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120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配电箱,所述的报警器固设于箱体内部顶端,所述的横向导轨固设于箱体内部四角处,所述的滑套滑设于横向导轨外侧,所述的纵向导向板固设于滑套两两之间,所述的调节套滑设于纵向导向板外壁,所述的红外线感应器固设于调节套一侧,所述的备用电池固设于箱体外壁右侧,首先通过红外检测报警机构,能够在配电断路器跳闸后,通过声光报警来便于工作人员在工厂内众多数量的配电箱中快速找到该跳闸的配电箱,方便了后续及时维修处理,其次配合内部多位置的调节结构,亦可对红外检测的前后和上下位置进行调控,满足了不同型号大小或不同安装位置的配电断路器的检测报警需要,综上,拓展了实用性,具备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
,尤其涉及一种室内配电箱。
技术介绍
配电箱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是指挥供电线路中各种元器件合理分配电能的控制中心,是可靠接纳上端电源,正确馈出荷载电能的控制环节,也是获取用户对供电质量满意与否的关键。根据上述,目前配电箱中的配电断路器在检测到电压过载等异常情况时会跳闸断电,之后需要维修人员来进行检查和手动重新开启,而在工厂等电器设备多的环境下,配电箱也有很多,因此在其中单个配电箱发生跳闸后,因现有的配电箱缺乏跳闸检测和报警工作,因此不便维修人员及时知晓,进而影响了后续的检修效率。故而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室内配电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室内配电箱,来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室内配电箱,包括配电断路器,还包括箱体、报警器、横向导轨、滑套、纵向导向板、调节套、红外线感应器、备用电池,所述的报警器固设于箱体内部顶端,所述的报警器与箱体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横向导轨数量为四件,所述的横向导轨固设于箱体内部四角处,所述的横向导轨与箱体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滑套滑设于横向导轨外侧,所述的滑套与横向导轨采用前后滑动连接,所述的纵向导向板固设于滑套两两之间,所述的纵向导向板与滑套一体成型,所述的调节套滑设于纵向导向板外壁,所述的调节套与纵向导向板采用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的红外线感应器固设于调节套一侧,所述的红外线感应器与调节套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红外线感应器与报警器采用电信号线连接,所述的备用电池固设于箱体外壁右侧,所述的备用电池与箱体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备用电池分别与报警器和红外线感应器采用电源线连接。进一步,所述的箱体内部后端还固设有加固板,所述的加固板与箱体采用焊接连接,且所述的加固板与配电断路器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箱体前端还转设有箱门,所述的箱门与箱体采用铰链连接,且所述的箱门另一端与箱体采用锁具连接,所述的箱体后端左右两侧还固设有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与箱体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安装板内部上下两端还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为圆形通孔。进一步,所述的横向导轨内部从前至后还设有若干数量的A定位孔,所述的A定位孔为螺纹通孔。进一步,所述的滑套内部还贯穿有A紧固螺栓,所述的A紧固螺栓与滑套采用活动连接,且所述的A紧固螺栓与A定位孔采用内外螺纹连接。进一步,所述的纵向导向板内部从上至下还设有若干数量的B定位孔,所述的B定位孔为螺纹通孔。进一步,所述的调节套内部前端还贯穿有B紧固螺栓,所述的B紧固螺栓与调节套采用活动连接,且所述的B紧固螺栓与B定位孔采用内外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室内配电箱具有以下优点:1、首先通过红外检测报警机构,能够在配电断路器跳闸后,通过声光报警来便于工作人员在工厂内众多数量的配电箱中快速找到该跳闸的配电箱,方便了后续及时维修处理。2、其次配合内部多位置的调节结构,亦可对红外检测的前后和上下位置进行调控,满足了不同型号大小或不同安装位置的配电断路器的检测报警需要,综上,拓展了实用性,具备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一种室内配电箱的主视图;图2是一种室内配电箱的立体图1;图3是一种室内配电箱的立体图2;图4是一种室内配电箱的立体图3;图5是一种室内配电箱的分离状态立体图;图6是横向导轨部位的立体放大图;图7是调节套的立体放大图。配电断路器1、箱体2、报警器3、横向导轨4、滑套5、纵向导向板6、调节套7、红外线感应器8、备用电池9、加固板201、箱门202、安装板203、安装孔204、A定位孔401、A紧固螺栓501、B定位孔601、B紧固螺栓70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一种室内配电箱,包括配电断路器1、箱体2、报警器3、横向导轨4、滑套5、纵向导向板6、调节套7、红外线感应器8、备用电池9,所述的报警器3固设于箱体2内部顶端,所述的报警器3与箱体2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横向导轨4数量为四件,所述的横向导轨4固设于箱体2内部四角处,所述的横向导轨4与箱体2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滑套5滑设于横向导轨4外侧,所述的滑套5与横向导轨4采用前后滑动连接,所述的纵向导向板6固设于滑套5两两之间,所述的纵向导向板6与滑套5一体成型,所述的调节套7滑设于纵向导向板6外壁,所述的调节套7与纵向导向板6采用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的红外线感应器8固设于调节套7一侧,所述的红外线感应器8与调节套7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红外线感应器8与报警器3采用电信号线连接,所述的备用电池9固设于箱体2外壁右侧,所述的备用电池9与箱体2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备用电池9分别与报警器3和红外线感应器8采用电源线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该一种室内配电箱具备以下功能;A、当配电断路器1向下跳闸时,即阻挡左右两侧的红外线感应器8之间的红外线,使得红外线感应器8处于断开状态时,从而能够触发报警器3进行声光报警,通过声光报警的作用,便于维修人员能够在工厂内众多数量的配电箱中快速找到该跳闸的配电箱,方便后续及时维修处理;B、因配电断路器1的型号大小和安装位置存在不同,为了便于红外线感应器8的红外线检测位置处于配电断路器1的跳闸位置,工作人员可在预先安装时,通过将纵向导向板6顺着横向导轨4进行前后滑动,来实现前后位置的调节,接着将调节套7顺着纵向导向板6进行上下滑动,来实现上下高度的调节,最终通过上述操作,来方便将红外线感应器8的位置调控至所需位置,满足了多个型号大小或多个位置的配电断路器1的使用;C、备用电池9能够再断电后对报警器3和红外线感应器8进行备用供电,方便其进行检测和声光报警;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配电箱,包括配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报警器、横向导轨、滑套、纵向导向板、调节套、红外线感应器、备用电池,所述的报警器固设于箱体内部顶端,所述的横向导轨数量为四件,所述的横向导轨固设于箱体内部四角处,所述的滑套滑设于横向导轨外侧,所述的纵向导向板固设于滑套两两之间,所述的调节套滑设于纵向导向板外壁,所述的红外线感应器固设于调节套一侧,且所述的红外线感应器与报警器采用电信号线连接,所述的备用电池固设于箱体外壁右侧,且所述的备用电池分别与报警器和红外线感应器采用电源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配电箱,包括配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报警器、横向导轨、滑套、纵向导向板、调节套、红外线感应器、备用电池,所述的报警器固设于箱体内部顶端,所述的横向导轨数量为四件,所述的横向导轨固设于箱体内部四角处,所述的滑套滑设于横向导轨外侧,所述的纵向导向板固设于滑套两两之间,所述的调节套滑设于纵向导向板外壁,所述的红外线感应器固设于调节套一侧,且所述的红外线感应器与报警器采用电信号线连接,所述的备用电池固设于箱体外壁右侧,且所述的备用电池分别与报警器和红外线感应器采用电源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室内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内部后端还固设有加固板,且所述的加固板与配电断路器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箱体前端还转设有箱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社俭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长春电业供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