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胜昔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建筑物中的批量提升运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7592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涉及电梯技术领域与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建筑物中的批量提升运输系统,包括竖井,竖井中设置有驱动机构、换向机构及其运输带,驱动机构与换向机构分别设置在竖井的两端部,运输带绕过换向机构,并与驱动机构连接;运输带上间隔设置有用于放置货物的载物装置,载物装置的数量与建筑的楼层数量相同,且相邻载物装置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取货开口之间的距离;由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竖井中设置换向机构及其运输带,并且将载物装置全部固定在运输带上后,省去了传统提升运输装置中载物装置自储藏间进行转移及其临时连接、分离的过程,大大节省了单次进行提升运输所需要的时间,可以明显提高运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建筑物中的批量提升运输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
与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建筑物中的批量提升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现代城市中高楼林立,在每一栋高楼里都有一部、几部甚至几十部电梯,担负着人员、物资的运输重任。电梯作为现代建筑里不可或缺的配套设施,一方面需要足够的电梯数量来满足顺畅运输,一方面电梯作为公用设施是无法直接得到投资回报的,过多的电梯数量会产生较大的公摊面积而无法满足建筑使用面积最大化。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建筑由于电梯数量不足,造成电梯拥挤,住户上下楼难度非常大。随着社会发展,互联网正推动传统零售行业发生巨大的转变,覆盖线上线下全渠道的新零售商业模式得到巨大发展,由于住户上下楼等待时间较长,配送商品或者服务到消费者指定地址的“到家”服务顺应消费者需求正越来越成为主流的商业模式。但是现在的“到家”配送均为点对点配送,大量依赖快递人员,众多订单涉及的商品难以集合配送,成本高。为降低配送成本,无人配送技术正在配送领域试用与推广。中国的城市的居住特点是住宅密度大、楼层高,所以配送必须满足两点,一是早晚高峰期配送量大,二是能上楼。爬楼梯强度较大,而且堵塞楼梯造成人员通行或者疏散障碍。如果乘电梯也会占用电梯的有限空间给居民带来不便。建筑配备专用小件货物升降机实现货物提升及其人货分流,十分必要。申请号为“202010938073.0”,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连续升降机构、连续升降机构的提升方法及竖井”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以通过一次吊运就可以同时将多个楼层的货物运输到位的升降机构,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送货效率,降低送货人员的劳动轻度,但是,其设置的载物装置需要在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提升机,导致载物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提升过程需要通过载物装置顶部与底部之间的连接装置进行连接,导致提升过程较为繁琐,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并且,其需要在建筑物的底部设置较大的空间储存载物装置,占用空间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建筑物的施工成本。所以,如果在便利运输货物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建筑物中的批量提升运输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省去了传统提升运输装置中载物装置自储藏间进行转移及其临时连接、分离的过程,大大节省了单次进行提升运输所需要的时间,可以明显提高运输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建筑物中的批量提升运输系统,包括竖井,所述竖井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取货开口,所述取货开口对应于所述建筑物的各个楼层;所述竖井中设置有驱动机构、换向机构及其运输带,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换向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竖井的两端部,所述运输带绕过换向机构,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运输带上间隔设置有用于放置货物的载物装置,所述载物装置的数量与所述建筑的楼层数量相同,且相邻所述载物装置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所述取货开口之间的距离。优选的,所述竖井中还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沿所述运输带布置,并位于所述运输带两侧,所述运输带与所述载物装置通过连接架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架包括一转轴,所述转轴两端设置有滚轮,两所述滚轮分别设置在两所述轨道内,并沿所述轨道运动。优选的,所述载物装置底部固定连接有两倾斜支撑杆,所述倾斜支撑杆的端部设置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抵接在所述轨道上;所述载物装置底部还设置有一拉杆,所述拉杆的端部与所述倾斜支撑杆的连接,且靠近所述支撑轮设置。优选的,所述轨道呈凹字型结构,所述滚轮与所述凹字型结构的内表面抵接,所述支撑轮与所述凹字型结构的外表面抵接。优选的,所述轨道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竖井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竖井顶部的曳引机,所述运输带包括链条,所述换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竖井底部的链轮;所述曳引机通过钢索连接所述链条的端部,且所述链条与所述链轮啮合。优选的,所述取货开口处还设置有用于暂时储存货物的微仓,所述微仓的前端与后端分别设置有前开口与后开口,所述后开口与所述竖井内部连通,利用所述载物装置中的送料装置将货物送入所述微仓中,所述前开口位于所述楼层中,通过所述前开口能够将货物取出。