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对照方法、数据对照装置和数据对照程序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7725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对于随年龄而变化的面部等状态变化的物体,可以根据状态变化前的数据来对照状态变化后的数据,或者根据状态变化后的数据来对照状态变化前的数据。由软件实现的成分分析装置,使用被选择的状态类别数据库的构成成分来分析输入数据,并将构成成分系数送到成分系数变换机构。成分系数变换机构将送来的构成成分系数,变换成与被选择之外的状态类别数据库对应的构成成分系数,并将其送到状态变化数据生成机构。状态变化数据生成机构使用送来的构成成分系数和对应的状态类别数据库的构成成分,来生成状态变化数据。对照机构对状态变化数据和对照数据累积机构累积的登录数据进行对照并输出对照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于产生状态变化的对象,根据在某一时刻的状态变化对象的数据,来对该对象在其他时刻的数据进行对照的数据对照方法和数据对照系统(装置)。而且,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于产生状态变化的对象,根据在某一时刻的状态变化对象的数据,对该对象在其他时刻的数据图像进行对照的数据对照程序。特别涉及一种根据在某一时刻的人物的面部、声波纹等生物统计学信息的图像、声音,对该生物统计学信息在其他时刻的图像、声音进行对照的数据对照方法和数据对照系统(装置),还涉及一种根据在某一时刻的人物的面部、声波纹等生物统计学信息的图像、声音,对该生物统计学信息在其他时刻的图像、声音进行对照的数据对照程序。
技术介绍
在对产生状态变化的对象进行数据对照时,如果根据某一时刻的数据来对其他时刻的数据进行对照,则存在对照障碍的情况。例如,在以人物的脸孔和声音等生物统计学信息为代表的数据发生了状态变化的情况下,会由于年龄增长使年轻时的特征消失,而出现了年龄增长时的特征,或者由于感情的变化使得面部和声音的某些特征变得不明显,而其他的特征变得明显。因此,即使某一时刻的状态数据是同一对象的数据,也会因为与其他时刻的状态数据不同,而在对照时产生障碍。作为根据某一时刻的数据通过特征附加来生成状态变化后的数据的方法的例子,有如下方法,即在面部图像上施加时效变化的情况下,由年轻时的面部来生成年龄增长时的面部图像。例如,通过使用计算机图形学(CG)来将皱纹等年龄增长时的特征添加到年轻时的面部上,来实现由年轻时的面部来生成年龄增长时的面部图像。在美国专利第6556196号说明书中记载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在处理面部图像的实例中,使用3维模型来洗练向图像中附加的时效特征和表情特征,使得不明显的特征也能够附加在图像上。在该图像处理方法中,根据面部数据库所存储的3维面部数据来生成面部能够变形的一般模型,并将输入面部图像贴在所生成的模型上。然后,为了对包含状态变化的特征变化也进行附加,使用模型设计装置来使模型变形。在特开2000-132675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面部识别/对照方法,其基于摄影条件或摄影时期的不同来将画像变动的特征进行分类,并按分类的等级预先学习,根据摄影条件或者摄影时期至少一个不同的2张面部图像的差来选择等级,分别由这两张面部图像求得被选择的等级的图像变动的特征量变小的特征量,从而根据这两张面部图像的特征量来进行面部识别/对照。在特开2003-233671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方法,是用于预测对象者身体外面部位的至少一个状态进展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即接收表示其至少一个状态的第一数据,接收反映随着时间的流逝该身体外面的至少一个状态是如何进展或如何被期待的第二数据,和基于该第一数据和该第二数据,生成该至少一个状态的预测进展并将该预测进展传送给对象者。在通过特征附加生成状态变化数据,来进行数据对照的情况下,不一定限于确立生成时效变化和表情变化所产生的特征变化的顺序。在特征变化的生成顺序没有确立的情况下,必须通过人模仿现实存在的特征来写入数据。为此,必须进行手动的作业或者接近于手动作业的需要劳动力的半自动处理。而且,在通过特征附加生成状态变化数据,来对照数据的情况下,与写入局部比较明确的特征不同,以写入在全局上难以直观把握的状态变化的方式进行附加是困难的。因此,对全局上难以直观把握的状态变化是很难与之对应的。在美国专利第6556196号说明书所记载的图像处理方法中,使用预先准备的模型来将状态特征赋予给图像。因此,不论是在生成谁的面部图像的情况下,在相同的地方都会生成相同状态变化的特征。