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流水线的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34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流水线的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柜,包括安装板和外框板,安装板的正表面固定安装外框板,外框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收集斗,外框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散热片,外框板的底端中部嵌入设置有排液管,外框板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左框板,左框板的前端右侧转动连接有密封板,密封板右侧的上下端均开孔设置有嵌入孔,外框板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右框板,右框板右侧的上下端均嵌入设置有嵌入栓,外框板的内壁上方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机,左框板和右框板的内部下方均固定安装有散热板,散热板的内部开口设置有散热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更加便于检修,具有较好的防尘散热效能,进一步的提高了控制柜内仪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流水线的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柜
本技术涉及控制柜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流水线的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柜。
技术介绍
工业自动化流水线是一个统称,包括组装流水线、皮带流水线、链板线、插件线等等,主要通过自动化系统来操作运行,不需要人工操作。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工业自动化流水线在使用时,均是通过配套设置的自动化控制柜对其进行控制。如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201922027086.8的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柜,包括控制柜本体,所述控制柜本体的内腔设置有电元件本体,所述电元件本体的数量为六个,所述控制柜本体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蜗杆。该电气自动化控制柜通过开启电机,电机的输出轴最终带动马达和扇叶进行摆动,进而对控制柜本体的内腔进行多方位的散热,即达到了散热效果好的目的,该电气自动化控制柜具备散热效果好的优点,对电元件本体进行多方位散热,加快了电元件本体热量的散发,并且该控制柜避免了灰尘等杂质进入,延长了电元件本体的使用寿命。但是该种装置实际在使用时,不便于对控制柜内的仪器进行检测维修,且装置在不使用时百叶窗未处于密封状态,外部灰尘还是会穿过百叶窗进入装置内部,防尘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流水线的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流水线的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柜,包括安装板和外框板,所述安装板的正表面固定安装外框板,所述外框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收集斗,所述外框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散热片,所述外框板的底端中部嵌入设置有排液管,所述外框板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左框板,所述左框板的前端右侧转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右侧的上下端均开孔设置有嵌入孔,所述外框板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右框板,所述右框板右侧的上下端均嵌入设置有嵌入栓,所述外框板的内壁上方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机,所述左框板和右框板的内部下方均固定安装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内部开口设置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远离外框板中部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密封板。优选的,所述左框板和右框板分别在外框板的左右两端左右90°转动。优选的,所述左框板、密封板和右框板的上下端均紧贴外框板的上下端内壁,所述右框板的嵌入栓与密封板的嵌入孔相契合。优选的,所述收集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收集斗的下方与外框板的内部相导通。优选的,所述密封板的底端紧贴散热槽的底端,所述密封板在散热槽中左右60°转动。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机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之间独立电性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流水线的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流水线的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柜通过设置有左框板和右框板,使得当在对控制柜内仪器进行检修时,通过往左和往右转动左框板以及右框板,使得外框板的左右端同时敞开,更加便于对控制柜内仪器进行检修。2、该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流水线的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柜通过设置有散热板和散热风机,使得当装置内仪器在工作时,散热风机会通过工作产生气流吹向装置内仪器,实现对仪器进行散热,而当气流进入散热板内的散热槽中后,气流会推动散热槽一侧的密封板上移,使得气流可正常从散热槽中排出,而后续散热风机没有工作时,密封板会嵌入至散热槽中对散热槽进行密封,防止外部灰尘进入装置内部,防尘散热效果较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整体结构右侧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右框板局部结构右侧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图3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安装板,2-外框板,3-收集斗,4-散热片,5-排液管,6-左框板,7-密封板,701-嵌入孔,8-右框板,9-嵌入栓,10-散热风机,11-散热板,12-散热槽,13-密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4,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流水线的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柜,包括安装板1和外框板2,安装板1的正表面固定安装外框板2,外框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收集斗3,外框板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散热片4,外框板2的底端中部嵌入设置有排液管5,外框板2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左框板6,左框板6的前端右侧转动连接有密封板7,密封板7右侧的上下端均开孔设置有嵌入孔701,外框板2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右框板8,右框板8右侧的上下端均嵌入设置有嵌入栓9,外框板2的内壁上方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机10,左框板6和右框板8的内部下方均固定安装有散热板11,散热板11的内部开口设置有散热槽12,散热槽12远离外框板2中部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密封板13。本实施例中,左框板6和右框板8分别在外框板2的左右两端左右90°转动,通过往左和往右转动左框板6以及右框板8,使得外框板2的左右端同时敞开,更加便于对控制柜内仪器进行检修。本实施例中,左框板6、密封板7和右框板8的上下端均紧贴外框板2的上下端内壁,右框板8的嵌入栓9与密封板7的嵌入孔701相契合,当左框板6和右框板8以及密封板7均嵌入至外框板2中后,通过将右框板8的嵌入栓9嵌入至密封板7的嵌入孔701中,实现左框板6、密封板7和右框板8组装在一起。本实施例中,收集斗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收集斗3的下方与外框板2的内部相导通,可通过往收集斗3中倒入适量的冷却液,使得冷却液进入至外框板2的内部储存,冷却液会对装置内仪器散发的热量进行吸附,散热降温效果较好。本实施例中,密封板13的底端紧贴散热槽12的底端,密封板13在散热槽12中左右60°转动,当气流进入散热板11内的散热槽12中后,气流会推动散热槽12一侧的密封板13上移,使得气流可正常从散热槽12中排出,而后续散热风机10没有工作时,密封板13会嵌入至散热槽12中对散热槽12进行密封,防止外部灰尘进入装置内部,防尘散热效果较好。本实施例中,散热风机10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之间独立电性连接,当装置内仪器在工作时,散热风机10会通过工作产生气流吹向装置内仪器,实现对仪器进行散热。工作原理:使得当在对控制柜内仪器进行检修时,通过往左和往右转动左框板6以及右框板8,使得外框板2的左右端同时敞开,更加便于对控制柜内仪器进行检修,当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流水线的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柜,包括安装板(1)和外框板(2),所述安装板(1)的正表面固定安装外框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收集斗(3),所述外框板(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散热片(4),所述外框板(2)的底端中部嵌入设置有排液管(5),所述外框板(2)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左框板(6),所述左框板(6)的前端右侧转动连接有密封板(7),所述密封板(7)右侧的上下端均开孔设置有嵌入孔(701),所述外框板(2)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右框板(8),所述右框板(8)右侧的上下端均嵌入设置有嵌入栓(9),所述外框板(2)的内壁上方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机(10),所述左框板(6)和右框板(8)的内部下方均固定安装有散热板(11),所述散热板(11)的内部开口设置有散热槽(12),所述散热槽(12)远离外框板(2)中部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密封板(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流水线的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柜,包括安装板(1)和外框板(2),所述安装板(1)的正表面固定安装外框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收集斗(3),所述外框板(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散热片(4),所述外框板(2)的底端中部嵌入设置有排液管(5),所述外框板(2)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左框板(6),所述左框板(6)的前端右侧转动连接有密封板(7),所述密封板(7)右侧的上下端均开孔设置有嵌入孔(701),所述外框板(2)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右框板(8),所述右框板(8)右侧的上下端均嵌入设置有嵌入栓(9),所述外框板(2)的内壁上方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机(10),所述左框板(6)和右框板(8)的内部下方均固定安装有散热板(11),所述散热板(11)的内部开口设置有散热槽(12),所述散热槽(12)远离外框板(2)中部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密封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流水线的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海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汇载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