优选的,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推货油缸,所述推货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后开口正对,所述载物装置内部还设置有控制所述推货油缸运动的控制模块;所述运输带停止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取货活塞杆伸出,将货物送入所述微仓中。优选的,所述前开口处设置有前门,所述前门上设置有电子锁;所述后开口上设置有能够向内打开的后门,所述后门铰接在所述微仓的侧壁上,并且在铰接轴上设置有复位压簧,所述前门与所述后门均由防火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为直线电机,所述运输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直线电机传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竖井中设置换向机构及其运输带,可以将全部载物装置固定在运输带上,不必单独设置储藏间对载物装置进行储藏,使得提升运输系统的系统结构更简单;并且将载物装置全部固定在运输带上后,省去了传统提升运输装置中载物装置自储藏间进行转移及其临时连接、分离的过程,大大节省了单次进行提升运输所需要的时间,可以明显提高运输效率;2、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同时对各楼层运送货物,避免了送货人员占用电梯,一则能够降低高峰时期电梯负担,二则能够降低快递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送货效率;3、本专利技术中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竖井顶部的曳引机,曳引机上的钢索两端各自连接链条的一端,与换向机构共同作用可以形成一个张紧系统,有利于提升系统平稳工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载物装置在竖井中的分布示意图;图2为载物装置与链条之间装配关系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主视图;图4为微仓在竖井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竖井;2、载物装置;3、链条;4、链轮;5、连接架;6、滚轮;7、轨道;8、倾斜支撑杆;9、支撑轮;10、拉杆;11、微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建筑物中的批量提升运输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省去了传统提升运输装置中载物装置自储藏间进行转移及其临时连接、分离的过程,大大节省了单次进行提升运输所需要的时间,可以明显提高运输效率。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建筑物中的批量提升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竖井,所述竖井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取货开口,所述取货开口对应于所述建筑物的各个楼层;/n所述竖井中设置有驱动机构、换向机构及其运输带,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换向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竖井的两端部,所述运输带绕过换向机构,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运输带上间隔设置有用于放置货物的载物装置,所述载物装置的数量与所述建筑的楼层数量相同,且相邻所述载物装置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所述取货开口之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建筑物中的批量提升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竖井,所述竖井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取货开口,所述取货开口对应于所述建筑物的各个楼层;
所述竖井中设置有驱动机构、换向机构及其运输带,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换向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竖井的两端部,所述运输带绕过换向机构,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运输带上间隔设置有用于放置货物的载物装置,所述载物装置的数量与所述建筑的楼层数量相同,且相邻所述载物装置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所述取货开口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建筑物中的批量提升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中还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沿所述运输带布置,并位于所述运输带两侧,所述运输带与所述载物装置通过连接架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架包括一转轴,所述转轴两端设置有滚轮,两所述滚轮分别设置在两所述轨道内,并沿所述轨道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建筑物中的批量提升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装置底部固定连接有两倾斜支撑杆,所述倾斜支撑杆的端部设置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抵接在所述轨道上;所述载物装置底部还设置有一拉杆,所述拉杆的端部与所述倾斜支撑杆连接,且靠近所述支撑轮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建筑物中的批量提升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呈凹字型结构,所述滚轮与所述凹字型结构的内表面抵接,所述支撑轮与所述凹字型结构的外表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建筑物中的批量提升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胜昔
申请(专利权)人:金胜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