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湿法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52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湿法除尘器,包括洗涤塔、循环罐、旋风分离器,洗涤塔的上端为除尘器进气口,洗涤塔的下端出气口与循环罐上端一侧设置的进气口相通连接,旋风分离器设置于循环罐内的中部,旋风分离器上端的尾气出口位于循环罐外,洗涤塔内设置多个盐酸喷头,盐酸喷头与位于洗涤塔外的洗涤塔盐酸进口相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体式结构,安装占地面积小,降低成本,降低泄漏维护几率,通过设置缩径管和扩径管结构与多段喷淋结构设计,从而提高粉尘捕集率,循环罐中的循环液循环使用,并自然沉降,降低盐酸损耗,此外,进一步通过旋风分离器分离液体和粉尘,进一步净化尾气,整体提高净化效率,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湿法除尘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纳米材料生产尾气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湿法除尘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尾气处理湿法除尘器为多台设备组合的分体式结构,这种分体式除尘装置的设备投资成本更高,需要更大的建筑物面积安装相关设备,每个独立设备之间需要管道连接,增加了装置投入,系统的管道阻力增加,整个系统发生泄漏的风险点增加;还有的为填料塔或者多组空喷淋塔结构,填料式喷淋塔的填料表面很容易粘附尾气中粉尘遇湿形成的灰浆,空喷淋塔的对尾气中粉尘洗涤率极地,如需要有理想洗涤效果需多台喷淋塔串联使用,还有常规尾气湿除尘装置没有设计独立的气液分离器,尾气中的液滴仍然夹带有一定量的粉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一体式湿法除尘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本技术包括洗涤塔、循环罐、旋风分离器,所述洗涤塔的上端为除尘器进气口,所述洗涤塔的下端出气口与所述循环罐上端一侧设置的进气口相通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设置于所述循环罐内的中部,所述旋风分离器上端的尾气出口位于所述循环罐外,所述洗涤塔内设置多个盐酸喷头,所述盐酸喷头与位于所述洗涤塔外的洗涤塔盐酸进口相通连接。进一步,所述洗涤塔为多段式结构串联构成,每段所述洗涤塔中均设置一个所述盐酸喷头。优选的,所述盐酸喷头的出口端通过直角弯管弯曲向上,并呈V型结构。作为改进,每段所述洗涤塔的下端设置有锥形的缩径管,每段所述洗涤塔的上端设置有锥形的扩径管,相邻两段所述洗涤塔之间通过所述缩径管和所述扩径管连接。进一步,所述旋风分离器的侧边设置旋风进气口,所述旋风分离器的下端设置盐酸液体出口。作为改进,所述循环罐的侧边设置有循环罐液位计接口,所述循环罐液位计接口连接有液位计。进一步,所述循环罐的下端设置含尘酸排出管。作为改进,所述含尘酸排出管连接有循环过滤系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是一种一体式湿法除尘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为一体式结构,安装占地面积小,降低成本,降低泄漏维护几率,通过设置缩径管和扩径管结构与多段喷淋结构设计,从而提高粉尘捕集率,循环罐中的循环液循环使用,并自然沉降,降低盐酸损耗,此外,进一步通过旋风分离器分离液体和粉尘,进一步净化尾气,整体提高净化效率,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盐酸喷头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盐酸喷头端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旋风分离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在此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洗涤塔1、循环罐2、旋风分离器5,所述洗涤塔1的上端为除尘器进气口4,所述洗涤塔1的下端出气口与所述循环罐2上端一侧设置的进气口相通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5设置于所述循环罐2内的中部,所述旋风分离器5上端的尾气出口7位于所述循环罐2外,所述洗涤塔1内设置多个盐酸喷头11,所述盐酸喷头11与位于所述洗涤塔1外的洗涤塔盐酸进口3相通连接。本技术洗涤塔、循环罐、旋风分离器通过法兰直连,无需多余的管道相连接,设备整体结构非常紧凑,设备占用安装面积小,无需连接管道降低了采购成本同时减小了系统的阻力,因为没有多余的管道系统泄漏点也就大大减少。