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使用的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106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口腔内使用的连接器,用于连接两个杆状元件,它包括:第一连接部,是开口能够开合的第一通槽,用于收容第一杆状元件;以及第二连接部,是通孔或开口能够开合的第二通槽,用于收容第二杆状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腔内使用的连接器
本技术总体上涉及一种口腔内使用的连接器,用于连接两个杆状元件,更具体地,用于把口腔内使用的伸缩杆式施力装置连接至固定在牙齿上的颊面管和/或托槽。
技术介绍
当前,伸缩杆式口腔施力装置(例如,Herbst矫治器)通常是以螺丝固定于牙齿,这导致伸缩杆式施力装置的拆装较为繁琐。因此,有必要为伸缩杆式口腔施力装置提供一种新的安装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口腔内使用的连接器,用于连接两个杆状元件,它包括:第一连接部,是开口能够开合的第一通槽,用于收容第一杆状元件;以及第二连接部,是通孔或开口能够开合的第二通槽,用于收容第二杆状元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通槽和第二连接部的通孔或通槽形成于同一一体成型的主体框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槽开口处设有弹簧驱动的控制所述第一通槽开口开合的开合机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合机构包括挡块,其第一侧凸出延伸形成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沿轴向可滑动地收容于所述第一通槽的第一侧壁上形成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外套设有弹簧,将所述挡块推向所述第一通槽的第二侧壁以关闭所述第一通槽的开口,其中,所述通槽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是相对的侧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挡块朝所述第一通槽内的第二侧形成斜面,其靠所述第一通槽的第二侧壁的一端高于其靠所述第一通槽的第一侧壁的一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挡块朝所述第一通槽外的第三侧形成斜面,其靠所述第一通槽的第一侧壁的一端高于其靠所述第一通槽的第二侧壁的一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槽开口处的尺寸大于其底部的尺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槽是阶梯状通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槽的第二侧壁延伸形成L形挡板,其与所述第一通槽的底部形成U形的所述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相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槽的第一侧壁上形成与螺杆配合的螺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螺孔后能够关闭所述第二通槽的开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杆状元件是球头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杆状元件是球头杆或弓丝。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槽的轴向与所述通孔或第二通槽的轴向垂直。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其详细描述对本申请的上述及其他特征作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若干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被视为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不必是成比例的,并且其中类似的标号表示类似的部件。图1示意性地展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利用连接器将伸缩杆式施力装置连接至粘固于牙齿表面的颊面管和托槽;图2示意性地展示了图1所示的伸缩杆式施力装置;图3示意性地展示了图1所示的将伸缩杆式施力装置连接至颊面管的连接器;图4A示意性地展示了图1所示的将伸缩杆式施力装置连接至托槽的连接器;图4B示意性地展示了图4A所示连接器的主体框架;以及图5示意性地展示了图4A所示连接器如何将图1所示伸缩杆式施力装置连接至托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详细描述中引用了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说明书和附图所提及的示意性实施方式仅仅出于是说明性之目的,并非意图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在本申请的启示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可以采用许多其他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对所描述实施方式做出各种改变,而不背离本申请的主旨和保护范围。