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高压氢气管道内氢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的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560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测量高压氢气管道内氢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的安装装置。安装装置包括上夹紧座、下夹紧座和至少两个固定螺杆,上夹紧座的下表面设有上夹紧槽,上夹紧座设有第一通孔,下夹紧座的上表面设有下夹紧槽,下夹紧座设有第二通孔,固定螺杆一一对应的设置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固定螺杆的两端均螺旋有螺母;上夹紧槽的槽壁设有柔性保温层,上夹紧槽上设有竖直贯穿其和柔性保温层的安装孔,温度传感器的套筒插装在安装孔中,温度传感器的探头设置在套筒的底端。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位于柔性保温层的安装孔内避免了与外部环境的直接接触,保证了检测数值的准确性,而且上夹紧座和下夹紧座可以适应不同管径的高压氢气管道,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量高压氢气管道内氢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的安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加氢
,尤其涉及一种测量高压氢气管道内氢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的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测量高压氢气管道内的温度时,一般使用插入式的温度传感器,但是由于氢气的高压,且氢气特有的氢脆现象,会使侵入氢气环境的金属材料发生氢脆,以至破裂,发生氢气泄漏,因此对于传感器的要求很高,传感器的护套必须采用专门的抗氢脆的材料,并且,由于高压的环境,对于护套的厚度又有一定的要求,护套材料不能太薄,这样就会直接影响温度测量的精度,尤其是在尺寸较小的管径上测量温度,误差会更大,采用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因为氢气管道为圆柱形,不方便直接设置,而且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探头如果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会影响其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不暴露温度传感器探头,且适合不同的高压氢气管道的温度传感器的安装装置。本技术的一种测量高压氢气管道内氢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的安装装置,安装装置包括上夹紧座、下夹紧座和至少两个固定螺杆,所述上夹紧座的下表面设有上夹紧槽,所述上夹紧座设有至少两个贯穿其的第一通孔,所述下夹紧座的上表面设有下夹紧槽,所述下夹紧座设有贯穿其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固定螺杆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所述固定螺杆的两端均螺旋有螺母;所述上夹紧槽的槽壁设有柔性保温层,所述上夹紧槽上设有竖直贯穿其和柔性保温层的安装孔,温度传感器的套筒插装在所述安装孔中,温度传感器的探头设置在所述套筒的底端。进一步的,所述上夹紧座的下表面边沿设有一圈第一柔性保温圈,所述下夹紧座的下表面边沿设有一圈第二柔性保温圈,所述第一柔性保温圈与所述第二柔性保温圈相对应。进一步的,第一柔性保温圈与所述第二柔性保温圈为硅橡胶圈。进一步的,所述上夹紧座的下表面设有第一保温层,所述下夹紧座的上表面和下夹紧槽的槽壁均设有第二保温层。进一步的,所述上夹紧座的四周外壁均设有第三保温层,所述下夹紧座的四周外壁均设有第四保温层。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第三保温层和第四保温层均为硅橡胶层。进一步的,所述柔性保温层为硅橡胶层。进一步的,所述上夹紧槽和下夹紧槽均为弧形槽。本技术的一种测量高压氢气管道内氢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的安装装置通过固定螺杆将上夹紧座和下夹紧座固定在高压氢气管道上,上夹紧槽和下夹紧槽的槽壁与氢气管道相接触,柔性保温层压紧在高压氢气管道上,温度传感器的套筒插装在安装孔内,且探头与氢气管道的表面接触,探头位于柔性保温层的安装孔内避免了与外部环境的直接接触,保证了检测数值的准确性,而且上夹紧座和下夹紧座可以适应不同管径的高压氢气管道,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测量高压氢气管道内氢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的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上夹紧座;11、上夹紧槽;12、第一通孔;13、安装孔;14、第一柔性保温圈;15、第一保温层;16、第三保温层;2、下夹紧座;21、下夹紧槽;22、第二通孔;23、第二柔性保温圈;24、第二保温层;25、第四保温层;3、固定螺杆;4、螺母;5、柔性保温层;6、温度传感器;61、套筒;62、探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测量高压氢气管道内氢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的安装装置,安装装置包括上夹紧座1、下夹紧座2和至少两个固定螺杆3,上夹紧座1的下表面设有上夹紧槽11,上夹紧座1设有至少两个贯穿其的第一通孔12,下夹紧座2的上表面设有下夹紧槽21,下夹紧座2设有贯穿其的第二通孔22,第二通孔22与第一通孔12一一对应的在同一直线上,固定螺杆3一一对应的设置在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22中,固定螺杆3的两端均螺旋有螺母4;上夹紧槽11的槽壁设有柔性保温层5,上夹紧槽11上设有竖直贯穿其和柔性保温层5的安装孔13,温度传感器6的套筒61插装在安装孔13中,温度传感器6的探头62设置在套筒61的底端。