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5767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2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涉及电子产品领域。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柔性屏;框架组件,框架组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可移动设置,第一框架上形成第一腔体,第二框架上形成第二腔体,柔性屏设置于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柔性屏的一端固定于第二框架;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设于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中,驱动组件包括柔性印制件和电致变形件,柔性印制件的一端与第一框架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框架连接;通电的情况下,电致变形件变形,驱动柔性印制件伸长或收缩,柔性印制件带动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相对远离或靠近,以使柔性屏展开或收合。本申请解决了电机驱动占用空间大,影响其他电子元器件布局的问题。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本申请属于电子产品
,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柔性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市面上出现了较多采用可卷曲屏的电子设备,用户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调节屏幕尺寸,从而可以提升用户体验。然而,常规卷曲屏采用电机驱动,占用空间较大,影响电子设备内的电子元器件的布局。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解决常规卷曲屏采用电机驱动占用空间大,影响其他电子元器件布局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柔性屏;框架组件,所述框架组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可移动设置,所述第一框架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二框架设有第二腔体,所述柔性屏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之间,且所述柔性屏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另一端相对所述第二框架可移动;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柔性印制件和设置于柔性印制件上的电致变形件,所述柔性印制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连接;在通电的情况下,所述电致变形件变形,并驱动所述柔性印制件伸长或收缩,通过所述柔性印制件带动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相对远离或靠近,以使所述柔性屏展开或收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致变形件通电情况下其形状发生变化,并驱动柔性印制件伸长或收缩,从而驱动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相对远离或相对靠近,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作用下,实现柔性屏的展开或收合,以改变柔性屏的显示面积。例如,用户在需求较大显示屏幕时,可以通入第一种形式的电压,以使电致变形件朝向第一方向变形,电致变形件驱动柔性印制件伸长,并由柔性印制件驱动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相对远离,以使柔性屏展开,扩大了柔性屏的显示面积;用户在需求较小显示屏幕或携带时,可以通入第二种形式的电压,以使电致变形件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变形,电致变形件驱动柔性印制件收缩,并由柔性印制件驱动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相对靠近,以使柔性屏收合,缩小了柔性屏的显示面积。基于上述设置,相比于常规电机驱动方式,本申请中的驱动组件更加简洁、小巧,减小了驱动组件所占用的空间,缓解了对其他电子元器件在电子设备内布局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柔性屏处于收合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柔性屏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沿A-A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沿B-B的剖视图;图5为图2中沿C-C的剖视图;图6为图2中沿D-D的剖视图;图7为图4中沿E-E的剖视图;图8为图4中沿F-F的剖视图;图9为图6中沿G-G的剖视图;图10为图6中沿H-H的剖视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驱动组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框架组件;110-第一框架;111-第一框架部;1111-第一腔体;112-壳体部;120-第二框架;121-第二框架部;1211-第二腔体;1212-滑动部;122-连接部;130-第一导向件;131-导向通道;140-第二导向件;200-柔性屏;210-显示区域;220-隐藏区域;300-驱动组件;310-柔性印制件;311-谷峰区域;312-谷底区域;320-电致变形件;400-滚动轴;500-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请参见图1至图1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柔性屏200、框架组件100和驱动组件300。柔性屏200为电子设备的显示部件,柔性屏200可以供用户浏览信息以及对电子设备进行操作。可选地,柔性屏200可以通过展开或收合来调节显示区域210的面积,当用户有较大屏幕需求时,将柔性屏200展开,以为用户提供更大的显示区域210,方便用户浏览和操作;当用户有较小屏幕需求或携带时,将柔性屏200收合,以减小电子设备的整体尺寸,方便携带。框架组件100为电子设备的基础部件,柔性屏200可以位于框架组件100内侧,通过框架组件100可以对柔性屏200起到支撑和防护作用。