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光纤智能化温度监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529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5
本申请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光纤智能化温度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进行钢筋架绑扎时,将设置测温点的内部光纤网分成上下多层同时固定在钢筋架上;在钢筋架周围进行支模,支模完成后,在模板内侧铺设上下多层设置测温点的外部光纤网;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之后,将内部光纤网和外部光纤网连接到光纤测温主机处,光纤测温主机同时连通监控主机;内部光纤网和外部光纤网同时监控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和外部不同高度处的温度,并将数据传递给光纤测温主机,经光纤测温主机进行数据处理,直接显示在监控主机上。本申请的方法能够提高对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度的监控精度,便于进行温度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光纤智能化温度监控方法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光纤智能化温度监控方法。
技术介绍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的建筑标准规定: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现代建筑中时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分析它,来保证施工的质量。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期间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温度实时测量,了解内外温度变化,防止由于温差太大产生裂缝,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和工作性能。相关技术中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度监控时,采用的装置往往结构比较复杂,监控效果不理想,不能够精准监控到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变化,不利于温度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对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度的监控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光纤智能化温度监控方法。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光纤智能化温度监控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光纤智能化温度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进行钢筋架绑扎时,将设置测温点的内部光纤网分成上下多层同时固定在钢筋架上;在钢筋架周围进行支模,支模完成后,在模板内侧铺设上下多层设置测温点的外部光纤网;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之后,将内部光纤网和外部光纤网连接到光纤测温主机处,光纤测温主机同时连通监控主机;内部光纤网和外部光纤网同时监控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和外部不同高度处的温度,并将数据传递给光纤测温主机,经光纤测温主机进行数据处理,直接显示在监控主机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铺设内部光纤网,内部光纤网通过测温点测量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大体积混凝土外侧设置外部光纤网,外部光纤网通过测温点测量混凝土靠近表层的温度;两个光纤网测量的温度均汇集到光纤测温主机处,由光纤测温主机对温度数据进行收集,并呈现在监控主机上,由监控人员直接对数据进行监测;由于光纤对温度较为敏感,能够更精确的得出测温点所在位置的实际温度,监控人员根据大体积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度差异,采取不同的措施,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保温或者降温处理。可选的,所述内部光纤网由多层单网组成,每层单网上设置有至少三个测温点,包括高度相同的第一测温点和第二测温点,以及设置在第二测温点下方的第三测温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部光纤网设置多层,能够同时监控大体积混凝土不同高度内部温度的差异,而每层单网上设置两高一低三个测温点,能够测量这一高度层中两端以及周围的温度,使测量的温度数据更多,便于监控人员准确判断实际温度,减小误差的产生。可选的,所述上下相邻的单网之间等间距设置,间距设置为500-1000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网在的大体积混凝土中等高度分布,并且高度距离设置合理,方便监控人员更精确地获得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和数据。可选的,所述第三测温点设置在单网的光纤末端,与第二测温点之间设置有100-300mm的间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测温点与第二测温点保持较为合适的高度差,尽可能的测量较多高度范围内的温度数据。可选的,所述外部光纤网由多个环网组成,所述环网的高度与单网的高度相对应,所述环网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每个侧面上设置至少一个第四测温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部光纤网设置为环网,能够测量大体积混凝土表层一周的温度数据,大体积混凝土每个侧面均设置测温点,能够得到每个侧面的温度数据,更方便监控人员进行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可选的,内部光纤网和外部光纤网安装时固定在钢支架上,所述钢支架设置在钢筋架相邻的主筋之间或者主筋外侧,使光纤避开钢筋架的主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支架支撑光纤网的光纤,使光纤避开钢筋架的主筋,避免钢筋架对光纤网测温结果的影响,使测温结果更精确。