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制热的便携式水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827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制热的便携式水杯,属于保温容器技术领域。本制冷制热的便携式水杯,杯身和杯底单元固定连接形成一内部中空上端有开口的腔体,开口处设有用于封盖开口的杯盖单元,腔体内设有棱柱形内胆,内胆的每个外面壁上均设有半导体制冷片,每个半导体制冷片的外壁上均设有散热通道,多个散热通道与杯身连接,散热通道与杯身连接处环向设有排气孔,杯身上套设有用于遮挡排气孔的防水环,杯盖单元内设有电路板,电路板与半导体制冷片电连接,杯底单元内设有吸风件,多个散热通道与杯底单元内部连通。有益效果:能将饮用水直接放入水杯中后自动产生冰水或适合即时饮用的温水,升温和降温效率高,便于安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制热的便携式水杯
本技术属于保温容器
,具体涉及一种制冷制热的便携式水杯。
技术介绍
现在市面上的水杯通过功能分类,大致分为3类:制冷、加热和保温,并且制冷和加热功能大多都是通过外接底座来实现相应的功能,这样的设计不仅功能单一,而且也不方便携带,体积较为庞大,不利于长时间携带。虽然现有技术有这种知冷知热的结构,例如CN201520966087.8一种家用制冷制热水杯,它在里面设置半导体制冷制热,虽然能满足制冷制热的功能,但不能快速达到制冷制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制冷制热的便携式水杯,能将饮用水直接放入水杯中后自动产生冰水或适合即时饮用的温水,升温和降温效率高,便于安装和拆卸。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制冷制热的便携式水杯包括杯盖单元、杯身和杯底单元,所述杯身和所述杯底单元固定连接形成一内部中空上端有开口的腔体,所述开口处设有用于封盖所述开口的所述杯盖单元,所述腔体内设有棱柱形内胆,所述内胆的每个外面壁上均设有半导体制冷片,每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外壁上均设有散热通道,多个所述散热通道与所述杯身连接,所述散热通道与所述杯身连接处环向设有排气孔,所述杯身上套设有用于遮挡所述排气孔的防水环,所述杯盖单元内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电连接,所述杯底单元内设有吸风件,多个所述散热通道与所述杯底单元内部连通。升温和降温效率高,便于安装和拆卸。有益效果:1.能将饮用水直接放入水杯中后自动产生冰水或适合即时饮用的温水;2.通过吸风件将空气吸入,流经散热通道,强化空气与半导体之间的热交换,制冷时,半导体的产热被空气带走,制热时,半导体将吸收来自空气的热量;3.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和拆卸,实用性强。进一步,所述杯盖单元包括盖架、顶盖和上下贯通的杯盖主体,所述盖架内嵌设有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盖设有所述顶盖,所述盖架的底部固定设有颈接圆块,所述盖架的竖直下方设有第一电池,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杯盖主体内固定设有电池承载台,所述第一电池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池承载台上,所述颈接圆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的一端,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电池后转动连接所述电池承载台,所述杯盖主体的顶部套设有用于与所述盖架转动连接的轴承环,所述轴承环上环形设有滚珠,所述杯盖主体的底部与所述杯身螺纹连接,所述杯盖主体内设有用于测量所述内胆的实时温度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组装和拆卸,传感器将温度实时数据传输到显示设备上。进一步,所述杯底单元包括底部框架、第二电池、连接杆和底座,所述底部框架固定设在所述杯身的底部,所述底部框架内设有所述第二电池,所述底部框架内竖直设置有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依次穿过所述底部框架后伸入到所述内胆内,所述连接杆套设有所述吸风件,所述吸风件底部嵌设在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嵌设在所述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杯身插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各部件多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保证使用安全,避免其错误启动或短路;吸风件配合附有高效率的散热通道,极大的强化了外界和杯子内液体的热量交换,使得无论是制冷还是制热时都能有效的达到要求。进一步,所述吸风件为风机。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能快速吸风,加快制冷制热速度。进一步,所述底部框架的外壁上设有散热孔。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电池的散热。进一步,所述底座的周向上设有多个凸起圆柱,所述杯身底部周向上设有多个圆形孔,多个所述凸起圆柱分布插设在对应的所述圆形孔。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组装和拆卸方便,固定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杯盖模块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杯盖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连接线示意图;图6是防水环示意图;图7是散热通道外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散热通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底部框架结构示意图;图10是工作状态进风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内胆,2.