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吸收制品用高渗透抗返渗可降解透液性面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15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吸收制品用高渗透抗返渗可降解透液性面层,所述可降解透液性面层包括透液性基材底层,在所述透液性基材底层之上设置第一透液性顶层,所述第一透液性顶层为波浪形的形状,并在波谷处通过粘结层与基材底层连接为一体。每一波峰或波谷的两端分别沿透液性顶层的横向宽度方向延伸至距透液性顶层的侧边10‑25mm处,或者每一波峰或波谷的两端分别沿透液性顶层的纵向长度方向延伸,直至透液性顶层的长度为420‑550mm。并在透液性基材底层与透液性顶层的波峰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锥形渗透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吸收制品用高渗透抗返渗可降解透液性面层
本技术属于卫生材料
,具体涉及一次性吸收制品用高渗透抗返渗可降解透液性面层。
技术介绍
在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大多使用热风无纺布作为面层,一方面源于热风无纺布具有优异的柔软性和亲肤性,另一方面给予热风无纺布对液体渗透速率快,因此,目前热风无纺布被广泛应用在卫生用品、清扫用品和医疗用品等领域,比如卫生巾、纸尿裤和面罩等。然而,热风无纺布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液体返渗性达的问题。此外,现有热风无纺布采用普通纤维,这些普通纤维不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各种纸尿裤作为垃圾被掩埋后,很多年后仍然是呈原来形状,不会被降解,如此给环境处理带来了很多额外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吸收制品用高渗透抗返渗可降解透液性面层,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实现:所述一次性吸收制品用高渗透抗返渗可降解透液性面层,其结构特征包括:所述可降解透液性面层包括透液性基材底层,在所述透液性基材底层之上设置第一透液性顶层,所述第一透液性顶层为波浪形的形状,并在波谷处通过粘结层与基材底层连接为一体。优选地,每一波峰或波谷的两端分别沿透液性顶层的横向宽度方向延伸至距透液性顶层的侧边10-25mm处。优选地,每一波峰或波谷的两端分别沿透液性顶层的纵向长度方向延伸,直至透液性顶层的长度为420-550mm。优选地,所述透液性基材底层、透液性顶层均为可生物降解非织造布层。优选地,所述可生物降解非织造布层为PBAT、PCL或PLA无纺布层。优选地,在透液性基材底层与透液性顶层的波峰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锥形渗透孔,所述锥形渗透孔的顶部靠近波峰,而底部远离波峰。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透液性面层由第一透液性顶层和透液性基材底层,或者由第一透液性顶层、透液性基材底层和第二透液性顶层复合而成,一方面第一透液性顶层均具有波浪形的形状,一方面加速液体的渗透扩散速率,同时降低透液性面层在使用受压时的毛细管效应,降低返渗性,另一方面在透液性基材底层与透液性顶层的波峰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锥形渗透孔,同样提高了面层的渗透速率,使得本技术对液体具有优异的抗返渗性能,又具有快速的渗透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高渗透抗返渗可降解透液性面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设在高渗透抗返渗可降解透液性面层上的锥形渗透孔结构示意图。图3是高渗透抗返渗可降解透液性面层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同时参阅附图1-3。本技术所述的一次性吸收制品用高渗透抗返渗可降解透液性面层,其结构特点为:所述高渗透抗返渗可降解透液性面层包括透液性基材底层1(使用时远离使用者),在所述透液性基材底层1之上设置第一透液性顶层2(使用时朝向使用者),所述第一透液性顶层2为波浪形的形状,并在波谷处通过粘结层3与透液性基材底层1为一体。具体地,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实施:其一,每一波峰或波谷的两端分别沿透液性顶层的横向宽度方向延伸至距透液性顶层的侧边10-25mm处。其二,每一波峰或波谷的两端分别沿透液性顶层的纵向长度方向延伸,直至透液性顶层的长度为420-550mm。其中,所述透液性基材底层1、透液性顶层2均为可生物降解非织造布层。具体地,所述可生物降解非织造布层为PBAT、PCL或PLA热风无纺布层。优选地,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透液性基材底层1与透液性顶层2的波峰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锥形渗透孔5,所述锥形渗透孔5的顶部靠近波峰,而底部远离波峰。为了更进一步地提高透液性面层对液体的渗透速率,同时又能降低液体在受压下的毛细管效应,有效地降低透液性面层的液体返渗性,本技术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所述透液性基材底层之下设置第二透液性顶层4,所述第二透液性顶层4同样为波浪形的形状,并在波谷处通过粘结层3与透液性基材底层1连接为一体。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吸收制品用高渗透抗返渗可降解透液性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透液性面层包括透液性基材底层,在所述透液性基材底层之上设置第一透液性顶层,所述第一透液性顶层为波浪形的形状,并在波谷处通过粘结层与透液性基材底层连接为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吸收制品用高渗透抗返渗可降解透液性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透液性面层包括透液性基材底层,在所述透液性基材底层之上设置第一透液性顶层,所述第一透液性顶层为波浪形的形状,并在波谷处通过粘结层与透液性基材底层连接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吸收制品用高渗透抗返渗可降解透液性面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液性基材底层之下还设置第二透液性顶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吸收制品用高渗透抗返渗可降解透液性面层,其特征在于:每一波峰或波谷的两端分别沿透液性顶层的横向宽度方向延伸至距透液性顶层的侧边10-25mm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吸收制品用高渗透抗返渗可降解透液性面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东伟王小君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新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