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暖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3900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保暖面料,属于面料技术领域,依次包括表层、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以及里层,第二防水层由TPU薄膜构成,第二防水层朝向里层的一侧辊压成型有若干个立体凸起,第二防水层和里层之间形成若干个独立的空气室,表层由第一纤维束和第二纤维束以相互浮沉交错方式编织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保暖面料,利用空气室增加面料内的静止空气,从而增加面料弹性、透湿性以及保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暖面料
本技术涉及面料
,具体为一种保暖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制作服饰的保暖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保暖内衣的保暖面料。但是现有的保暖面料为了保证保暖性,会将面料加厚以此来提高保暖效果,造成保暖面料过于厚重,使得服饰穿着显得臃肿,且现有的保暖面料透气效果一般,人体出汗时会带着汗液粘附在人体表面,影响人体劳动和健康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保暖面料,利用空气室增加面料内的静止空气,从而增加面料弹性、透湿性以及保暖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暖面料,依次包括表层、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以及里层,所述第二防水层由TPU薄膜构成,所述第二防水层朝向里层的一侧辊压成型有若干个立体凸起,所述第二防水层和里层之间形成若干个独立的空气室,所述表层由第一纤维束和第二纤维束以相互浮沉交错方式编织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纤维束和第二纤维束的编织方式,能提高表层的强度,使得表层具有良好的坚牢和平挺性,进而增加表层的强度,提高面料的使用寿命,且利用若干个独立的空气室,使得面料内能储存大量静止空气,从而能为面料带来轻质弹性、良好透湿性以及舒适的保暖效果,且利用空气能减小面料的质量和提高保暖效果,使得起到减轻面料的质量的同时保证面料的保暖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防水层和里层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抗菌防臭胶囊,所述抗菌防臭胶囊位于空气室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减少里层吸收汗液后产生的异味,且能减少里层内细菌的滋生,增加面料的卫生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防水层和表层之间与第二防水层和里层之间均通过油胶进行粘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油胶进行粘接,能提高面料整体的柔软性,从而提高面料制成衣物的舒适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纤维束包括腈纶纤维和聚酰胺纤维,所述聚酰胺纤维以S型加捻方式缠绕于腈纶纤维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聚酰胺纤维与腈纶纤维的连接方式,增强第一纤维束的整体结构强度,且聚酰胺纤维具有不错的耐磨损效果,能对腈纶进行保护,减少腈纶纤维受到的磨损,且腈纶纤维具有弹性较好和保暖性强的特点,能提升表层的保暖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纤维束包括涤纶纤维和芳纶纤维,所述芳纶纤维以Z型加捻方式缠绕于涤纶纤维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涤纶纤维与芳纶纤维的连接方式,增强第二纤维束的整体结构强度,且涤纶纤维和芳纶纤维均具有不错的强度,使得能进一步提升第二纤维束的整体结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里层由第三纤维束编织而成,所述第三纤维束包括第一芯纱和第二芯纱,所述第二芯纱螺旋缠绕在第一芯纱的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芯纱和第二芯纱的连接方式,能增强第三纤维的整体强度和牢固性,进而提高里层的结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芯纱由莫代尔纤维制成,所述第二芯纱由eks纤维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身体接触里层时会接触位于eks纤维外的莫代尔纤维,而莫代尔纤维具有纤维柔软、光洁以及手感舒适的效果,能提高使用者接触时的舒适性,且eks纤维具有吸湿后发热的功能,以及保暖效果好、使用舒适、透气性高的特点,能增加里层保暖效果的同时提高里层的透气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防水层由PTFE薄膜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TPU薄膜和PTFE薄膜均具有防水透气的效果,能增加面料透气效果的同时,能够阻隔表层的水朝里层渗透,使得面料具有一定的防水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若干个空气室,使得面料内能储存大量静止空气,能为面料带来轻质弹性、良好透湿性以及舒适的保暖效果,利用空气来减小面料的质量和提高保暖效果,起到减轻面料的质量的同时保证面料的保暖效果,且利用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能确保面料透气的同时,阻隔表层的水朝里层渗透,使得面料具有一定的防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保暖面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纤维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纤维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三纤维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表层;2、第一防水层;3、第二防水层;4、里层;5、空气室;6、抗菌防臭胶囊;7、第一纤维束;8、第二纤维束;9、腈纶纤维;10、聚酰胺纤维;11、芳纶纤维;12、涤纶纤维;13、第三纤维束;14、第一芯纱;15、第二芯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一种保暖面料,如图1所示,依次包括表层1、第一防水层2、第二防水层3以及里层4,其中第二防水层3由TPU薄膜构成,且第二防水层3朝向里层4的一侧辊压成型有若干个立体凸起,这样使得第二防水层3和里层4之间形成若干个独立的空气室5,利用若干个独立的空气室5,使得面料内能储存大量静止空气,从而能为面料带来轻质弹性、良好透湿性以及舒适的保暖效果,且利用空气能减小面料的质量和提高保暖效果,使得起到减轻面料的质量的同时保证面料的保暖效果,其中第二防水层3和里层4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抗菌防臭胶囊6,抗菌防臭胶囊6位于空气室5内,抗菌防臭胶囊6能减少里层4吸收汗液后产生的异味,且能减少里层4内细菌的滋生,从而增加面料的卫生安全性。如图2和图3所示,表层1由第一纤维束7和第二纤维束8以相互浮沉交错方式编织而成,利用第一纤维束7和第二纤维束8的编织方式,能提高表层1的强度,使得表层1具有良好的坚牢和平挺性,进而增加表层1的强度,提高面料的使用寿命,其中第一纤维束7包括腈纶纤维9和聚酰胺纤维10,聚酰胺纤维10以S型加捻方式缠绕于腈纶纤维9外侧,利用聚酰胺纤维10与腈纶纤维9的连接方式,能增强第一纤维束7的整体结构强度,且聚酰胺纤维10具有不错的耐磨损效果,能对腈纶进行保护,减少腈纶纤维9受到的磨损,且腈纶纤维9具有弹性较好和保暖性强的特点,能提升表层1的保暖效果,其中第二纤维束8包括涤纶纤维12和芳纶纤维11,且芳纶纤维11以Z型加捻方式缠绕于涤纶纤维12外侧,利用涤纶纤维12与芳纶纤维11的连接方式,增强第二纤维束8的整体结构强度,且涤纶纤维12和芳纶纤维11均具有不错的强度,使得能进一步提升第二纤维束8的整体结构强度。如图4所示,里层4由第三纤维束13编织而成,第三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表层(1)、第一防水层(2)、第二防水层(3)以及里层(4),所述第二防水层(3)由TPU薄膜构成,所述第二防水层(3)朝向里层(4)的一侧辊压成型有若干个立体凸起,所述第二防水层(3)和里层(4)之间形成若干个独立的空气室(5),所述表层(1)由第一纤维束(7)和第二纤维束(8)以相互浮沉交错方式编织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表层(1)、第一防水层(2)、第二防水层(3)以及里层(4),所述第二防水层(3)由TPU薄膜构成,所述第二防水层(3)朝向里层(4)的一侧辊压成型有若干个立体凸起,所述第二防水层(3)和里层(4)之间形成若干个独立的空气室(5),所述表层(1)由第一纤维束(7)和第二纤维束(8)以相互浮沉交错方式编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层(3)和里层(4)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抗菌防臭胶囊(6),所述抗菌防臭胶囊(6)位于空气室(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2)和表层(1)之间与第二防水层(3)和里层(4)之间均通过油胶进行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束(7)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劲雄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天顺佳信针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