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便的手术缝合针穿针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基体和多个设置在基体中的活动部件,基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并排且分别贯通基体顶面的线槽,每个线槽中设置有一个凹孔,在线槽的宽度方向上凹孔的两侧越出线槽,基体上邻近线槽且与线槽轴线平行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手术缝合针的孔道,所述活动部件、孔道与凹孔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不同深度的孔道,可以根据不同的缝合针尺寸选择合适的孔道,从而能适用于多种型号的手术缝合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明显减少手术医师与器械护士在术中穿线所耗费的时间及困难,为更好地进行手术提供了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便的手术缝合针穿针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手术缝合针穿针器。
技术介绍
手术医师与器械护士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几乎不可避免地要进行给手术缝合针穿线的工作。该工作是必要的,但是费时费力,在比较紧急的手术中,该工作常常因为精神因素而难以完成。且穿线过程为了遵照手术无菌原则,缝线与缝合针是难以放在靠近眼睛的部位的,这也给穿针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实用、快速和简便的穿针设备是十分必要的。中国专利CN200810013944.7公开了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术细针穿线器。该手术细针穿线器,包括外壳和套在外壳内、下端与外壳铰接的运动片,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运动片上端设导向凸轴;前端为钩状的固定在运动片上的钩状杆,外壳上开有与钩状杆对应的钩状杆孔;外壳内壁与运动片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钩状杆孔的上方外壳上开有与手术针相吻合的弧形置针管,置针管下部设有便于钩状杆穿过的孔。该手术细针穿线器只能适用于一种型号的手术缝合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便的手术缝合针穿针器,使其适用于多种型号的手术缝合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基体和多个设置在基体中的活动部件,基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并排且分别贯通基体顶面的线槽,每个线槽中设置有一个凹孔,在线槽的宽度方向上凹孔的两侧越出线槽,基体上邻近线槽且与线槽轴线平行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手术缝合针的孔道,所述活动部件、孔道与凹孔一一对应,活动部件包括活动杠杆,活动杠杆为U字形,基体内设置有容纳活动杠杆的U形的杠杆运动通道,活动杠杆的底部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在基体上,活动杠杆两处折角处由可转动的连接结构连接,活动杠杆的一端设置有缝线勾,活动杠杆另一端伸出基体,在基体中设置有顶在活动杠杆伸出基体的一端的下部的弹簧,杠杆运动通道中容纳缝线勾的一端与相应的凹孔及孔道三者相通。优选的,所述的可转动的连接结构为铰链。优选的,所述的每个线槽的两端均设置有配套槽塞。优选的,所述的线槽有五个。优选的,所有所述的凹孔在线槽的长度方向上相错开。优选的,所述的基体为长方体。优选的,所述的活动杠杆通过杠杆转动固定装置与基体连接,杠杆转动固定装置包括轴承座和设置在轴承座中的承轴,轴承座与活动杠杆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圆固定在轴承座中,轴承的内圆与基体通过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的线槽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凸出于线槽的固定槽口,固定槽口的槽与线槽的槽正对并且底面在同一深度,配套槽塞塞在固定槽口中。优选的,当活动杠杆外伸的一端不受外力时,缝线勾处于杠杆运动通道内低于孔道的位置,活动杠杆外伸的一端在下压过程中,缝线勾具有伸出相应凹孔的状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不同深度的孔道,可以根据不同的缝合针尺寸选择合适的孔道,从而能适用于多种型号的手术缝合针。本技术通过按压活动杠杆伸出基体的一端来操作穿线,操作方便,穿线效率高。能明显减少手术医师与器械护士在术中穿线所耗费的时间及困难,为更好地进行手术提供了便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附视图;图3是本技术其一个杠杆运动通道的纵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配套槽塞结构示意图;图中:1.1、凹孔,1.2,孔道,1.3,线槽,1.3.1、固定槽口,1.3.1.1、配套槽塞,2、活动部件,2.1、活动杠杆,2.1.1,缝线勾,2.2、弹簧孔道,2.2.1、弹簧,2.3、杠杆转动固定装置,2.4、杠杆运动通道,3、基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术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如图1-4所示,本简便的手术缝合针穿针器包括基体3和多个设置在基体3中的活动部件2,基体3的顶面上设置有五个并排且分别贯通基体3顶面的线槽1.3,线槽1.3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凸出于线槽1.3的固定槽口1.3.1,固定槽口1.3.1的槽与线槽1.3的槽正对并且底面在同一深度,每个固定槽口1.3.1中设置有一个配套槽塞1.3.1.1。