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360度旋转的轮子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3985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360度旋转的轮子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支撑架,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支撑架的顶面;第二支撑架,处于第一支撑架的下方;连接杆,设置在第二支撑架内,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固定板,其顶部与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板的底部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中设置有第一轴承;轮子,其中心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其中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轴承内;其中,第二电机设置在固定板的底部,且第二电机的转动轴与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可360度旋转的轮子机构使得割草机的轮子可以实现360度旋转,能够满足用户的高质量要求,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360度旋转的轮子机构
本技术涉及割草机
,特别涉及一种可360度旋转的轮子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机器设备不断出现,如割草机,适合家庭庭院、公共绿地等场所进行草坪修剪维护的机器。目前,割草机可以被配置为园艺拖拉机、骑行割草机、商用手扶式割草机和小型手扶式割草机。一般情况下,割草机依靠轮子机构进行行走,然而,在传统方式中,割草机的轮子机构无法实现大角度(如360度)旋转,无法满足用户的高质量要求,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360度旋转的轮子机构,使得割草机的轮子可以实现360度旋转,能够满足用户的高质量要求,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360度旋转的轮子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撑架,其中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面;第二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下方;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内,其中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连接杆转动;固定板,其顶部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中设置有第一轴承;轮子,其中心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其中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内;其中,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轮子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以带动所述轮子转动。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连接杆转动的角度的角度检测机构。进一步的,所述角度检测机构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连接杆转动的角度的角度传感器,其中所述角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角度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二转动杆,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中;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中;同步带,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之间;其中,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露出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面,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连接杆露出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面的一端中,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露出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底面,且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处于同一水平面设置。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内的固定架,其中所述固定架中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收容通孔,所述固定架的收容通孔内间隔设置有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且所述连接杆穿设在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和所述第三轴承的内圈内。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延伸设有处于所述轮子上方的延伸板,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延伸板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所公开的可360度旋转的轮子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支撑架,其中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支撑架的顶面;第二支撑架,处于第一支撑架的下方;连接杆,设置在第二支撑架内,其中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以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连接杆转动;固定板,其顶部与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其中固定板的底部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中设置有第一轴承;轮子,其中心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其中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轴承内;其中,固定板设置在轮子的一侧,第二电机设置在固定板的底部,且第二电机的转动轴与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以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以带动轮子转动。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所公开的可360度旋转的轮子机构使得割草机的轮子可以实现360度旋转,能够满足用户的高质量要求,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可360度旋转的轮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轮子机构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轮子机构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该可360度旋转的轮子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0、第二电机11、第一支撑架12、第二支撑架13、连接杆14、固定板15和轮子1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0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2的顶面。具体地,第一支撑架12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通孔,第一电机10的转动穿设在第一通孔中。第二支撑架13处于第一支撑架12的下方。应理解,第二支撑架13和第一支撑架12是隔开设置的,两者不连接。连接杆14设置在第二支撑架13内。具体地,第二支撑架13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二通孔,连接杆14收容在第二通孔内。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14的一端与第一电机10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以通过第一电机10带动连接杆14转动。进一步的,该可360度旋转的轮子机构还包括固定架17,其中固定架17中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收容通孔,且固定架17的收容通孔内间隔设置有第二轴承171和第三轴承172,连接杆14穿设在第二轴承171的内圈和第三轴承172的内圈内。应理解,连接杆14是固定设置在第二轴承171的内圈和第三轴承172的内圈内的。应理解,固定架17是设置在第二支撑架13内的。固定板15的顶部与连接杆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以使得固定板15跟随连接杆14同步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5的底部设有第一安装孔,其中第一安装孔中设置有第一轴承152。应理解,第一轴承152的外圈是固定在第一安装孔中的。轮子16的中心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161,其中第一转动杆161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轴承152内。应理解,第一转动杆161的一端是固定在第一轴承152的内圈内的,而第一转动杆161的另一端是固定在轮子16的中心部的,使得轮子16和第一转动杆161同步转动。优选地,固定板15设置在轮子16的一侧。进一步的,固定板15的顶部延伸设有处于轮子16上方的延伸板151,其中连接杆14的另一端固定在延伸板151中。应理解,延伸板151与固定板15垂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机11设置在固定板15的底部,其中第二电机11的转动轴与第一转动杆161的一端固定连接,以通过第二电机11带动第一转动杆161转动,以带动轮子16转动。应理解,本实施例的第二电机11是用于控制轮子16转动以控制轮子16在路面上行驶,而第一电机10是用于控制旋转以控制轮子16在路面所行驶的转向。进一步的,该可360度旋转的轮子机构还包括用于检测连接杆14转动的角度的角度检测机构。应理解,连接杆14所转动的角度实际上是轮子16所转动的角度,因此可以通过角度检测机构来检测轮子16在路面所转向的角度的大小。在本实施例中,该角度检测机构包括用于检测连接杆14转动的角度的角度传感器121,其中角度传感器121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2的一侧。进一步的,该角度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二转动杆122、第一齿轮123、第二齿轮124和同步带。第二转动杆122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2中,第一齿轮123设置在第二转动杆122的一端,第二齿轮124设置在连接杆14中,同步带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360度旋转的轮子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第一支撑架,其中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面;/n第二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下方;/n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内,其中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连接杆转动;/n固定板,其顶部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中设置有第一轴承;/n轮子,其中心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其中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内;/n其中,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轮子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以带动所述轮子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360度旋转的轮子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支撑架,其中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面;
第二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下方;
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内,其中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连接杆转动;
固定板,其顶部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中设置有第一轴承;
轮子,其中心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其中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内;
其中,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轮子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以带动所述轮子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360度旋转的轮子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连接杆转动的角度的角度检测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360度旋转的轮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检测机构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连接杆转动的角度的角度传感器,其中所述角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侧。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昆陈宝生肖汉锋陈珂唐涛李宇俊卢成楚伍思樾
申请(专利权)人:梅里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