半导体制冷片,3.散热通道,4.杯身,5.散热孔,6.防水环,7.连接线,8.盖架,9.电路板,10.顶盖,11.颈接圆块,12.第一电池,13.电池承转台,14.杯盖主体,15.轴承环,16.滚珠,17.传感器,18.底部框架,19.第二电池,20.连接杆,21.风机,22.连接体,23.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制热的便携式水杯,包括:杯盖单元、杯身4和杯底单元,杯身4和杯底单元固定连接形成一内部中空上端有开口的腔体,开口处设有用于封盖开口的杯盖单元,腔体内设有棱柱形内胆1,内胆1的每个外面壁上均设有半导体制冷片2,每个半导体制冷片2的外壁上均设有散热通道3,散热通道3是由翅片组成的有多个细小微型通道组成,多个散热通道3与杯身4连接,散热通道3与杯身4连接处环向设有排气孔5,在排气孔5旁边设有插口,插口在工作时与连接线7相连,连接线7另一端与杯盖单元相连。杯身4上套设有用于遮挡排气孔5的防水环6,杯盖单元内设有电路板9,电路板9与半导体制冷片2电连接,杯底单元内设有吸风件,多个散热通道3与杯底单元内部连通,在杯盖单元上设置显示屏与电路板9电连接。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冷制热的便携式水杯,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由切换制冷或制热功能,只需要按下相应按键即可实现相应功能,操作简单,且续航时间长,一次充电可以使用多次;使用安全,本专利技术使用了可拆卸式连接线和防水环6来保证使用安全,避免其错误启动或短路;在底部加入了吸风件,且在半导体制冷片2外附有高效率的散热通道3,极大的强化了外界和杯子内液体的热量交换,使得无论是制冷还是制热时都能有效的达到要求。实施例2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制热的便携式水杯,包括:杯盖单元、杯身4和杯底单元,杯身4和杯底单元固定连接形成一内部中空上端有开口的腔体,开口处设有用于封盖开口的杯盖单元,腔体内设有棱柱形内胆1,内胆1的每个外面壁上均设有半导体制冷片2,每个半导体制冷片2的外壁上均设有散热通道3,散热通道3是由翅片组成的有多个细小微型通道组成,多个散热通道3与杯身4连接,散热通道3与杯身4连接处环向设有排气孔5,在排气孔5旁边设有插口,插口在工作时与连接线7相连,连接线7另一端与杯盖单元相连。连接线7与杯盖模块的盖架8上的插口相连接,杯身4上套设有用于遮挡排气孔5的防水环6,杯盖单元内设有电路板9,电路板9与半导体制冷片2电连接,杯底单元内设有吸风件,吸风件为风机21,多个散热通道3与杯底单元内部连通,在杯盖单元上设置显示屏与电路板9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制热的便携式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n杯盖单元、杯身(4)和杯底单元,所述杯身(4)和所述杯底单元固定连接形成一内部中空上端有开口的腔体,所述开口处设有用于封盖所述开口的所述杯盖单元,所述腔体内设有棱柱形内胆(1),所述内胆(1)的每个外面壁上均设有半导体制冷片(2),每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的外壁上均设有散热通道(3),多个所述散热通道(3)与所述杯身(4)连接,所述散热通道(3)与所述杯身(4)连接处环向设有排气孔(5),所述杯身(4)上套设有用于遮挡所述排气孔(5)的防水环(6),所述杯盖单元内设有电路板(9),所述电路板(9)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电连接,所述杯底单元内设有吸风件,多个所述散热通道(3)与所述杯底单元内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制热的便携式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
杯盖单元、杯身(4)和杯底单元,所述杯身(4)和所述杯底单元固定连接形成一内部中空上端有开口的腔体,所述开口处设有用于封盖所述开口的所述杯盖单元,所述腔体内设有棱柱形内胆(1),所述内胆(1)的每个外面壁上均设有半导体制冷片(2),每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的外壁上均设有散热通道(3),多个所述散热通道(3)与所述杯身(4)连接,所述散热通道(3)与所述杯身(4)连接处环向设有排气孔(5),所述杯身(4)上套设有用于遮挡所述排气孔(5)的防水环(6),所述杯盖单元内设有电路板(9),所述电路板(9)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电连接,所述杯底单元内设有吸风件,多个所述散热通道(3)与所述杯底单元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制热的便携式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单元包括盖架(8)、顶盖(10)和上下贯通的杯盖主体(14),所述盖架(8)内嵌设有所述电路板(9),所述电路板(9)上盖设有所述顶盖(10),所述盖架(8)的底部固定设有颈接圆块(11),所述盖架(8)的竖直下方设有第一电池(12),所述第一电池(12)与所述电路板(9)电连接,所述杯盖主体(14)内固定设有电池承载台(13),所述第一电池(12)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池承载台(13)上,所述颈接圆块(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的一端,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电池(12)后转动连接所述电池承载台(1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智翔王卓吾韦志龙潘立腾古小敏宋小鹏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