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接力取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5388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取暖器领域,涉及一种分体式接力取暖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包括预热主机,所述预热主机包括进风面板、加热模块和风机,所述进风面板包括进风口一和进风口二,所述加热模块包括螺旋加热管道一和螺旋加热管道二,所述螺旋加热管道一和螺旋加热管道二内设有电阻片层,所述进风口一与螺旋加热管道一连通,所述进风口二与螺旋加热管道二连通,所述螺旋加热管道一的出风口一和螺旋加热管道二的出风口二连通至预混室;加热主机,所述加热主机包括进风口三、出风口三和加热系统,所述加热主机的进风口三通过风管与预混室连通,所述加热系统包括蛇形加热管道,所述蛇形加热管道内设有PTC陶瓷加热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接力取暖器
本技术涉及取暖器领域,涉及一种分体式接力取暖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取暖器种类繁多,目前市面上受欢迎的取暖器主要有油汀式取暖器、卤素取暖器、暖风式取暖器、对衡式取暖器等四种类型,其中暖风式取暖器最受消费者的喜爱,暖风式取暖器有一个进风口和一个出风口,工作时利用风机鼓动空气流动,冷空气从进风口进来流经PTC陶瓷加热元件,吹出去就成了暖风,热风循环流动带动室内升温,暖风式取暖器具有供热均匀,光线柔和的特点,但同时具有升温慢的缺点。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需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升温快的分体式接力取暖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分体式接力取暖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分体式接力取暖器包括:预热主机,所述预热主机包括进风面板、加热模块和风机,所述进风面板包括进风口一和进风口二,所述加热模块包括螺旋加热管道一和螺旋加热管道二,所述螺旋加热管道一和螺旋加热管道二内设有电阻片层,所述进风口一与螺旋加热管道一连通,所述进风口二与螺旋加热管道二连通,所述螺旋加热管道一的出风口一和螺旋加热管道二的出风口二连通至预混室;加热主机,所述加热主机包括进风口三、出风口三和加热系统,所述加热主机的进风口三通过风管与预混室连通,所述加热系统包括蛇形加热管道,所述蛇形加热管道内设有PTC陶瓷加热元件。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电阻片层呈波浪形截面。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螺旋加热管道一、螺旋加热管道二和蛇形加热管道为耐高温隔热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改进,进风面板上设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在进风面板中部对称设置有两个。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出风口一和出风口二通过Y型三通管与预混室连通,所述出风口一与Y型三通管连接处设有抱箍一,所述出风口二与Y型三通管连接处设有抱箍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分体式接力取暖器通过在加热主机前端增加预热主机,通过预热主机内双螺旋的加热管道对进气风量进行预热混合,通过风管传输到加热主机内进一步加热,有效的解决了取暖器因热损、风损而引成的取暖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了升温效率和使用者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内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加热管道一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蛇形加热管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预热主机,11-进风面板,111-进风口一,112-进风口二,12-加热模块,121-螺旋加热管道一,1211-出风口一,122-螺旋加热管道二,1221-出风口二,123-电阻片层,13-风机,14-预混室,15-照明灯,16-Y型三通管,171-抱箍一,172-抱箍二,2-加热主机,21-进风口三,22-出风口三,23-加热系统,24-风管,25-蛇形加热管道,26-PTC陶瓷加热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5,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1预热主机1,所述预热主机1包括进风面板11、加热模块12和风机13,所述进风面板11包括进风口一111和进风口二112,所述加热模块12包括螺旋加热管道一121和螺旋加热管道二122,所述螺旋加热管道一121和螺旋加热管道二122内设有电阻片层123,所述进风口一111与螺旋加热管道一121连通,所述进风口二112与螺旋加热管道二122连通,所述螺旋加热管道一121的出风口一1211和螺旋加热管道二122的出风口二1221连通至预混室14;加热主机2,所述加热主机2包括进风口三21、出风口三22和加热系统23,所述加热主机2的进风口三21通过风管24与预混室14连通,所述加热系统23包括蛇形加热管道25,所述蛇形加热管道25内设有PTC陶瓷加热元件26。