可选的,所述钢支架上固定有保护套管,内部光纤网和外部光纤网的光纤都穿设在保护套管中,所述保护套管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有开口使浇筑的混凝土能够进入到保护套管中与光纤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光纤网设置在保护套管中,能够对光纤进行保护,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光纤不会被混凝土直接砸到,从而得到保护;而保护套管上开口的设置,便于混凝土进入到保护套管中,使光纤能够直接接触到混凝土,从而准确测量混凝土的温度。可选的,所述钢支架采用金属杆弯折成的挂钩,包括一个对保护套管的支撑点和至少一个与钢筋架主筋连接的固定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支架设置成挂钩,方便与钢筋架进行安装固定,支撑点用于支撑保护套管,而固定点用于与钢筋架连接,从而将光纤的铺设位置进行固定。可选的,所述外部光纤网埋设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外部光纤网的光纤与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间距设置为30-80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外部光纤网能够处于混凝土中,避免外部温度对光纤测温的影响。可选的,所述内部光纤网和外部光纤网的端部均连接在光纤接线盒上,光纤接线盒通过多芯通信光纤与光纤测温主机连接,光纤测温主机和监控主机均设置在监控室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部光纤网和外部光纤网先汇集在光纤接线盒上,再统一向外输出,能够更好地保护光纤,使监控现场的布线更整齐。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申请中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铺设内部光纤网,内部光纤网通过测温点测量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大体积混凝土外侧设置外部光纤网,外部光纤网通过测温点测量混凝土靠近表层的温度;两个光纤网测量的温度均汇集到光纤测温主机处,由光纤测温主机对温度数据进行收集,并呈现在监控主机上,由监控人员直接对数据进行监测;由于光纤对温度较为敏感,能够更精确的得出测温点所在位置的实际温度,监控人员根据大体积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度差异,采取不同的措施,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保温或者降温处理。2.本申请中内部光纤网设置多层,能够同时监控大体积混凝土不同高度内部温度的差异,而每层单网上设置两高一低三个测温点,能够测量这一高度层中两端以及周围的温度,使测量的温度数据更多,便于监控人员准确判断实际温度,减小误差的产生。3.本申请中将光纤网设置在保护套管中,能够对光纤进行保护,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光纤不会被混凝土直接砸到,从而得到保护;而保护套管上开口的设置,便于混凝土进入到保护套管中,使光纤能够直接接触到混凝土,从而准确测量混凝土的温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光纤监控系统的连接结构状态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光纤及测温点的分布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光纤在钢筋架上的连接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混凝土主体;11、单网;12、第一测温点;13、第二测温点;14、第三测温点;200、横筋;201、纵筋;21、环网;22、第四测温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光纤智能化温度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在进行钢筋架绑扎时,将设置测温点的内部光纤网分成上下多层同时固定在钢筋架上;/n在钢筋架周围进行支模,支模完成后,在模板内侧铺设上下多层设置测温点的外部光纤网;/n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之后,将内部光纤网和外部光纤网连接到光纤测温主机(3)处,光纤测温主机(3)同时连通监控主机(4);/n内部光纤网和外部光纤网同时监控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和外部不同高度处的温度,并将数据传递给光纤测温主机(3),经光纤测温主机(3)进行数据处理,直接显示在监控主机(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光纤智能化温度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进行钢筋架绑扎时,将设置测温点的内部光纤网分成上下多层同时固定在钢筋架上;
在钢筋架周围进行支模,支模完成后,在模板内侧铺设上下多层设置测温点的外部光纤网;
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之后,将内部光纤网和外部光纤网连接到光纤测温主机(3)处,光纤测温主机(3)同时连通监控主机(4);
内部光纤网和外部光纤网同时监控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和外部不同高度处的温度,并将数据传递给光纤测温主机(3),经光纤测温主机(3)进行数据处理,直接显示在监控主机(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光纤智能化温度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光纤网由多层单网(11)组成,每层单网(11)上设置有至少三个测温点,包括高度相同的第一测温点(12)和第二测温点(13),以及设置在第二测温点(13)下方的第三测温点(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光纤智能化温度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相邻的单网(11)之间等间距设置,间距设置为500-100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光纤智能化温度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测温点(14)设置在单网(11)的光纤末端,与第二测温点(13)之间设置有100-300mm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光纤智能化温度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光纤网由多个环网(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浩郭喜兵姚保华马瑞刘建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路鹏达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