例如,不论是生成谁的面部图像的情况下,在相同的地方都会生成相同的皱纹。而且,在美国专利第6556196号说明书所记载的图像处理方法中,由于没有设想附加适用于对照面部的状态特征的用途,所以,不清楚生成的模型是否是适用于对照面部的状态特征。因此,有可能生成附加了不自然的状态特征的面部图像。而且,在美国专利第6556196号说明书所记载的图像处理方法中,没有设想通过决定在何种程度的状态时将何种变化施于图像,来将状态变化附加给图像的用途。因此,在决定图像上所附加的状态变化时,增加了用户的作业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对照方法、数据对照装置和数据对照程序,其在生成状态变化数据时,通过基于同一物体的相关关系,并使用考虑了物体的独特性的状态变化数据,可以提高伴随状态变化的数据的对照性能。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对照方法、数据对照装置和数据对照程序,其通过将统计的状态变化附加在状态变化前的数据上,并使用还附加了广域的状态变化的特征的状态变化数据来对照,能够提高伴随状态变化的数据的对照性能。而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对照方法、数据对照装置和数据对照程序,其通过在各个状态范畴之间赋予构成成分的对应关系,并使用将各个年代的一般状态变化附加在状态变化前的数据上的状态变化数据来进行对照,能够提高在特定状态下的数据的对照性能。进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对照方法、数据对照装置和数据对照程序,其将统计的状态变化附加在状态变化前的数据上,能够自动地生成在对照时生成的状态变化数据,从而可以减轻数据对照时作业者的负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数据对照方法,包括构成成分累积步骤,将通过由规定方法来分解物体的测定量而获得的构成成分,与物体采用的多个状态分别对应来进行累积;成分分解步骤,将对照对象物体的测定量分解为多个状态中的规定状态的构成成分;参数变换步骤,将与规定状态的所述构成成分对应的参数变换成在多个状态中的与规定状态不同的第二状态的变换后参数;状态变化数据生成步骤,使用在构成成分累积步骤中累积的并与第二状态对应的构成成分和变换后参数,生成将规定状态变化赋予给对照对象物体的数据的状态变化数据;对照步骤,将状态变化数据和预先累积的对照数据进行对照。根据这种构成,使用将状态信息已经附加在输入数据上的数据来进行对照。其结果,提高了伴随状态变化的数据的对照性能。在本专利技术的数据对照方法中,规定的方法是主成分分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数据对照方法,包括构成成分累积步骤,将通过由规定的方法分解物体的测定量而获得的构成成分,与物体采用的多个状态分别对应来进行累积;结合步骤,通过借助于学习而建立的变换,将在多个状态中与第一状态的构成成分对应的参数和与第二状态的构成成分对应的参数相结合;状态变化数据生成步骤,对第一状态中的对照对象物体的数据通过借助于学习而建立的变换,来生成第二状态的数据即状态变化数据;对照步骤,将状态变化数据和预先累积的对照数据进行对照。根据这种构成,提高了伴随状态变化的数据的对照性能。并且,使数据对照装置的构成简化。所谓“学习”,例如是将同一人物的状态类别数据作为学习数据,通过使用了神经网络的变换来生成面部图像。在本专利技术的数据对照方法中,对照对象的物体的数据是人物的生物统计学数据。所谓生物统计学数据,例如是面部和指纹所例示的人体部位的图像、声波等语音的一维数据、面部形状的三维数据。在本专利技术的数据对照方法中,多个状态的每一个与时效变化中的不同时刻的状态对应。在本专利技术的数据对照方法中,物体的测定量是面部的图像。本专利技术的数据对照装置是具有下述功能的计算机,即执行本专利技术的数据对照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对照方法,包括:构成成分累积步骤,将通过由规定方法分解物体的测定量而获得的构成成分,与所述物体采用的多个状态分别对应来进行累积;和成分分解步骤,将对照对象物体的测定量分解成所述多个状态中的规定状态的所述构成成分;和   参数变换步骤,将与所述规定状态中的所述构成成分对应的参数,变换成在所述多个状态中与所述规定状态不同的第二状态的变换后参数;和状态变化数据生成步骤,使用在所述构成成分累积步骤中累积的、并与所述第二状态对应的所述构成成分和所述变换 后参数,生成将规定状态变化赋予给所述对照对象物体的数据的状态变化数据;以及对照步骤,对所述状态变化数据和预先累积的对照数据进行对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丸龟敦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