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柚果自动套袋包装用多工位转盘结构;属于柚果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转盘,转盘与外部机架上的旋转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转盘上沿周向均布有四个与外部工位相对应的落料孔,在各落料孔处设置有气动撑袋机构;在各落料孔侧边的转盘上一一对应设置有导气套座,导气套座与对应落料孔处的气动撑袋机构通过供气管导通连接;在导气套座上方的外部机架上设置有升降式供气机构;当升降式供气机构下降向导气套座充气时,气动撑袋机构处于收拢状态,等待套袋;当升降式供气机构上升时,气动撑袋机构处于撑袋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工作效率高且使用效果良好的柚果自动套袋包装用多工位转盘结构;用于柚果包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柚果自动套袋包装用多工位转盘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用转盘结构,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柚果自动套袋包装用多工位转盘结构。
技术介绍
柚果生长周期长,但是储存时间短。柚子成熟后,要在短时间内采摘并妥善保存,尤其在潮湿的环境里很容易腐烂,直接影响农户的经济收入和消费者的食用口感。为了便于柚果存储及运输销售,常采用纸袋对柚果进行包装,这样也可以延长其保质期限。目前,柚果包装均是由人工手动完成。而在短暂的储存时间内要进行柚果套袋包装,则需要大量的人力。这种方式,存在劳动力成本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及经济效益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工作效率高且使用效果良好的柚果自动套袋包装用多工位转盘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柚果自动套袋包装用多工位转盘结构,包括转盘,转盘与外部机架上的旋转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转盘上沿周向均布有四个与外部工位相对应的落料孔,在各落料孔处设置有气动撑袋机构。在各落料孔侧边的转盘上一一对应设置有导气套座,导气套座与对应落料孔处的气动撑袋机构通过供气管导通连接;在导气套座上方的外部机架上设置有升降式供气机构。当升降式供气机构下降向导气套座充气时,气动撑袋机构处于收拢状态,等待套袋;当升降式供气机构上升脱离导气套座时,气动撑袋机构处于展开的撑袋状态。上述的一种柚果自动套袋包装用多工位转盘结构中,所述气动撑袋机构包括沿落料孔周向分布且相互配合的第一撑袋组件和第二撑袋组件组成。所述第一撑袋组件由第一水平撑袋气缸、设置在第一水平撑袋气缸活塞杆自由端的第一连接座、沿竖向设置在第一连接座上的第一拉杆及连接在第一连接座与转盘之间的第一复位弹簧组成。所述第二撑袋组件由第二水平撑袋气缸、设置在第二水平撑袋气缸活塞杆自由端的第二连接座、沿竖向设置在第二连接座上的第二拉杆及连接在第二连接座与转盘之间的第二复位弹簧组成。所述导气套座与对应落料孔处的气动撑袋机构上的各第一水平撑袋气缸和各第二水平撑袋气缸通过供气管导通连接。初始状态下,气动撑袋机构处于撑袋状态,第一水平撑袋气缸和第二水平撑袋气缸处于收缩状态。当升降式供气机构下降向导气套座充气时,第一水平撑袋气缸和第二水平撑袋气缸分别伸出,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相互靠近收拢;当升降式供气机构上升脱离导气套座时,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在对应的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作用下处于撑袋状态。上述的一种柚果自动套袋包装用多工位转盘结构中,所述升降式供气机构包括供气支架,供气支架通过轴承与转盘转轴活动连接;在供气支架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供气升降气缸,在供气升降气缸活塞杆自由端连接有与导气套座相配合的供气接头,所述供气接头与外部压缩气源管路连接。所述供气支架连接有往复摆动组件,供气支架在往复摆动组件作用下在预定工位之间往复运动。上述的一种柚果自动套袋包装用多工位转盘结构中,所述往复摆动组件包括连接在供气支架与转盘转轴安装座之间的第三复位弹簧;在供气支架侧边的转盘转轴安装座上设置有相配合的限位柱。当供气支架与限位柱相接触时,第三复位弹簧处于微张紧状态,同时供气接头与输出工位侧边的导气套座相对且相接触,当位于输出工位的落料孔旋转至张袋工位时,供气接头与导气套座分离,第三复位弹簧带动供气支架复位。上述的一种柚果自动套袋包装用多工位转盘结构中,所述第一拉杆的下端位于第二拉杆下端的下侧,撑袋时,两个第一拉杆分别位于包装袋开口部沿宽度方向的两端,两个第二拉杆分别位于包装袋开口部沿宽度方向的中部两侧。上述的一种柚果自动套袋包装用多工位转盘结构中,所述第一拉杆为竖向设置在第一连接座上的单根拉杆;所述第二拉杆为竖向设置在第二连接座上且间隔设置的双根拉杆。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转盘上设置四个落料孔,在各落料孔处设置撑袋机构,从而在对柚果进行包装时,可实现多工位同时作业,使得包装速度大幅提升。