每个线槽1.3中设置有一个凹孔1.1,在线槽1.3的宽度方向上凹孔1.1的两侧越出线槽1.3,基体3上邻近线槽1.3且与线槽1.3的轴线平行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手术缝合针的孔道1.2,所述活动部件2、孔道1.2与凹孔1.1一一对应,活动部件2包括活动杠杆2.1,活动杠杆2.1为U字形,基体3内设置有容纳活动杠杆2.1的U形的杠杆运动通道2.4,活动杠杆2.1的底部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在基体3上,活动杠杆2.1两处折角处由可转动的连接结构连接,比如可以采用铰链,活动杠杆2.1的一端设置有缝线勾2.1.1,活动杠杆2.1另一端伸出基体3,在基体3中设置有顶在活动杠杆2.1伸出基体3的一端的下部的弹簧2.2.1,弹簧设置在弹簧孔道2.2中,弹簧孔道2.2中安装有底座,弹簧2.2.1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弹簧的上端勾在活动杠杆2.1上,杠杆运动通道2.4中容纳缝线勾2.1.1的一端与相应的凹孔1.1及孔道1.2三者相通。当活动杠杆2.1外伸的一端不受外力时,缝线勾2.1.1处于杠杆运动通道2.4内低于孔道1.2的位置,活动杠杆2.1外伸的一端在下压过程中,缝线勾2.1.1具有伸出相应凹孔1.1的状态。活动杠杆2.1通过杠杆转动固定装置2.3与基体3连接,杠杆转动固定装置2.3包括轴承座和设置在轴承座中的承轴,轴承座与活动杠杆2.1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圆固定在轴承座中,轴承的内圆与基体3通过轴固定连接。穿线方法:具体的准备工作实施在本段说明。在本实施例的完成过程中,若手术缝线本身较长,是完整的,首先将手术缝线打开后,将缝线头端固定在一侧,将一端缝线置于线槽1.3。放置平直,两端用手固定缝线,并给予缝线张力,直至缝线具有一定张力紧绷为止,后在继续固定缝线的前提下,将配套槽塞1.3.1.1插入线槽固定槽口1.3.1中以固定手术缝线。此时在装置的一侧有剩余的缝线。配套槽塞1.3.1.1的材质应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从而给予缝线一定的挤压力,达到紧密固定缝线的作用,在线槽1.3外有剩余缝线的一侧的配套槽塞塞得稍松弛,能在缝线勾2.1.1勾拉缝线时使缝线能滑动。将手术缝合针的尾端(针孔端)放置入孔道1.2中,即达到准备自动穿线工作的状态。具体的穿线工作实施在本段说明。在手术缝合针放置入孔道1.2后,此时手术缝针口与缝线勾2.1.1的位置对应。按下活动部件2后,活动杠杆2.1的右侧部分下降,使弹簧2.2.1被挤压,杠杆转动固定装置2.3使活动杠杆2.1发生转动,使活动杠杆2.1的左侧部分上升,缝线勾2.1.1穿过针孔及凹孔1.1,此时手术缝线位于缝线勾2.1.1下部,需要说明的是杠杆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便的手术缝合针穿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和多个设置在基体中的活动部件,基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并排且分别贯通基体顶面的线槽,每个线槽中设置有一个凹孔,在线槽的宽度方向上凹孔的两侧越出线槽,基体上邻近线槽且与线槽轴线平行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手术缝合针的孔道,所述活动部件、孔道与凹孔一一对应,活动部件包括活动杠杆,活动杠杆为U字形,基体内设置有容纳活动杠杆的U形的杠杆运动通道,活动杠杆的底部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在基体上,活动杠杆两处折角处由可转动的连接结构连接,活动杠杆的一端设置有缝线勾,活动杠杆另一端伸出基体,在基体中设置有顶在活动杠杆伸出基体的一端的下部的弹簧,杠杆运动通道中容纳缝线勾的一端与相应的凹孔及孔道三者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便的手术缝合针穿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和多个设置在基体中的活动部件,基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并排且分别贯通基体顶面的线槽,每个线槽中设置有一个凹孔,在线槽的宽度方向上凹孔的两侧越出线槽,基体上邻近线槽且与线槽轴线平行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手术缝合针的孔道,所述活动部件、孔道与凹孔一一对应,活动部件包括活动杠杆,活动杠杆为U字形,基体内设置有容纳活动杠杆的U形的杠杆运动通道,活动杠杆的底部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在基体上,活动杠杆两处折角处由可转动的连接结构连接,活动杠杆的一端设置有缝线勾,活动杠杆另一端伸出基体,在基体中设置有顶在活动杠杆伸出基体的一端的下部的弹簧,杠杆运动通道中容纳缝线勾的一端与相应的凹孔及孔道三者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便的手术缝合针穿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转动的连接结构为铰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便的手术缝合针穿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线槽的两端均设置有配套槽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便的手术缝合针穿针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宏志,杨文博,程晓东,张英泽,邵增务,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