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软胶囊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724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软胶囊制造装置,包括:一药液箱,用于为系统提供药液;一胶液箱,用于为系统提供胶液;至少一个环形挤出嵌套,其具有同轴布置的一连通胶液箱的外环挤出管和一连通药液箱的内环挤出管;和至少一个螺旋热切装置,其对应设置于环形挤出嵌套的出口端,用于对注入药液前后的胶皮进行热切粘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软胶囊制造装置,通过热切胶皮上下封口并切割分离来制造软胶囊,即使遇到药液偏厚的软胶囊剂型时也能高效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软胶囊制造装置
本技术涉及软胶囊成型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软胶囊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软胶囊是继片剂、硬胶囊、丸剂、口服液等剂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药物剂型。软胶囊能将功能作用物功能油或油状与粉状功能性物质的混悬液定量压注并包封于胶膜内,形成大小、形状各异的密封胶囊,具有优良的隔离光、氧功能和良好的视觉效果。因其具有掩盖不良气味、保持油性物质稳定、使用方便、携带方便等优点而广受消费者欢迎。软胶囊剂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内迅猛发展,随着生产设备不的断更新,软胶囊品种及产量不断增加,中药软胶囊制剂也掀起开发热潮。目前软胶囊的制造工艺基本以滴制法和旋转模压法为主,当遇到部分品种处方药液偏厚时便会发生注射器堵塞等问题频出的状况或者直接导致设备无法正常生产,严重影响了软胶囊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品种拓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将药液通过给料管打入胶皮中,通过热切上下封口并切割分离来成型的新型新型软胶囊制造装置,以实现即使遇到药液偏厚的软胶囊剂型时也能高效生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软胶囊制造装置,包括:一药液箱,用于为系统提供药液;一胶液箱,用于为系统提供胶液;至少一个环形挤出嵌套,其具有同轴布置的一连通所述胶液箱的外环挤出管和一连通所述药液箱的内环挤出管;和至少一个螺旋热切装置,其对应设置于所述环形挤出嵌套的出口端,用于对注入药液前后的胶皮进行热切粘合。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新型软胶囊制造装置中,所述药液箱的底部通过排液管连通各所述环形挤出嵌套的所述内环挤出管。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新型软胶囊制造装置中,所述排液管由排液总管和至少一个排液分管构成,所述排液总管上设置有药液总阀,所述排液分管上设置有药液分阀。进一步较为优选地,在所述的新型软胶囊制造装置中,所述药液箱顶部的密封盖上设置有第一气体阀门,所述第一气体阀门连通高压气体。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新型软胶囊制造装置中,所述药液箱设置于所述胶液箱内,且所述药液箱和所述药液箱的周体上分别设置有隔温层和胶液夹套水夹层。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新型软胶囊制造装置中,所述内环挤出管的出口端伸出所述外环挤出管的出口端布置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新型软胶囊制造装置中,所述外环挤出管和所述内环挤出管的出口端向内侧收缩呈尖嘴状。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新型软胶囊制造装置中,还包括:一供胶桶,其通过输胶管连通所述胶液箱;其中,所述供胶桶周体上设有胶桶夹套水夹层,顶部的密封盖上设置有第二气体阀门,所述第二气体阀门连通高压气体。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新型软胶囊制造装置中,还包括:一传送带,其设置于所述螺旋热切装置的下方;其中,所述传送带用于接收成型的胶丸,并将胶丸落传送至下一工段。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相比于现有滴制法和压制法,本方法由于通过给料机灌装,对药液的物理性质和装量大小等要求很小,使药液偏厚的产品也可以顺利高效地制作出软胶囊,适用范围更广,促进软胶囊品种的多样发展;(2)相比现有压制法会产生大量网胶,且回收利用难度较大,增加了很多生产成本;而本方法产生废胶量很小,明胶单耗相比大幅度降低,经济实惠;(3)相比滴制法生产速度相对较慢,且装量200mg以上时成型较差,本方法通过增加环形嵌套出料口个数,相比之下生产速度和效率都有所提高,品控难度降低;(4)本方法不需要使用冷却液润滑油等额外物料,降低成本且得到胶丸半成品表面整洁,不需要洗丸等多余步骤,不会有其他物料残留且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软胶囊制造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软胶囊制造装置中环形挤出嵌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软胶囊制造装置中环形挤出嵌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新型软胶囊制造装置中环形挤出嵌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各附图标记为:10-供胶桶,11-第二气体阀门,12-胶桶夹套层,13-输胶管,14-截止阀,15-流量调节阀;20-药液箱,21-第一气体阀门,22-隔温层,23-排液管,24-药液总阀,25-药液分阀;30-胶液箱,31-胶液夹套水夹层;40-环形挤出嵌套,41-外环挤出管,42-内环挤出管;50-螺旋热切装置;60-传送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和具体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技术范围。