同时,通过设置升降式供气机构与气动撑袋机构巧妙配合,在保证转盘旋转的同时,实现对转盘上各撑袋机构的供气进而保证撑袋机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升降式供气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气动撑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转盘;1a、落料孔;1b、导气套座;2、气动撑袋机构;2a、第一水平撑袋气缸;2b、第一连接座;2c、第一拉杆;2d、第一复位弹簧;2e、第二水平撑袋气缸;2f、第二连接座;2g、第二拉杆;2h、第二复位弹簧;3、升降式供气机构;3a、供气支架;3b、供气升降气缸;3c、供气接头;4、第三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柚果自动套袋包装用多工位转盘结构,包括转盘1,转盘1与外部机架上的旋转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转盘1上沿周向均布有四个与外部工位相对应的落料孔1a,在各落料孔1a处设置有气动撑袋机构2。在各落料孔1a侧边的转盘1上一一对应设置有导气套座1b,导气套座1b与对应落料孔1a处的气动撑袋机构2通过供气管导通连接;在导气套座1b上方的外部机架上设置有升降式供气机构3。当升降式供气机构3下降向导气套座1b充气时,气动撑袋机构2处于收拢状态,等待套袋;当升降式供气机构3上升脱离导气套座1b时,气动撑袋机构2处于展开的撑袋状态。通过在转盘上设置四个落料孔,在各落料孔处设置撑袋机构,从而在对柚果进行包装时,可实现多工位同时作业,使得包装速度大幅提升。同时,通过设置升降式供气机构与气动撑袋机构巧妙配合,在保证转盘旋转的同时,实现对转盘上各撑袋机构的供气进而保证撑袋机构正常工作。优选地,所述气动撑袋机构2包括沿落料孔1a周向分布且相互配合的第一撑袋组件和第二撑袋组件组成。所述第一撑袋组件由第一水平撑袋气缸2a、设置在第一水平撑袋气缸2a活塞杆自由端的第一连接座2b、沿竖向设置在第一连接座2b上的第一拉杆2c及连接在第一连接座2b与转盘1之间的第一复位弹簧2d组成。所述第二撑袋组件由第二水平撑袋气缸2e、设置在第二水平撑袋气缸2e活塞杆自由端的第二连接座2f、沿竖向设置在第二连接座2f上的第二拉杆2g及连接在第二连接座2f与转盘1之间的第二复位弹簧2h组成。所述导气套座1b与对应落料孔1a处的气动撑袋机构2上的各第一水平撑袋气缸2a和各第二水平撑袋气缸2e通过供气管导通连接。初始状态下,气动撑袋机构处于撑袋状态,第一水平撑袋气缸2a和第二水平撑袋气缸2e处于收缩状态。当升降式供气机构3下降向导气套座1b充气时,第一水平撑袋气缸2a和第二水平撑袋气缸2e分别伸出,第一拉杆2c和第二拉杆2g相互靠近收拢;当升降式供气机构3上升脱离导气套座1b时,第一拉杆2c和第二拉杆2g在对应的第一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柚果自动套袋包装用多工位转盘结构,包括转盘(1),转盘(1)与外部机架上的旋转驱动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上沿周向均布有四个与外部工位相对应的落料孔(1a),在各落料孔(1a)处设置有气动撑袋机构(2);/n在各落料孔(1a)侧边的转盘(1)上一一对应设置有导气套座(1b),导气套座(1b)与对应落料孔(1a)处的气动撑袋机构(2)通过供气管导通连接;在导气套座(1b)上方的外部机架上设置有升降式供气机构(3);/n当升降式供气机构(3)下降向导气套座(1b)充气时,气动撑袋机构(2)处于收拢状态,等待套袋;当升降式供气机构(3)上升脱离导气套座(1b)时,气动撑袋机构(2)处于展开的撑袋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柚果自动套袋包装用多工位转盘结构,包括转盘(1),转盘(1)与外部机架上的旋转驱动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上沿周向均布有四个与外部工位相对应的落料孔(1a),在各落料孔(1a)处设置有气动撑袋机构(2);
在各落料孔(1a)侧边的转盘(1)上一一对应设置有导气套座(1b),导气套座(1b)与对应落料孔(1a)处的气动撑袋机构(2)通过供气管导通连接;在导气套座(1b)上方的外部机架上设置有升降式供气机构(3);
当升降式供气机构(3)下降向导气套座(1b)充气时,气动撑袋机构(2)处于收拢状态,等待套袋;当升降式供气机构(3)上升脱离导气套座(1b)时,气动撑袋机构(2)处于展开的撑袋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柚果自动套袋包装用多工位转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撑袋机构(2)包括沿落料孔(1a)周向分布且相互配合的第一撑袋组件和第二撑袋组件组成;
所述第一撑袋组件由第一水平撑袋气缸(2a)、设置在第一水平撑袋气缸(2a)活塞杆自由端的第一连接座(2b)、沿竖向设置在第一连接座(2b)上的第一拉杆(2c)及连接在第一连接座(2b)与转盘(1)之间的第一复位弹簧(2d)组成;
所述第二撑袋组件由第二水平撑袋气缸(2e)、设置在第二水平撑袋气缸(2e)活塞杆自由端的第二连接座(2f)、沿竖向设置在第二连接座(2f)上的第二拉杆(2g)及连接在第二连接座(2f)与转盘(1)之间的第二复位弹簧(2h)组成;
所述导气套座(1b)与对应落料孔(1a)处的气动撑袋机构(2)上的各第一水平撑袋气缸(2a)和各第二水平撑袋气缸(2e)通过供气管导通连接;
初始状态下,气动撑袋机构()处于撑袋状态,第一水平撑袋气缸(2a)和第二水平撑袋气缸(2e)处于收缩状态;
当升降式供气机构(3)下降向导气套座(1b)充气时,第一水平撑袋气缸(2a)和第二水平撑袋气缸(2e)分别伸出,第一拉杆(2c)和第二拉杆(2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廖东庆,陈金德,王忠辉,蔡惠,张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振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广东振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