现有的暖风式取暖器具有供热均匀,光线柔和的特点,同时具有升温慢的缺点,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需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升温快的分体式接力取暖器。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预热主机1通过风管24与加热主机2连接,分体式连接使得预热主机1与加热主机2位置不受水管与线路影响,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调节适合的进风口位置和出风口位置。预热主机1预先将风量预热再经加热主机2加热,提高取暖器的升温效果,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具体的,进风面板11的进风口一111和进风口二112同时通过风机13吸入冷风,两股冷风分别进入螺旋加热管道一121和螺旋加热管道二122,螺旋加热管道一121和螺旋加热管道二122内的电阻片层123发热提将冷风提高至一定温度。螺旋式的螺旋加热管道一121和螺旋加热管道二122相比现有的单层电阻片层通道,增加了冷风的加热路径距离,提高了与电阻片层123接触时间,升温更高;两条加热通道相比单一进风口进风能提高进风量,并且分成两条加热通道可防止因通道过长而导致风量损失,螺旋加热管道一121和螺旋加热管道二122内预热后的风量进入预混室14混合,再经预混室14进入加热主机2内进一步加热;电阻片层123加热快。加热主机2的蛇形加热管道25内PTC陶瓷加热元件26的将预混室14内预热的风量进一步加热,PTC陶瓷加热元件26在蛇形加热管道25呈蛇形排列,能提高加热接触面积,升温快,PTC陶瓷加热元件26换成热能的效率比传统的加热器高,产生的热能更多,供热均匀;有效的解决了取暖器因热损、风损而引成的取暖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了升温效率和使用者的舒适性。实施例2所述电阻片层123呈波浪形截面。如图4所示,所述电阻片层123呈波浪形截面有利于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空气制热效果。实施例3所述螺旋加热管道一121、螺旋加热管道二122和蛇形加热管道25为耐高温隔热材料。所述耐高温隔热材料可为陶瓷纤维复合绝热材料,耐高温,隔热效果好,通过陶瓷纤维复合绝热材料制成的螺旋加热管道一121、螺旋加热管道二122、蛇形加热管道22,一方面有效的使管道内部电阻片层123和PTC陶瓷加热元件26产生的热量不散发,减少取暖器内部工作环境温度升高,另一方面热量不散发有利于提高对风量温度,减少热损,进一步提高取暖效果。实施例4进风面板11上设有照明灯15,所述照明灯15在进风面板11中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如图1所示,所述照明灯15在进风面板11中部设置有两个,可对浴室内光线强度进行两档调节,符合使用者的对光线强度的不同使用需求。实施例5所述出风口一1211和出风口二1221通过Y型三通管16与预混室14连通,所述出风口一1211与Y型三通管16连接处设有抱箍一171,所述出风口二1221与Y型三通管16连接处设有抱箍二172。如图3所示,通过Y型三通管16将螺旋加热管道一121和螺旋加热管道二122内的气体传输至预混室14内,所述Y型三通管16为铝质伸缩管,耐高温,根据实际可以拉长或缩短,通过抱箍一171加固出风口一1211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接力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预热主机(1),所述预热主机(1)包括进风面板(11)、加热模块(12)和风机(13),所述进风面板(11)包括进风口一(111)和进风口二(112),所述加热模块(12)包括螺旋加热管道一(121)和螺旋加热管道二(122),所述螺旋加热管道一(121)和螺旋加热管道二(122)内设有电阻片层(123),所述进风口一(111)与螺旋加热管道一(121)连通,所述进风口二(112)与螺旋加热管道二(122)连通,所述螺旋加热管道一(121)的出风口一(1211)和螺旋加热管道二(122)的出风口二(1221)连通至预混室(14);/n加热主机(2),所述加热主机(2)包括进风口三(21)、出风口三(22)和加热系统(23),所述加热主机(2)的进风口三(21)通过风管(24)与预混室(14)连通,所述加热系统(23)包括蛇形加热管道(25),所述蛇形加热管道(25)内设有PTC陶瓷加热元件(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接力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热主机(1),所述预热主机(1)包括进风面板(11)、加热模块(12)和风机(13),所述进风面板(11)包括进风口一(111)和进风口二(112),所述加热模块(12)包括螺旋加热管道一(121)和螺旋加热管道二(122),所述螺旋加热管道一(121)和螺旋加热管道二(122)内设有电阻片层(123),所述进风口一(111)与螺旋加热管道一(121)连通,所述进风口二(112)与螺旋加热管道二(122)连通,所述螺旋加热管道一(121)的出风口一(1211)和螺旋加热管道二(122)的出风口二(1221)连通至预混室(14);
加热主机(2),所述加热主机(2)包括进风口三(21)、出风口三(22)和加热系统(23),所述加热主机(2)的进风口三(21)通过风管(24)与预混室(14)连通,所述加热系统(23)包括蛇形加热管道(25),所述蛇形加热管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山钟永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优选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