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展U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586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扩展U盘。包括U盘本体、除灰装置以及防护壳,所述U盘本体两侧外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开设有滑动槽,所述U盘本体上下两端外壁中心均开设有转槽;所述除灰装置包括除灰壳和刮块,所述除灰壳呈向上掏空的方环结构,所述除灰壳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除灰装置,可以对U盘接口表面来回刮动,从而使得U盘表面的灰尘被清理,便于提升对U盘接口表面灰尘清理效率,解决了现有的U盘其接口处在长时间使用后其表面会覆盖有灰尘,如不对灰尘进行处理,会容易导致U盘与电脑之间接触不良,但现有的U盘不具备除灰的功能,导致还需要使用工具进行除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扩展U盘
本技术涉及U盘防护
,具体为一种扩展U盘。
技术介绍
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镜像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Linux或Windows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机制,相互之间不会有任何接口,现有的U盘已经支持在Docker内使用,但现有的U盘其接口处在长时间使用后其表面会覆盖有灰尘,如不对灰尘进行处理,会容易导致U盘与电脑之间接触不良,但现有的U盘不具备除灰的功能,导致还需要使用工具进行除灰,鉴于此,我们推出一种扩展U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展U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U盘其接口处在长时间使用后其表面会覆盖有灰尘,如不对灰尘进行处理,会容易导致U盘与电脑之间接触不良,但现有的U盘不具备除灰的功能,导致还需要使用工具进行除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扩展U盘,包括U盘本体、除灰装置以及防护壳,所述U盘本体两侧外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开设有滑动槽,所述U盘本体上下两端外壁中心均开设有转槽,所述除灰装置至少包括:除灰壳,所述除灰壳呈向上掏空的方环结构;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除灰壳两侧的内壁,所述滑块与除灰壳固定连接,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除灰壳一端开设有开孔,所述除灰壳一端开孔套接在所述U盘本体的接口外壁;刮块,所述刮块固定连接在所述除灰壳一端开孔的外周。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壳呈U形结构,所述防护壳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圆块,所述圆块与所述转槽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壳两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凸块。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壳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外壁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内连接有拉环。进一步的,所述除灰壳两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表面开设有若干凸条。进一步的,所述除灰壳两侧外壁设置有反射层。进一步的,所述刮块呈三角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除灰装置,可以对U盘接口表面来回刮动,从而使得U盘表面的灰尘被清理,便于提升对U盘接口表面灰尘清理效率,解决了现有的U盘其接口处在长时间使用后其表面会覆盖有灰尘,如不对灰尘进行处理,会容易导致U盘与电脑之间接触不良,但现有的U盘不具备除灰的功能,导致还需要使用工具进行除灰的问题。通过设置的防护壳,可以对U盘进行保护,可防止U盘不小心掉落在地上摔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除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实施例中的防护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实施例中的防护壳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U盘本体;101、安装槽;102、滑动槽;103、转槽;200、除灰装置;210、除灰壳;220、滑块;230、刮块;240、安装块;241、凸条;250、反射层;300、防护壳;310、圆块;320、凸块;330、安装柱;340、圆槽;350、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阅图1-图4,其中,一种扩展U盘,包括U盘本体100、除灰装置200以及防护壳300,U盘本体100两侧外壁开设有安装槽101,安装槽101内开设有滑动槽102,U盘本体100上下两端外壁中心均开设有转槽103,除灰装置200至少包括:除灰壳210,除灰壳210呈向上掏空的方环结构;滑块220,滑块220设置在除灰壳210两侧的内壁,滑块220与除灰壳210固定连接,滑块220滑动连接在滑动槽102内,除灰壳210一端开设有开孔,除灰壳210一端开孔套接在U盘本体100的接口外壁,刮块230固定连接在除灰壳210一端开孔的外周,通过设置的除灰装置200,可对U盘本体100的接口外壁进行来回刮动除灰,且便于提高对U盘本体100的接口外壁的除灰速度,使得U盘本体100可以稳定的使用。为了对U盘本体100进行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本实施例的防护壳300呈U形结构,防护壳300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圆块310,圆块310与转槽103转动连接,防护壳300的一端可对U盘本体100接口处进行隔离,防止U盘本体100在掉落过程中,接口与地面产生碰撞导致U盘本体100损坏的问题。为了能够对减轻U盘本体100插入或取出的力度,本实施例的防护壳300两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凸块320,凸块320可增加手与除灰壳210之间的摩擦力,便于轻松的将U盘本体100拔出或插入。为了便于对U盘本体100进行携带,本实施例的防护壳300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柱330,安装柱330外壁开设有圆槽340,圆槽340内连接有拉环350,可将拉环350连接在钥匙扣中,防止U盘本体100在携带过程中丢失。为了能够增加除灰壳210的摩擦力,使得除灰壳210可以快速滑动在U盘本体100接口处,本实施例的除灰壳210两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40,安装块240表面开设有若干凸条241,凸条241可增加手与除灰壳210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可以轻松的对除灰壳210进行滑动。为了便于可以在夜间环境下快速的找到U盘本体100,进行使用,本实施例的除灰壳210两侧外壁设置有反射层250,反射层250优选采用铝箔材质铝箔具有较强的反光性能,便于通过铝箔反光对U盘本体100进行快速的定位。为了使得刮块230可以更好的对U盘本体100接口处进行除灰,本实施例的刮块230呈三角状,三角状的一端较为锋利,可以便于更好地对U盘本体100接口处进行除灰。综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扩展U盘,在除灰时,按住U盘本体100,另一只手推动除灰壳210,除灰壳210带动滑块220移动,滑块220通过滑动槽102滑动在U盘本体100外壁,除灰壳210滑动带动刮块230,刮块230滑动在U盘本体100的接口表面并与U盘本体100的接口表面产生摩擦,从而使得U盘本体100的接口表面的灰尘被刮块230刮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扩展U盘,其特征在于,包括U盘本体(100)、除灰装置(200)以及防护壳(300),所述U盘本体(100)两侧外壁开设有安装槽(101),所述安装槽(101)内开设有滑动槽(102),所述U盘本体(100)上下两端外壁中心均开设有转槽(103),所述除灰装置(200)至少包括:/n除灰壳(210),所述除灰壳(210)呈向上掏空的方环结构;/n滑块(220),所述滑块(220)设置在所述除灰壳(210)两侧的内壁,所述滑块(220)与除灰壳(210)固定连接,所述滑块(220)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槽(102)内,所述除灰壳(210)一端开设有开孔,所述除灰壳(210)一端开孔套接在所述U盘本体(100)的接口外壁;/n刮块(230),所述刮块(230)固定连接在所述除灰壳(210)一端开孔的外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展U盘,其特征在于,包括U盘本体(100)、除灰装置(200)以及防护壳(300),所述U盘本体(100)两侧外壁开设有安装槽(101),所述安装槽(101)内开设有滑动槽(102),所述U盘本体(100)上下两端外壁中心均开设有转槽(103),所述除灰装置(200)至少包括:
除灰壳(210),所述除灰壳(210)呈向上掏空的方环结构;
滑块(220),所述滑块(220)设置在所述除灰壳(210)两侧的内壁,所述滑块(220)与除灰壳(210)固定连接,所述滑块(220)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槽(102)内,所述除灰壳(210)一端开设有开孔,所述除灰壳(210)一端开孔套接在所述U盘本体(100)的接口外壁;
刮块(230),所述刮块(230)固定连接在所述除灰壳(210)一端开孔的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展U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300)呈U形结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杨明祥董宁彭
申请(专利权)人:澜途集思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