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扭矩行星减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5132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扭矩行星减速机,包括输入轴,其套定有第一扇齿;壳体,其环形内壁上凸出设置有第二扇齿;行星架,其上等分开设有多个腰孔,腰孔的开设方向指向行星架的圆心;行星架的输出端穿过壳体;第三扇齿,其转动设置在对应的腰孔内,且第三扇齿分别与第一、二扇齿啮合;当输入轴靠近壳体时,第一、二扇齿间距减小,第三扇齿斜沿腰孔向行星架圆心处移动,行星架输出端的扭矩变大;当输入轴发生水平方向的移动时,第一、二扇齿间的距离变大或变小,通过第三扇齿相对于腰孔的移动来实现第三扇齿始终与第一、二扇齿啮合,从而实现行星减速机的扭矩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扭矩行星减速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星减速机,具体是一种变扭矩行星减速机。
技术介绍
行星减速机与电机连接,从而降低电机端的转速,提高扭矩,但现有行星减速机出厂时,其最大扭矩已经被限定;综上,如何实现了行星减速机的扭矩变化成为了本公司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了行星减速机的扭矩变化;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是一种变扭矩行星减速机,包括输入轴,其套定有第一扇齿;壳体,其环形内壁上凸出设置有第二扇齿;行星架,其上等分开设有多个腰孔,腰孔的开设方向指向行星架的圆心;行星架的输出端穿过壳体;第三扇齿,其转动设置在对应的腰孔内,且第三扇齿分别与第一、二扇齿啮合;当输入轴靠近壳体时,第一、二扇齿间距减小,第三扇齿斜沿腰孔向行星架圆心处移动,行星架输出端的扭矩变大;在本方案中,第三扇齿相当于行星轮,第一扇齿相当于太阳轮,第二扇齿起支撑作用,输入轴的转动带动第一扇齿的转动,第一扇齿带动行星轮、第三扇齿相对于第二扇齿的转动,最后带动输出轴的转动;由于行星架上设置有腰孔,第三扇齿可相对于行星架发生移动,多个第三扇齿圆形构成的圆,其半径可发生变化;此外,在本方案中,行星架的位置相对于壳体不会发生水平方向的移动,当输入轴发生水平方向的移动时,第一、二扇齿间的距离变大或变小,通过第三扇齿相对于腰孔的移动来实现第三扇齿始终与第一、二扇齿啮合,从而实现行星减速机的扭矩变化。为了说明行星减速机的输出端如何水平移动后的固定,本技术采用壳体一端面设置有固定部;固定部内活动设置有一轴承,输入轴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固定部上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穿过固定部与轴承的外圈相抵;当输出轴带动轴承相对于固定部移动至合适位置时,通过限位杆限位杆穿过固定部,使其于轴承的外圈相抵,实现了输出端水平移动后的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是一种变扭矩行星减速机,当输入轴发生水平方向的移动时,第一、二扇齿间的距离变大或变小,通过第三扇齿相对于腰孔的移动来实现第三扇齿始终与第一、二扇齿啮合,从而实现行星减速机的扭矩变化。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行星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入轴、2-第一扇齿、3-壳体、4-第二扇齿、5-行星架、6-腰孔、7-第三扇齿、8-输出端、9-固定部、10-轴承、11-限位杆。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变扭矩行星减速机,包括输入轴1,其套定有第一扇齿2;壳体3,其环形内壁上凸出设置有第二扇齿4;行星架5,其上等分开设有多个腰孔6,腰孔6的开设方向指向行星架5的圆心;行星架5的输出端8穿过壳体3;第三扇7齿,其转动设置在对应的腰孔6内,且第三扇齿7分别与第一、二扇齿2、4啮合;当输入轴1靠近壳体时,第一、二扇齿2、4间距减小,第三扇齿7斜沿腰孔6向行星架5圆心处移动,行星架5输出端8的扭矩变大;在本方案中,第三扇齿相当于行星轮,第一扇齿相当于太阳轮,第二扇齿起支撑作用,输入轴的转动带动第一扇齿的转动,第一扇齿带动行星轮、第三扇齿相对于第二扇齿的转动,最后带动输出轴的转动;由于行星架上设置有腰孔,第三扇齿可相对于行星架发生移动,多个第三扇齿圆形构成的圆,其半径可发生变化;此外,在本方案中,行星架的位置相对于壳体不会发生水平方向的移动,当输入轴发生水平方向的移动时,第一、二扇齿间的距离变大或变小,通过第三扇齿相对于腰孔的移动来实现第三扇齿始终与第一、二扇齿啮合,从而实现行星减速机的扭矩变化。如图1所示,为了说明行星减速机的输出端如何水平移动后的固定,本技术采用壳体3一端面设置有固定部9;固定部9内活动设置有一轴承10,输入轴1与轴承10的内圈固定连接;固定部9上设置有限位杆11,限位杆11穿过固定部9与轴承10的外圈相抵;当输出轴带动轴承相对于固定部移动至合适位置时,通过限位杆限位杆穿过固定部,使其于轴承的外圈相抵,实现了输出端水平移动后的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是一种变扭矩行星减速机,当输入轴发生水平方向的移动时,第一、二扇齿间的距离变大或变小,通过第三扇齿相对于腰孔的移动来实现第三扇齿始终与第一、二扇齿啮合,从而实现行星减速机的扭矩变化。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扭矩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输入轴,其套定有第一扇齿;/n壳体,其环形内壁上凸出设置有第二扇齿;/n行星架,其上等分开设有多个腰孔,所述腰孔的开设方向指向所述行星架的圆心;所述行星架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壳体;/n第三扇齿,其转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腰孔内,且所述第三扇齿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扇齿啮合;/n当所述输入轴靠近所述壳体时,所述第一、二扇齿间距减小,所述第三扇齿斜沿所述腰孔向所述行星架圆心处移动,所述行星架输出端的扭矩变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扭矩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轴,其套定有第一扇齿;
壳体,其环形内壁上凸出设置有第二扇齿;
行星架,其上等分开设有多个腰孔,所述腰孔的开设方向指向所述行星架的圆心;所述行星架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壳体;
第三扇齿,其转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腰孔内,且所述第三扇齿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扇齿啮合;
当所述输入轴靠近所述壳体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道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南鹏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