进一步,所述洗涤塔1为多段式结构串联构成,每段所述洗涤塔1中均设置一个所述盐酸喷头11。作为改进,每段所述洗涤塔1的下端设置有锥形的缩径管13,每段所述洗涤塔1的上端设置有锥形的扩径管14,相邻两段所述洗涤塔1之间通过所述缩径管13和所述扩径管14连接。本技术洗涤塔为多组喷淋结构,且在每组喷淋之间设计有缩径管13和扩径管14的结构,尾气在每一个喷淋段的缩径处被压缩流速提高,而在扩径段流速降低,在此过程中喷淋液能够与尾气充分接触,能够将尾气中的粉尘充分捕捉,且喷淋塔还设有多段喷淋,可以将尾气中的粉尘进行多次的捕集。优选的,所述盐酸喷头11的出口端通过直角弯管12弯曲向上,并呈V型结构。本技术洗涤塔的每个喷淋段都设有盐酸喷头11,喷淋液(盐酸)从盐酸喷头11通过V型结构向四周360°环形喷射,且喷淋头的喷淋液喷射方向与气流方向呈逆流或错流,从而获得最大的喷淋效率。进一步,所述旋风分离器5的侧边设置旋风进气口6,所述旋风分离器5的下端设置盐酸液体出口8。本技术在循环罐2中部内置有旋风分离器5,尾气在进入旋风分离器后气速提高,气流中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抛向旋风分离器的外壳,液滴撞击后失去动力而顺着旋风分离器内壁流入旋风分离器下端的盐酸液体出口8中,盐酸液体出口8的最下端插入循环液液面以下自然形成液封作用,防止气体倒灌。作为改进,所述循环罐2的侧边设置有循环罐液位计接口9,所述循环罐液位计接口9连接有液位计。进一步,所述循环罐2的下端设置含尘酸排出管10。作为改进,所述含尘酸排出管10连接有循环过滤系统。循环罐2为下锥体结构,循环罐2内有循环液(盐酸),循环液被输送泵持续输送至喷淋塔的盐酸喷头11,循环罐具有较大的直径,有利于喷淋液中的粉尘的自然沉降至锥底,且尾气进入循环罐后流速迅速降低尾气中喷淋液液滴能够自然沉降在循环液中。实施例:1.本技术适用于亲水气相白炭黑、疏水气相白炭黑、气相三氧化二铝、气相二氧化钛等纳米材料的生产尾气处理。2.本技术适用于年产100~8000吨对应纳米材料的生产能力。3.本技术的喷淋塔直径400~1200mm,喷淋塔高度3~8米,喷淋塔设计有1~4段喷淋段,喷淋塔的喷淋头喷射流向上方喷射且与喷淋塔中心线呈30~120°,每个喷淋头的喷淋液流量3~30m3/h。4.本技术的循环罐直径为1000~4000mm,高度1500~6000mm;5.本技术的旋风分离器进口80~450mm,旋风分离器筒体直径250~1500mm,旋风分离器的直筒段高度250~3000mm;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湿法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洗涤塔(1)、循环罐(2)、旋风分离器(5),所述洗涤塔(1)的上端为除尘器进气口(4),所述洗涤塔(1)的下端出气口与所述循环罐(2)上端一侧设置的进气口相通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5)设置于所述循环罐(2)内的中部,所述旋风分离器(5)上端的尾气出口(7)位于所述循环罐(2)外,所述洗涤塔(1)内设置多个盐酸喷头(11),所述盐酸喷头(11)与位于所述洗涤塔(1)外的洗涤塔盐酸进口(3)相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湿法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洗涤塔(1)、循环罐(2)、旋风分离器(5),所述洗涤塔(1)的上端为除尘器进气口(4),所述洗涤塔(1)的下端出气口与所述循环罐(2)上端一侧设置的进气口相通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5)设置于所述循环罐(2)内的中部,所述旋风分离器(5)上端的尾气出口(7)位于所述循环罐(2)外,所述洗涤塔(1)内设置多个盐酸喷头(11),所述盐酸喷头(11)与位于所述洗涤塔(1)外的洗涤塔盐酸进口(3)相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湿法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塔(1)为多段式结构串联构成,每段所述洗涤塔(1)中均设置一个所述盐酸喷头(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式湿法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盐酸喷头(11)的出口端通过直角弯管(12)弯曲向上,并呈V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利方张丽烽林勇张辉刘倩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福泰硅业有限公司刘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