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土方运输车辆辅助制动、降尘的喷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402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土方运输车辆辅助制动、降尘的喷淋系统,包括水箱、增压泵、降温喷淋组件、降尘喷淋组件、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水箱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增压泵安装于水箱的出水口,降温喷淋组件安装在运输车的前护板上,降温喷淋组件向运输车前轮胎的前方地面喷洒流水;降尘喷淋组件可拆卸安装安装在运输车的后底横梁上,降尘喷淋组件向运输车车尾后方的空间喷洒水雾。土方运输车辆行驶时,降温喷淋组件向地面喷洒流水,使地面湿润后,增加了轮胎面与地面的摩擦力,降低了制动需求,同时刹车片接触湿润的轮胎面,可降低刹车片升温速率,进而使刹车片保持较佳的刹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土方运输车辆辅助制动、降尘的喷淋系统
本技术涉及土方运输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土方运输车辆辅助制动、降尘的喷淋系统。
技术介绍
土方运输车辆运输过程中,由于负荷较重,刹车时,刹车片与轮胎面摩擦接触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刹车片温度迅速升高,刹车片温度升高后会导致刹车性能下降,甚至失效,造成非常大的安全隐患。目前,部分司机在车辆上加装了喷淋组件,利用喷淋组件喷水对刹车片进行降温,以提高刹车片的刹车性能,但是该喷淋组件使用中存在如下不足:1、该降温方式属于被动降温,及时性较差,无法准确得知刹车片何时温度过高,喷淋时机基本靠日常经验,误差较大。2、喷淋功效单一,只能对本车辆刹车片产生降温作用,对其他车辆产生的作用极其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土方运输车辆辅助制动、降尘的喷淋系统,该喷淋系统属于主动降温,及时性较好,降温效果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土方运输车辆辅助制动、降尘的喷淋系统,包括水箱、增压泵、降温喷淋组件、降尘喷淋组件、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水箱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增压泵安装于水箱的出水口,所述增压泵安装于水箱的出水口,所述降温喷淋组件安装在运输车的前护板上,降温喷淋组件的进水口与增压泵的出水口连通,降温喷淋组件向运输车前轮胎的前方地面喷洒流水;所述降尘喷淋组件可拆卸安装安装在运输车的后底横梁上,降尘喷淋组件的进水口与增压泵的出水口连通,降尘喷淋组件向运输车车尾后方的空间喷洒水雾。基于上述方案,土方运输车辆行驶时,降温喷淋组件向地面喷洒流水,使地面湿润后,增加了轮胎面与地面的摩擦力,由此降低了制动需求,同时刹车片接触湿润的轮胎面,可降低刹车片升温速率,进而使刹车片保持较佳的刹车性能;另外,因运土方路线是固定路线,前面的车辆湿润地面后,可对后面的车辆行驶提供一定的行车便利;在遇到尘土飞扬的路段时,降温喷淋组件和降尘喷淋组件喷洒流水或水雾,可起到降尘的目的。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降温喷淋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一喷淋管和多个喷洒头;所述第一夹持件为两个,且分别夹持于运输车前护板的两侧端,每个第一夹持件均设有第一卡箍,所述第一卡箍夹持于第一喷淋管的管壁,所述第一喷淋管具有多个面向运输车前轮胎前方地面的降温过水孔,每个降温过水孔均安装有喷洒头。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降温过水孔为六个,一前轮胎对应三个降温过水孔,三个降温过水孔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下俯45°,三个降温过水孔与竖直面的夹角为6°、0°、-6°。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U型杆和调节螺杆,所述U型杆的一端固设有螺套,所述螺套的中轴线与U型杆的中部平行,所述U型杆的另一端固设有承载块,所述调节螺杆的杆部螺穿螺套并与承载块相互接触或相互远离。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螺杆的上端固穿有手拧杆,所述手拧杆与调节螺杆垂直。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螺杆远离手拧杆的端部套设有弹性夹紧套。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持件与第一卡箍通过弹性组件连接,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套管、杆体、压簧、封头和连接球,所述套管的一端固设于U型杆的中部,所述压簧置于套管内,所述封头可拆卸安装在套管的开口端,所述连接球置于压簧与封头之间,所述杆体的一端与第一卡箍固定连接,另一端滑动穿设封头后与连接球固定连接。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降尘喷淋组件包括第二夹持件、第二喷淋管和多个喷雾头,所述第二夹持件为两个,且分别夹持于车尾后底横梁的两侧端,每个第二夹持件的上端均具有第二卡箍,两个第二卡箍夹持于第二喷淋管上,所述第二喷淋管具有多个面向运输车车尾的后方空间内的多个降尘过水孔,每个降尘过水孔均安装有喷雾头。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与运输车控制系统电连接的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所述第一电动阀安装于第一水管上,所述第二电动阀安装于第二水管上。