应当理解的是,在此说明并图示的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按照很多不同的配置来布置、替换、组合、分离和设计,这些不同配置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颊面管和托槽是传统牙齿正畸治疗中常用的元件,被粘固于牙齿后,它们能够承受较大的力。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它们是比较理想的用于将伸缩杆式施力装置连接至牙齿的元件,因此,开发了一种用于把伸缩杆式施力装置连接至颊面管和/或托槽的连接器。请参图1,示意性地展示了如何将伸缩杆式施力装置110分别通过连接器130与150连接至粘固于牙齿表面的颊面管171和托槽191与193。请再参图2,示意性地展示了图1所示的伸缩杆式施力装置110,它包括外套管111、内套管113以及活动杆115。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套管111套设于内套管113之外,两者以螺纹连接,使得两者的总长可调。内套管113内设有弹簧(图中未示),活动杆115能够自由进出内套管113,当它沿内套管113的轴线运动,能够压缩或释放所述弹簧,使得伸缩杆式施力装置110能够施力。外套管111的末端设有连接杆117,它与外套管111基本垂直,并且在末端形成尺寸大于杆部的球头。活动杆115的末端弯折形成连接杆119,其与活动杆115主体基本垂直,并且在末端形成尺寸大于杆部的球头。可以理解,图2所示的伸缩杆式施力装置110只是这类施力装置的一个例子,伸缩杆式施力装置的结构并不限于图2所示的例子,它可以是任何结构的该类施力装置。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颊面管171粘固于上颌后牙173表面,球头杆175穿过并固定于颊面管171(例如,可以将球头杆175末端弯折,使其无法脱离颊面管171)。托槽191粘固于下颌牙齿195,托槽193粘固于同侧下颌牙齿197,弓丝199穿过托槽191和193。连接器130连接连接杆117和球头杆175,以将伸缩杆式施力装置110的第一端连接至牙齿173。连接器150连接连接杆119和弓丝199,以将伸缩杆式施力装置110的第二端连接至牙齿193和195。请参图3,示意性地展示了图1所示的连接器130。连接器130包括主体框架131,其形成有阶梯状通槽133,并且在阶梯状通槽133的一端的侧边形成有挂耳135。其中,挂耳135上形成有通孔,以供球头杆175穿过,该通孔的尺寸大于等于球头杆175的杆部,小于球头,如此能够防止球头杆175脱离挂耳135。连接器130还包括挡块137,它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两根导向杆139,分别插入阶梯状通槽133较浅一侧的侧壁上形成的两个通孔141,以限制挡块137的自由度,使其仅能沿通孔141的轴线运动。其中,导向杆139上套设有弹簧143,以将挡块137推向阶梯状通槽133较深一侧的侧壁,从而把较深的通槽的开口至少部分关闭,以防止连接杆117横向脱出通槽133。另外,连接杆117的末端形成球头,其尺寸大于通槽133较深的部分,能够防止连接杆117轴向脱出通槽133。挡块137朝阶梯状通槽133开口的一侧形成斜面145,其靠阶梯状通槽133较浅的一侧高于相对的另一侧,一方面,便于用户拨开挡块137,以打开阶梯状通槽133,以允许连接杆117进入阶梯状通槽133,另一方面,这种结构对连接杆117进入阶梯状通槽133具有导向作用,使其更容易卡入。挡块137朝阶梯状通槽133底部的一侧形成斜面147,其靠阶梯状通槽133较浅的一侧低于相对的另一侧,当连接杆117对挡块137施加朝阶梯状通槽133开口方向的力时,将对挡块137产生一个将其推向关闭状态的分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内使用的连接器,用于连接两个杆状元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n第一连接部,是开口能够开合的第一通槽,用于收容第一杆状元件;以及/n第二连接部,是通孔或开口能够开合的第二通槽,用于收容第二杆状元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内使用的连接器,用于连接两个杆状元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第一连接部,是开口能够开合的第一通槽,用于收容第一杆状元件;以及
第二连接部,是通孔或开口能够开合的第二通槽,用于收容第二杆状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通槽和第二连接部的通孔或通槽形成于同一一体成型的主体框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开口处设有弹簧驱动的控制所述第一通槽开口开合的开合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包括挡块,其第一侧凸出延伸形成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沿轴向可滑动地收容于所述第一通槽的第一侧壁上形成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外套设有弹簧,将所述挡块推向所述第一通槽的第二侧壁以关闭所述第一通槽的开口,其中,所述通槽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是相对的侧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朝所述第一通槽内的第二侧形成斜面,其靠所述第一通槽的第二侧壁的一端高于其靠所述第一通槽的第一侧壁的一端。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生王猛黄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时代天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