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轨迹牵引机构,包括控制车、移动底座、同轨迹行走轮、开孔槽和后安装杆,所述控制车的后侧安装有移动底座,且移动底座的表面固定有置物板,所述连接杆和外接杆的表面开设有调节孔,所述移动底座的下方安装有同轨迹行走轮,所述连接头的上方开设有开孔槽,所述活动杆的右侧连接有扁轴,所述移动底座的右侧安装有后安装杆。该同轨迹牵引机构,能够对需要使用的牵引车进行拼接使用,方便各个牵引车之间进行同轨迹运动,提高该牵引机构的运输效果,同时可以调节牵引机构上的连接杆和外接杆之间距离,并且能够转动连接杆对牵引机构进行收纳,使该装置在不使用时可以不占空间,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轨迹牵引机构
本技术涉及物料运输相关
,具体为一种同轨迹牵引机构。
技术介绍
在物料运输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牵引机构对物料进行运输,以便提高物料的运输效率,而对于现有物料牵引机构来说,还是存有部分缺陷,比如:现有的牵引机构在使用时,不方便牵引车进行同轨迹运动,且不方便调节牵引机构的长度,并且不方便牵引机构的收纳,使用具有局限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同轨迹牵引机构,以便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同轨迹牵引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现有的牵引机构在使用时,不方便牵引车进行同轨迹运动,且不方便调节牵引机构的长度,并且不方便牵引机构的收纳,使用具有局限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同轨迹牵引机构,包括控制车、移动底座、同轨迹行走轮、开孔槽和后安装杆,所述控制车的后侧安装有移动底座,且移动底座的表面固定有置物板,并且置物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表面连接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左侧连接有连接杆,并且连接杆的外侧连接有外接杆,所述移动底座的上方连接有梁架,所述连接杆和外接杆的表面开设有调节孔,且连接杆和外接杆的左右两端安装有紧固螺栓,所述移动底座的下方安装有同轨迹行走轮,所述连接头的上方开设有开孔槽,所述活动杆的右侧连接有扁轴,所述移动底座的右侧安装有后安装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需要使用的牵引车进行拼接使用,方便各个牵引车之间进行同轨迹运动,提高该牵引机构的运输效果,同时可以调节牵引机构上的连接杆和外接杆之间距离,并且能够转动连接杆对牵引机构进行收纳,使该装置在不使用时可以不占空间,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置物板与移动底座为垂直分布,且置物板与移动底座构成卡合连接的滑动结构,并且移动底座通过连接螺栓与连接头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移动底座表面置物板的使用,方便了物料的放置,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杆的右侧通过扁轴与连接头表面的开孔槽构成卡合连接的转动结构,且活动杆与连接杆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并且活动杆与连接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活动杆表面扁轴与连接头表面的开孔槽的转动结构,方便了活动杆的转动收纳,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梁架呈“凹”字形结构,且梁架与下方与移动底座的表面为焊接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通过“凹”字形结构的梁架的使用,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呈“凹”字形结构,且连接杆与外接杆为卡合连接,并且连接杆表面的调节孔与外接杆表面的调节孔一一对应设置,同时外接杆通过紧固螺栓与连接杆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通过连接杆与外接杆之间紧固螺栓的使用,方便调节连接杆与外接杆之间的长度,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接杆的左端与后安装杆的连接方式为拆卸安装结构,且后安装杆与移动底座的右侧为转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外接杆与后安装杆之间的拆卸安装结构,方便了牵引车之间的拼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外接杆、后安装杆和同轨迹行走轮的使用,方便了牵引车之间的拼接组装,同时配合同轨迹行走轮的使用,方便了该牵引车的同轨迹行走;2、本技术通过连接杆、外接杆和调节孔,能够方便配合紧固螺栓的使用,方便调节连接杆与外接杆之间的距离,进而方便调节该牵引机构的使用长度;3、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开孔槽和扁轴,能够活动杆右端扁轴在连接头表面的开孔槽上卡合转动,进而方便连接杆的转动,方便了牵引机构不使用时的收纳,