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水箱的进水口装设有滤网。本申请的附加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实施例一的一种用于土方运输车辆辅助制动、降尘的喷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降温喷淋组件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降尘喷淋组件的侧视图;图4为图2中降温喷淋组件的正视图;图5为图3中降尘喷淋组件的正视图;图6为本实施例二的一种用于土方运输车辆辅助制动、降尘的喷淋系统中降温喷淋组件的剖视图;附图标记中:水箱1、增压泵11、第一水管12、第二水管13、第一电动阀14、第二电动阀15;降温喷淋组件2、第一夹持件21、U型杆211、调节螺杆212、螺套213、承载块214、手拧杆215、弹性夹紧套216、第一喷淋管22、喷洒头23、第一卡箍24;套管251、杆体252、压簧253、封头254、连接球255;降尘喷淋组件3、第二夹持件31、第二喷淋管32、第二卡箍33、喷雾头3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参阅图1至图5,一种用于土方运输车辆辅助制动、降尘的喷淋系统,包括水箱1、增压泵11、降温喷淋组件2、降尘喷淋组件3、第一水管12和第二水管13。如图1所示,水箱1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增压泵11安装于水箱1的出水口处,降温喷淋组件2可拆卸安装于运输车的前护板上,降温喷淋组件2的进水口与增压泵11的出水口连通,降温喷淋组件2向运输车前轮胎的前方地面喷洒流水;降尘喷淋组件3可拆卸安装于运输车的后底横梁,降尘喷淋组件3的进水口与增压泵11的出水口连通,降尘喷淋组件3向运输车车尾后方的空间喷洒水雾。在本实施例中,增压泵11优选便于安装的管道水泵,水箱1的进水口装设有滤网,设置滤网可减少较大颗粒的杂质进入水箱1内,以避免杂质堵塞降温喷淋组件2和降尘喷淋组件3。土方运输车辆行驶时,降温喷淋组件2向地面喷洒流水,使地面湿润后,增加了轮胎面与地面的摩擦力,由此降低了制动需求,同时刹车片接触湿润的轮胎面,可降低刹车片升温速率,进而使刹车片保持较佳的刹车性能;另外,由于运土方路线是固定路线,前面的车辆湿润地面后,可对后面的车辆行驶提供一定的行车便利;在遇到尘土飞扬的路段时,降温喷淋组件2和降尘喷淋组件3向轮胎的四周喷洒流水或水雾,可起到降尘的目的。如图2和图4所示,降温喷淋组件2包括第一夹持件21、第一喷淋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土方运输车辆辅助制动、降尘的喷淋系统,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压泵、降温喷淋组件、降尘喷淋组件、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n所述增压泵安装于水箱的出水口,所述降温喷淋组件安装在运输车的前护板上,降温喷淋组件的进水口与增压泵的出水口连通,降温喷淋组件向运输车前轮胎的前方地面喷洒流水;/n所述降尘喷淋组件可拆卸安装安装在运输车的后底横梁上,降尘喷淋组件的进水口与增压泵的出水口连通,降尘喷淋组件向运输车车尾后方的空间喷洒水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土方运输车辆辅助制动、降尘的喷淋系统,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压泵、降温喷淋组件、降尘喷淋组件、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
所述增压泵安装于水箱的出水口,所述降温喷淋组件安装在运输车的前护板上,降温喷淋组件的进水口与增压泵的出水口连通,降温喷淋组件向运输车前轮胎的前方地面喷洒流水;
所述降尘喷淋组件可拆卸安装安装在运输车的后底横梁上,降尘喷淋组件的进水口与增压泵的出水口连通,降尘喷淋组件向运输车车尾后方的空间喷洒水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土方运输车辆辅助制动、降尘的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喷淋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一喷淋管和多个喷洒头;
所述第一夹持件为两个,且分别夹持于运输车前护板的两侧端,每个第一夹持件均设有第一卡箍,所述第一卡箍夹持于第一喷淋管的管壁,所述第一喷淋管具有多个面向运输车前轮胎前方地面的降温过水孔,每个降温过水孔均安装有喷洒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土方运输车辆辅助制动、降尘的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过水孔为六个,一前轮胎对应三个降温过水孔,三个降温过水孔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下俯45°,三个降温过水孔与竖直面的夹角为6°、0°、-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土方运输车辆辅助制动、降尘的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U型杆和调节螺杆,所述U型杆的一端固设有螺套,所述螺套的中轴线与U型杆的中部平行,所述U型杆的另一端固设有承载块,所述调节螺杆的杆部螺穿螺套并与承载块相互接触或相互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露杨欣馨曾可欣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宏道拓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