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采血辅助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703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8
一种静脉采血辅助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不便对患者手臂有效固定,及医护人员工作量大的问题;包括前后方向的主体,主体上开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朝上的放置槽,放置槽内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且弧口朝上的弧形板,主体内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沿前后方向均布且与放置槽连通的滑道,滑道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内端与弧形板固定连接,主体上开设有多个与连接板一一对应且开口朝上的安置槽,安置槽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动轴,转动轴上固定有弧形且可伸入放置槽内的夹紧块,夹紧块的弧口朝内,连接板上侧经拉绳与其对应侧的转动轴连接;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脉采血辅助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静脉采血辅助器械
,特别是一种静脉采血辅助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为了诊断病情一般会采用静脉采血或者血液取样测定的方式,且在对患者进行采血时,医护人员一般都将患者手臂至放置在桌面上进行静脉采血的,没有对患者手臂进行有效的固定,而在采血过程中,患者因为害怕或疼痛而容易导致手臂乱动,容易导致穿刺针的移位,不仅不便医护人员对患者静脉穿刺进行采血,也容易使患者受到二次伤害,同时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静脉采血辅助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不便对患者手臂有效固定,及医护人员工作量大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前后方向的主体,主体上开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朝上的放置槽,放置槽内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且弧口朝上的弧形板,主体内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沿前后方向均布且与放置槽连通的滑道,滑道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内端与弧形板固定连接,主体上开设有多个与连接板一一对应且开口朝上的安置槽,安置槽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动轴,转动轴上固定有弧形且可伸入放置槽内的夹紧块,夹紧块的弧口朝内,连接板上侧经拉绳与其对应侧的转动轴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连接板、夹紧块、拉绳和转动轴,能够使弧形板带动夹紧块的左右摆动,便于将患者手臂稳定固定在弧形板上,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手臂进行静脉采血,设有的固定块、限位杆和限位槽,便于对弧形板的滑动进行定位,促使弧形板经拉绳对夹紧块的位置进行限定,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避免静脉采血时患者手臂乱动,不仅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阶梯剖主视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全剖左视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的剖切左视轴测图。图5是本技术图3中A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图4中B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6给出,包括前后方向的主体1,主体1上开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朝上的放置槽2,放置槽2内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且弧口朝上的弧形板3,主体1内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沿前后方向均布且与放置槽2连通的滑道4,滑道4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板5,连接板5的内端与弧形板3固定连接,主体1上开设有多个与连接板5一一对应且开口朝上的安置槽6,安置槽6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动轴7,转动轴7上固定有弧形且可伸入放置槽2内的夹紧块8,夹紧块8的弧口朝内,连接板5上侧经拉绳9与其对应侧的转动轴7连接。为了便于对弧形板3的上下滑动进行定位,所述的主体1内开设有上下方向且与放置槽2连通的矩形槽10,弧形板3下端设有可伸入矩形槽10内的固定块11,固定块11下端面为前高后低的倾斜面,固定块11前侧开设有开口朝前的限位槽12,主体1内滑动连接有前后轴向且后端可插入限位槽12内的限位杆13,限位杆13后端面为前高后低的倾斜面。为了便于限位杆13的前后滑动,所述的主体1开设有与限位杆13同轴的圆形槽14,圆形槽14内同轴滑动连接有推板15,限位杆13贯穿推板15且与推板15固定连接,限位杆13上套装有位于推板15前侧的压簧16,限位杆13前端贯穿主体1且同轴设有辅助板17。