本技术的一种测量高压氢气管道内氢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的安装装置通过固定螺杆3将上夹紧座1和下夹紧座2固定在高压氢气管道上,上夹紧槽11和下夹紧槽21的槽壁与高压氢气管道相接触,柔性保温层5压紧在高压氢气管道上,温度传感器6的套筒61插装在安装孔13内,且探头62与高压氢气管道的表面接触,探头62位于柔性保温层5的安装孔内避免了与外部环境的直接接触,保证了检测数值的准确性,而且上夹紧座1和下夹紧座2可以适应不同管径的高压氢气管道,方便使用。其中,探头可以为PT100,温度传感器6的引线经有套筒61进入温度传感器6的接线盒内。上夹紧座1的下表面边沿可以设有一圈第一柔性保温圈14,下夹紧座2的下表面边沿设有一圈第二柔性保温圈23,第一柔性保温圈14与第二柔性保温圈23相对应,这样在将上夹紧座1和下夹紧座2固定在氢气管道上时,第一柔性保温圈14与第二柔性保温圈23紧密接触,使得上夹紧座1和下夹紧座2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进一步降低外部环境影响探头62检测结果的可能性,而且可以起到对高压氢气管道保温的效果,使得检测结果更准确。第一柔性保温圈14与第二柔性保温圈23的材质有多种,例如:可以为硅橡胶圈。柔性保温层5的材质有多种,例如:可以为硅橡胶圈。上夹紧座1的下表面设有第一保温层15,下夹紧座2的上表面和下夹紧槽21槽壁均设有第二保温层24,进一步给高压氢气管道保温,使得热量能够尽可能的被探头62感应到,感应的结果更为准确。上夹紧座1的四周外壁均设有第三保温层16,下夹紧座2的四周外壁均设有第四保温层25,进一步给高压氢气管道保温,使得热量能够尽可能的被探头62感应到,感应的结果更为准确。第一保温层15、第二保温层24、第三保温层16和第四保温层25的材质有多种,例如:可以均为硅橡胶层。上夹紧槽11和下夹紧槽21均为弧形槽,更为贴合高压氢气管道。温度传感器6通过该安装装置安装在高压氢气管道上,可以准确的测量高压氢气管道内的气体温度,由于温度传感器6不直接接触高压氢气,因此,温度传感器6的寿命更长,保温层的应用也能够使温度传感器6减少收到的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这种安装装置尤其适用于小管径的高温,高压氢气管路,并可以测量其他的腐蚀性或者有毒性流体管道内介质的温度。以上未涉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技术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来做出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方向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量高压氢气管道内氢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装置包括上夹紧座(1)、下夹紧座(2)和至少两个固定螺杆(3),所述上夹紧座(1)的下表面设有上夹紧槽(11),所述上夹紧座(1)设有至少两个贯穿其的第一通孔(12),所述下夹紧座(2)的上表面设有下夹紧槽(21),所述下夹紧座(2)设有贯穿其的第二通孔(22),所述第二通孔(22)与第一通孔(12)一一对应的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固定螺杆(3)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22)中,所述固定螺杆(3)的两端均螺旋有螺母(4);所述上夹紧槽(11)的槽壁设有柔性保温层(5),所述上夹紧槽(11)上设有竖直贯穿其和柔性保温层(5)的安装孔(13),温度传感器(6)的套筒(61)插装在所述安装孔(13)中,温度传感器(6)的探头(62)设置在所述套筒(61)的底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高压氢气管道内氢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装置包括上夹紧座(1)、下夹紧座(2)和至少两个固定螺杆(3),所述上夹紧座(1)的下表面设有上夹紧槽(11),所述上夹紧座(1)设有至少两个贯穿其的第一通孔(12),所述下夹紧座(2)的上表面设有下夹紧槽(21),所述下夹紧座(2)设有贯穿其的第二通孔(22),所述第二通孔(22)与第一通孔(12)一一对应的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固定螺杆(3)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22)中,所述固定螺杆(3)的两端均螺旋有螺母(4);所述上夹紧槽(11)的槽壁设有柔性保温层(5),所述上夹紧槽(11)上设有竖直贯穿其和柔性保温层(5)的安装孔(13),温度传感器(6)的套筒(61)插装在所述安装孔(13)中,温度传感器(6)的探头(62)设置在所述套筒(61)的底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高压氢气管道内氢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紧座(1)的下表面边沿设有一圈第一柔性保温圈(14),所述下夹紧座(2)的下表面边沿设有一圈第二柔性保温圈(23),所述第一柔性保温圈(14)与所述第二柔性保温圈(23)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沛军宣锋崔亮亮姜方伍远安曹俊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