框架组件100包括第一框架110和第二框架120,第一框架110与第二框架120之间可相对移动设置。如此,通过第一框架110和第二框架120的相对移动,可以带动柔性屏200进行展开或收合,以调节柔性屏200的显示面积。可选地,第一框架110可以是凹形的框架结构,第二框架120也可以是凹形的框架结构。如此,在第一框架110与第二框架120相互装配后,两者之间围成一收纳空间,柔性屏200至少部分可以设置在第一框架110和第二框架120之间。考虑到柔性屏200需要展开或收合,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柔性屏200的一端固定于第二框架120上,另一端相对第二框架120可移动,而柔性屏200的另一端可以设置在第一框架110上,并可相对于第一框架110移动,另外,柔性屏200的另一端还可以收卷在收卷装置上,并将卷绕装置设置在第一框架110上,从而随着第一框架110和第二框架120相对移动,柔性屏200的一端随着第二框架120移动,另一端可以相对第一框架110移动或相对于收卷装置移动,从而可以使柔性屏200适用于第一框架110与第二框架120之间的相对移动。当需要较大柔性屏200时,使第一框架110与第二框架120相对远离,此时,第二框架120同步拉动柔性屏200的一端远离第一框架110,从而将柔性屏200展开,以为用户提供更大的显示区域210,提升用户体验;当需要较小的柔性屏200或携带时,使第一框架110与第二框架120相对靠近,此时,柔性屏200则可以收合,以减小面积,方便于用户携带。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柔性屏200能够更加顺利地收合,可以增设动力源,例如,在柔性屏200的另一端处设置牵引结构,以在第一框架110和第二框架120相对靠近时对柔性屏200的另一端进行牵引,以使部分柔性屏200进入框架组件100内部而相应减小柔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柔性屏(200);/n框架组件(100),所述框架组件(100)包括第一框架(110)与第二框架(120),所述第一框架(110)与所述第二框架(120)可移动设置,所述第一框架(110)设有第一腔体(1111),所述第二框架(120)设有第二腔体(1211),所述柔性屏(200)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110)与所述第二框架(120)之间,且所述柔性屏(20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120),另一端相对所述第二框架(120)可移动;/n驱动组件(300),所述驱动组件(300)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1111)与所述第二腔体(1211)中,所述驱动组件(300)包括柔性印制件(310)和设置于柔性印制件(310)上的电致变形件(320),所述柔性印制件(3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架(1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120)连接;/n在通电的情况下,所述电致变形件(320)变形,并驱动所述柔性印制件(310)伸长或收缩,所述柔性印制件(310)带动所述第一框架(110)与所述第二框架(120)相对远离或靠近,以使所述柔性屏(200)展开或收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屏(200);
框架组件(100),所述框架组件(100)包括第一框架(110)与第二框架(120),所述第一框架(110)与所述第二框架(120)可移动设置,所述第一框架(110)设有第一腔体(1111),所述第二框架(120)设有第二腔体(1211),所述柔性屏(200)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110)与所述第二框架(120)之间,且所述柔性屏(20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120),另一端相对所述第二框架(120)可移动;
驱动组件(300),所述驱动组件(300)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1111)与所述第二腔体(1211)中,所述驱动组件(300)包括柔性印制件(310)和设置于柔性印制件(310)上的电致变形件(320),所述柔性印制件(3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架(1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120)连接;
在通电的情况下,所述电致变形件(320)变形,并驱动所述柔性印制件(310)伸长或收缩,所述柔性印制件(310)带动所述第一框架(110)与所述第二框架(120)相对远离或靠近,以使所述柔性屏(200)展开或收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10)设有第一导向件(130),所述第二框架(120)设有第二导向件(140),所述第一导向件(130)和所述第二导向件(140)中的一者设有导向通道(131),另一者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通道(13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10)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柔性屏(200)两侧的第一框架部(111)和连接两侧的所述第一框架部(111)的壳体部(112),所述第一框架部(111)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腔体(1111);
所述第二框架(120)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柔性屏(200)两侧的第二框架部(121)和连接两侧的所述第二框架部(121)的连接部(122),所述第二框架部(121)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腔体(1211),所述第二腔体(1211)与所述第一腔体(1111)对应设置;
所述柔性屏(200)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部(121),所述第二端固定于所述连接部(1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滚动轴(400)和支撑杆(500),所述滚动轴(40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部(112),所述支撑杆(50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文超佘剑锋范丽萍徐波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