为了使弧形板3能够自动向上滑动,所述的滑道4内设有上下轴向的弹簧18,弹簧18上端与其对应侧的连接板5连接。为了便于使夹紧块8能够自行摆动,所述的转动轴7上同轴设有扭簧19,扭簧19自由端与主体1连接。为了便于医护人员操作,及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所述的弧形板3上侧设有与其形状一致的硅胶软垫20,主体1上开设有左右贯通且开口朝上的让位槽21。本技术在使用时,本装置的初始状态为夹紧块8不插入放置槽2内,扭簧19处于舒张状态;需要对患者进行静脉采血时,首先将患者手臂放置在弧形板3上,且在弧形板3上设有硅胶软垫20,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随之按压患者手臂向下移动,使患者手臂带动弧形板3经连接板5沿滑道4向下滑动,弹簧18被压缩,弧形板3带动固定块11向下移动插入矩形槽10内,使固定块11下端挤压限位杆13,促使限位杆13经推板15沿圆形槽14向前滑动,压簧16被压缩,当限位槽12与限位杆13处于同一水平时,此时在压簧16的作用下,压簧16经推板15带动限位杆13沿圆形槽14向后滑动,限位杆13后端插入限位槽12内,对弧形板3的滑动进行定位;同时连接板5沿滑道4向下滑动,连接板5经拉绳9带动转动轴7沿安置槽6向内转动,扭簧19收紧,转动轴7带动夹紧块8沿相对摆动至放置槽2内,使夹紧块8对患者手臂进行固定,将患者手臂稳定固定在弧形板3上,有效的避免患者手臂的乱动,且开设有的让位槽21,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手臂进行静脉采血,同时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对患者手臂静脉采血完毕后,首先向前拉动辅助板17,辅助板17带动限位杆13经推板15沿圆形槽14向前滑动,弹簧18被压缩,使限位杆13的后端不再插入限位槽12内,不再对弧形板3的滑动进行限位,此时在弹簧18的作用下,弹簧18带动连接板5沿滑道4向上滑动,连接板5不再经拉绳9带动转动轴7向内转动,此时在扭簧19的作用下,扭簧19经转动轴7带动夹紧块8沿安置槽6相背摆动,使夹紧块8不再插入放置槽2内,且不再对患者手臂进行固定,同时连接板5带动弧形板3沿放置槽2向上滑动至初始状态,随之将患者手臂从弧形板3取下,操作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连接板、夹紧块、拉绳和转动轴,能够使弧形板带动夹紧块的左右摆动,便于将患者手臂稳定固定在弧形板上,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手臂进行静脉采血,设有的固定块、限位杆和限位槽,便于对弧形板的滑动进行定位,促使弧形板经拉绳对夹紧块的位置进行限定,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避免静脉采血时患者手臂乱动,不仅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脉采血辅助固定装置,包括前后方向的主体(1),其特征在于,主体(1)上开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朝上的放置槽(2),放置槽(2)内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且弧口朝上的弧形板(3),主体(1)内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沿前后方向均布且与放置槽(2)连通的滑道(4),滑道(4)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板(5),连接板(5)的内端与弧形板(3)固定连接,主体(1)上开设有多个与连接板(5)一一对应且开口朝上的安置槽(6),安置槽(6)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动轴(7),转动轴(7)上固定有弧形且可伸入放置槽(2)内的夹紧块(8),夹紧块(8)的弧口朝内,连接板(5)上侧经拉绳(9)与其对应侧的转动轴(7)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脉采血辅助固定装置,包括前后方向的主体(1),其特征在于,主体(1)上开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朝上的放置槽(2),放置槽(2)内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且弧口朝上的弧形板(3),主体(1)内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沿前后方向均布且与放置槽(2)连通的滑道(4),滑道(4)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板(5),连接板(5)的内端与弧形板(3)固定连接,主体(1)上开设有多个与连接板(5)一一对应且开口朝上的安置槽(6),安置槽(6)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动轴(7),转动轴(7)上固定有弧形且可伸入放置槽(2)内的夹紧块(8),夹紧块(8)的弧口朝内,连接板(5)上侧经拉绳(9)与其对应侧的转动轴(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采血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内开设有上下方向且与放置槽(2)连通的矩形槽(10),弧形板(3)下端设有可伸入矩形槽(10)内的固定块(11),固定块(11)下端面为前高后低的倾斜面,固定块(11)前侧开设有开口朝前的限位槽(12),主体(1)内滑动连接有前后轴向且后端可插入限位槽(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瑞赵培丽周玉华常琼高云张耀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