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提供了适用于上述制造工艺的新型软胶囊制造装置,包括:一药液箱20,用于为系统提供药液,该药液箱20连接供胶桶10;一胶液箱30,该胶液箱30内设置所述药液箱20,用于为系统提供胶液;若干个环形挤出嵌套40,每个环形挤出嵌套40都具有同轴布置的一连通所述胶液箱30的外环挤出管41和一连通所述药液箱20的内环挤出管42,且所述内环挤出管42的出口端伸出所述外环挤出管41的出口端布置;和若干个螺旋热切装置50,其对应设置于所述环形挤出嵌套40的出口端下方位置,用于对注入药液前后的胶皮进行热切分离、粘合。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药液箱20的底部通过排液管23连通各所述环形挤出嵌套40的所述内环挤出管42。所述排液管23由排液总管和至少一个排液分管构成,连接多个环形挤出嵌套40,环形挤出嵌套4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所述排液总管上设置有药液总阀24用于控制排液总管的通断,所述排液分管上设置有药液分阀25,用于控制各环形挤出嵌套40内药液的通断。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当部分剂型药液偏厚、流动性差时,可在述药液箱20顶部的密封盖上设置有第一气体阀门21,所述第一气体阀门21连通高压气体,即将所述药液采用高压气体压注入所述胶皮内,通过第一气体阀门21连接高压氮气进行加压,使药液顺利流出。此外,根据需要还可以在排液管25上设置输送泵,通过采用输送泵定量将药液箱20内的药液打如胶皮内。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药液箱20设置于所述胶液箱30内,且所述药液箱20和所述药液箱30的周体上分别设置有隔温层22和胶液夹套水夹层31。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外环挤出管41和所述内环挤出管42的出口端向内侧收缩呈尖嘴状,可根据所需胶皮厚度选设不同开口大小的外环挤出管41和所述内环挤出管42。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螺旋热切装置50可采用市售医用螺栓切割机。此外,作为一个替代技术方案,该螺旋热切装置50可换为加热棒热切,成型胶丸由椭球型/管型变为扁球形。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新型软胶囊制造装置,还包括:一供胶桶10,其通过输胶管13连通所述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软胶囊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药液箱(20),用于为系统提供药液;/n一胶液箱(30),用于为系统提供胶液;/n至少一个环形挤出嵌套(40),其具有同轴布置的一连通所述胶液箱(30)的外环挤出管(41)和一连通所述药液箱(20)的内环挤出管(42);和/n至少一个螺旋热切装置(50),其对应设置于所述环形挤出嵌套(40)的出口端,用于对注入药液前后的胶皮进行热切粘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软胶囊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药液箱(20),用于为系统提供药液;
一胶液箱(30),用于为系统提供胶液;
至少一个环形挤出嵌套(40),其具有同轴布置的一连通所述胶液箱(30)的外环挤出管(41)和一连通所述药液箱(20)的内环挤出管(42);和
至少一个螺旋热切装置(50),其对应设置于所述环形挤出嵌套(40)的出口端,用于对注入药液前后的胶皮进行热切粘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软胶囊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箱(20)的底部通过排液管(23)连通各所述环形挤出嵌套(40)的所述内环挤出管(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软胶囊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23)由排液总管和至少一个排液分管构成,所述排液总管上设置有药液总阀(24),所述排液分管上设置有药液分阀(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软胶囊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箱(20)顶部的密封盖上设置有第一气体阀门(21),所述第一气体阀门(21)连通高压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统帅陈超朱振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信谊延安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