与高温发泡窑联接并且辊压装置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退火窑联接,辊压装置设置为双辊辊压机。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连续辊压成形,提高了发泡陶瓷保温板的制备效率。本专利技术设计了,退火窑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通过第二传送装置与辊压装置联接并且退火窑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通过第三传送装置与冷却库联接,退火窑设置为冷风炉。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冷却定形,提高了发泡陶瓷保温板的尺寸精度。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混合装置设置为搅拌机并且混合装置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研磨装置联接。本专利技术设计了,研磨装置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混合装置联接并且研磨装置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造粒装置联接,研磨装置设置为混浆湿磨机。本专利技术设计了,造粒装置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研磨装置联接并且造粒装置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氧化排气窑联接,造粒装置设置为喷雾造粒机。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氧化排气窑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造粒装置联接并且氧化排气窑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高温发泡窑联接,氧化排气窑设置为回转窑。本专利技术设计了,高温发泡窑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氧化排气窑联接并且高温发泡窑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通过第一传送装置与辊压装置联接,高温发泡窑设置为高温窑炉。以上五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发泡陶瓷保温板原料的制备处理。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冷却库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通过第三传送装置与退火窑联接并且冷却库设置为冷风库。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发泡陶瓷保温板的冷却处理,保证了发泡陶瓷保温板的内部应力释放。本专利技术设计了,第一传送装置设置为具有耐热不锈钢输送带的输送装置并且第一传送装置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在高温发泡窑中,第一传送装置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辊压装置的输入端口部联接。本专利技术设计了,第二传送装置设置为具有耐热不锈钢输送带或转动辊的输送装置并且第二传送装置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辊压装置的输出端口部联接,第二传送装置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在退火窑中。本专利技术设计了,第三传送装置设置为具有耐热不锈钢输送带或转动辊的输送装置并且第三传送装置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二传送装置联接,第三传送装置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在冷却库中。以上三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发泡陶瓷保温板制备连续作业。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辊压装置与退火窑设置为按照辊压成形的方式分布并且辊压装置和退火窑与混合装置、研磨装置、造粒装置、氧化排气窑和高温发泡窑设置为按照原料发泡的方式分布,辊压装置和退火窑与冷却库设置为按照冷却成形的方式分布并且混合装置、研磨装置、造粒装置、氧化排气窑、高温发泡窑、辊压装置、退火窑和冷却库与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和第三传送装置设置为连贯输送的方式分布。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压延法的制备发泡陶瓷保温板制备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压延法的制备发泡陶瓷保温板原料,其特征是:包含有按照重量比例:20-45%粉煤灰、10-30%的抛光渣、10-25%长石、10-30%尾矿渣、0-4%紫木节、1-7%膨润土与0.1-0.3%发泡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压延法的制备发泡陶瓷保温板原料,其特征是:包含有按照重量比例:20-45%粉煤灰、10-30%的抛光渣、10-25%长石、10-30%尾矿渣、0-4%紫木节、1-7%膨润土与0.1-0.3%发泡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压延法的制备发泡陶瓷保温板原料,其特征是:发泡剂设置为包含有按照重量比例:55-68%SiO2、15-20%Al2O3、1-4%CaO、1-3%K2O、1-3%Na2O、0.1-5.0%Fe2O3、1-4%MgO,
或,发泡剂设置为碳化硅。


3.一种基于压延法的制备发泡陶瓷保温板制备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对发泡陶瓷保温板原料进行辊压成形成的辊压装置(6)、设置为与辊压装置(6)联接并且用于对发泡陶瓷保温板进行固态化处理的退火窑(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压延法的制备发泡陶瓷保温板制备装置,其特征是:按照机械压制成形和降温定形的方式把辊压装置(6)和退火窑(7)相互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压延法的制备发泡陶瓷保温板制备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辊压装置(6)上,在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混合装置(1)、研磨装置(2)、造粒装置(3)、氧化排气窑(4)和高温发泡窑(5),
或,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一附件装置与辊压装置(6)之间,在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第一传送装置(9),
或,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退火窑(7)上,在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冷却库(8),
或,还包含有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辊压装置(6)和退火窑(7)与第三附件装置之间,在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第二传送装置(91)和第三传送装置(9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压延法的制备发泡陶瓷保温板制备装置,其特征是:研磨装置(2)设置在混合装置(1)与造粒装置(3)之间,氧化排气窑(4)、高温发泡窑(5)、辊压装置(6)、退火窑(7)和冷却库(8)设置为依次相互联接并且第一传送装置(9)设置在高温发泡窑(5)和辊压装置(6)之间,第二传送装置(91)设置在辊压装置(6)和退火窑(7)之间并且第三传送装置(92)设置在退火窑(7)和冷却库(8)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压延法的制备发泡陶瓷保温板制备装置,其特征是:辊压装置(6)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通过第一传送装置(9)与高温发泡窑(5)联接并且辊压装置(6)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退火窑(7)联接,辊压装置(6)设置为双辊辊压机,
或,退火窑(7)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通过第二传送装置(91)与辊压装置(6)联接并且退火窑(7)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通过第三传送装置(92)与冷却库(8)联接,退火窑(7)设置为冷风炉,
或,混合装置(1)设置为搅拌机并且混合装置(1)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研磨装置(2)联接,
或,研磨装置(2)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混合装置(1)联接并且研磨装置(2)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造粒装置(3)联接,研磨装置(2)设置为混浆湿磨机,
或,造粒装置(3)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研磨装置(2)联接并且造粒装置(3)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氧化排气窑(4)联接,造粒装置(3)设置为喷雾造粒机,
或,氧化排气窑(4)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造粒装置(3)联接并且氧化排气窑(4)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高温发泡窑(5)联接,氧化排气窑(4)设置为回转窑,
或,高温发泡窑(5)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氧化排气窑(4)联接并且高温发泡窑(5)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通过第一传送装置(9)与辊压装置(6)联接,高温发泡窑(5)设置为高温窑炉,
或,冷却库(8)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通过第三传送装置(92)与退火窑(7)联接并且冷却库(8)设置为冷风库,
或,第一传送装置(9)设置为具有耐热不锈钢输送带的输送装置并且第一传送装置(9)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在高温发泡窑(5)中,第一传送装置(9)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辊压装置(6)的输入端口部联接,
或,第二传送装置(91)设置为具有耐热不锈钢输送带或转动辊的输送装置并且第二传送装置(91)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辊压装置(6)的输出端口部联接,第二传送装置(91)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在退火窑(7)中,
或,第三传送装置(92)设置为具有耐热不锈钢输送带或转动辊的输送装置并且第三传送装置(92)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二传送装置(91)联接,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雄载董芝浩韩云云杨鹏云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建能兴辉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