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置物板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置物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头与活动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连接头与活动杆折叠后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连接杆与外接杆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控制车;2、移动底座;3、置物板;4、连接头;5、活动杆;6、梁架;7、连接杆;8、外接杆;9、紧固螺栓;10、同轨迹行走轮;11、开孔槽;12、扁轴;13、调节孔;14、后安装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同轨迹牵引机构,包括控制车1、移动底座2、置物板3、连接头4、活动杆5、梁架6、连接杆7、外接杆8、紧固螺栓9、同轨迹行走轮10、开孔槽11、扁轴12、调节孔13和后安装杆14,控制车1的后侧安装有移动底座2,且移动底座2的表面固定有置物板3,并且置物板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头4,连接头4的表面连接有活动杆5,且活动杆5的左侧连接有连接杆7,并且连接杆7的外侧连接有外接杆8,移动底座2的上方连接有梁架6,连接杆7和外接杆8的表面开设有调节孔13,且连接杆7和外接杆8的左右两端安装有紧固螺栓9,移动底座2的下方安装有同轨迹行走轮10,连接头4的上方开设有开孔槽11,活动杆5的右侧连接有扁轴12,移动底座2的右侧安装有后安装杆1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将置物板3安装在移动底座2上,再将移动底座2外侧连接头4上的外接杆8与另一移动底座2表面的后安装杆14相连接,外接杆8与后安装杆14之间为拆卸安装结构,进而方便了该牵引车之间的拼接,并配合移动底座2下方同轨迹行走轮10的使用,方便了该牵引机构的同轨迹使用;如图1、图4、图5和图6所示,将活动杆5表面的扁轴12与连接头4表面的开孔槽11相连接,扁轴12与开孔槽11为卡合连接的转动结构,方便通过活动杆5在连接头4上转动,以便该活动杆5带动连接杆7的收纳,在使用时,将连接杆7和外接杆8通过紧固螺栓9相连接,连接杆7和外接杆8为卡合连接,且连接杆7表面的调节孔13和外接杆8表面的调节孔13一一对应设置,方便调节连接杆7和外接杆8之间距离,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这就是该同轨迹牵引机构的使用原理。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轨迹牵引机构,包括控制车(1)、移动底座(2)、同轨迹行走轮(10)、开孔槽(11)和后安装杆(14),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车(1)的后侧安装有移动底座(2),且移动底座(2)的表面固定有置物板(3),并且置物板(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头(4),所述连接头(4)的表面连接有活动杆(5),且活动杆(5)的左侧连接有连接杆(7),并且连接杆(7)的外侧连接有外接杆(8),所述移动底座(2)的上方连接有梁架(6),所述连接杆(7)和外接杆(8)的表面开设有调节孔(13),且连接杆(7)和外接杆(8)的左右两端安装有紧固螺栓(9),所述移动底座(2)的下方安装有同轨迹行走轮(10),所述连接头(4)的上方开设有开孔槽(11),所述活动杆(5)的右侧连接有扁轴(12),所述移动底座(2)的右侧安装有后安装杆(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轨迹牵引机构,包括控制车(1)、移动底座(2)、同轨迹行走轮(10)、开孔槽(11)和后安装杆(14),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车(1)的后侧安装有移动底座(2),且移动底座(2)的表面固定有置物板(3),并且置物板(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头(4),所述连接头(4)的表面连接有活动杆(5),且活动杆(5)的左侧连接有连接杆(7),并且连接杆(7)的外侧连接有外接杆(8),所述移动底座(2)的上方连接有梁架(6),所述连接杆(7)和外接杆(8)的表面开设有调节孔(13),且连接杆(7)和外接杆(8)的左右两端安装有紧固螺栓(9),所述移动底座(2)的下方安装有同轨迹行走轮(10),所述连接头(4)的上方开设有开孔槽(11),所述活动杆(5)的右侧连接有扁轴(12),所述移动底座(2)的右侧安装有后安装杆(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轨迹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板(3)与移动底座(2)为垂直分布,且置物板(3)与移动底座(2)构成卡合连接的滑动结构,并且移动底座(2)通过连接螺栓与连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驹,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百思特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