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挤模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3839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共挤模头,包括口模与横向贯穿所述口模的芯棒,所述口模包括第一模壳、第二模壳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壳和所述第二模壳之间的型腔,所述芯棒部分位于所述型腔内,且所述第一模壳与所述第二模壳通过密封部件连接;所述密封部件包括通过多个密封螺丝将所述第二模壳固定在所述第一模壳上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两端设置有紧贴所述第一模壳与所述第二模壳侧面边缘处的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共挤模头的口模分为第一模壳与第二模壳,降低了制造的难度,减少模头内壁里死角的产生,且两者之间用密封部件组合,密封部件由便于拆卸的螺丝密封,便于模头的生产与清理,减少积料或者是混料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挤模头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共挤模头。
技术介绍
共挤模头是挤塑机的成型部件,其功能在于使来自挤塑机机筒内的熔体,在模头流道中良好分布,以便在均匀的速度下从模口挤出并成型。共挤模头的成型作用在全部挤塑过程中至关重要。常见的共挤模头的口模部位为一体成型式,虽然在安装上较为简洁,但这种模头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一体成型,对生产工艺的要求高,且在成型后的腔体内常常出现难以分辨的死角。在生产时,融化的物料易卡在卡角中并在其中堆积,影响物料后续的成形,且一体成型的口模无法打开,不方便清理,即使堆积对物料的成形不产生影响,后续进入的物料也会与前面的物料混合,降低物料的纯度,致使模头无法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挤模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共挤模头的口模不易制造,在制造过程中易在腔体的内壁上存留卡角,且不方便清理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共挤模头,包括口模与横向贯穿所述口模的芯棒,所述口模包括第一模壳、第二模壳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壳和所述第二模壳之间的型腔,所述芯棒部分位于所述型腔内,且所述第一模壳与所述第二模壳通过密封部件连接;所述密封部件包括通过多个密封螺丝将所述第二模壳固定在所述第一模壳上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两端设置有紧贴所述第一模壳与所述第二模壳侧面边缘处的卡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第一模壳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尖角,所述第二模壳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尖角紧密贴合的第二尖角,所述密封板覆盖在所述第二尖角与所述第一尖角连接的缝隙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若干个所述密封螺丝均匀设置在所述密封板上,并穿过所述密封板与所述第二尖角将所述密封板与所述第二尖角螺接在所述第一尖角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板包裹在所述第一尖角与所述第二尖角两端的断口处,并通过紧贴螺丝将所述第一模壳与所述第二模壳连接在一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多个所述紧贴螺丝穿过所述卡板依次螺接在所述第一尖角与所述第二尖角上,并将所述第一尖角与所述第二尖角固定连接在一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尖角的斜面向腔体外凸出,所述第二尖角与所述第一尖角连接的斜面向内凹陷相应的弧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模壳与所述第二模壳的内壁上附着有电镀的平滑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将共挤模头的口模分为第一模壳与第二模壳,降低了制造的难度,减少模头内壁里死角的产生,且两者之间用密封部件组合,密封部件由便于拆卸的螺丝密封,便于模头的生产与清理,减少积料或者是混料的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共挤模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共挤模头的截面局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共挤模头的收紧螺丝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1-口模;2-芯棒;3-密封部件;4-第一尖角;5-第二尖角;6-紧贴螺丝;7-平滑层;101-第一模壳;102-第二模壳;103-型腔;301-密封螺丝;302-密封板;303-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共挤模头,包括口模1与横向贯穿口模1的芯棒2,口模1包括第一模壳101、第二模壳102以及形成于第一模壳101和第二模壳之间的型腔103,芯棒2部分位于型腔103内,且第一模壳101与第二模壳102通过密封部件3连接;密封部件3包括通过多个密封螺丝301将第二模壳102固定在第一模壳101上的密封板302,密封板302两端设置有紧贴第一模壳101与第二模壳102侧面边缘处的卡板303。在本实施例中,口模1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如其他横截面为多边形的筒型结构,图中的口模1为圆筒型,以下以圆筒型的口模为例。具体的,第一模壳101、第二模壳102与芯棒2都被固定在挤压机上,被融化的物料从进料口进入,其厚度为口模1内壁与芯棒2外壁之间的长度,再从出料口中挤出并冷却,本实施例适用于做成管体类模具,若要生产其他厚度或模具的形态,直接替换模头中的芯棒即可。密封板302横穿过第一模壳101与第二模壳102的连接处,密封螺丝301将密封板302固定在第一模壳101与第二模壳102并将第一模壳101与第二模壳102连接在一起,为了防止第一模壳101与第二模壳102两边翘起,物料从型腔103内溢出。密封板302两端连接有卡板303,卡板303卡接在第一模壳101与第二模壳102断裂处的侧面,且卡板303的大小不超过模头1的边缘。两块组合的模壳方便厂家的制作,也便于把模头中的死角改为圆角,不积料,不糊料,还可以电镀使模头的流道光滑发亮,使物体的通过更加顺畅。其次使用便于拆卸的密封部件3将模壳固定为一体模头,拆卸方便,便于清理积料。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模壳101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尖角4,第二模壳102两侧设置有与第一尖角4紧密贴合的第二尖角5,密封板302覆盖在第二尖角5与第一尖角4连接的缝隙处。比起平滑切口的密封,相互贴合的尖角可以提高第一模壳101与第二模壳102的密封效果,防止物料从口模1处溢出。在本实施例中,若干个密封螺丝301均匀设置在密封板302上,并穿过密封板302与第二尖角5将密封板302与第二尖角5螺接在第一尖角4上。仅仅将密封板302两端的卡板303与第一尖角4、第二尖角5连接可能无法保证密封板302整体的密封性,在密封板302的中间设置密封螺丝301,密封螺丝301螺接在密封板302与第一尖角4内侧,末端螺接在第二尖角5上但不穿过第二尖角5,密封螺丝301将密封板302与第一尖角4收紧在第二尖角5上,提高口模1的密封性。在本实施例中,卡板303包裹在第一尖角4与第二尖角5两端的断口处,并通过紧贴螺丝6将第一模壳101与第二模壳102连接在一起。多个紧贴螺丝6穿过卡板303依次螺接在第一尖角4与第二尖角5上,并将第一尖角4与第二尖角5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的卡板303共有四个,卡板303的形状与第一尖角4与第二尖角5两端的形状一致。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口模1的形态不一致,第一尖角4与第二尖角5甚至会设置在矩形的拐角上,所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挤模头,包括口模(1)与横向贯穿所述口模(1)的芯棒(2),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模(1)包括第一模壳(101)、第二模壳(102)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壳(101)和所述第二模壳(102)之间的型腔(103),所述芯棒(2)部分位于所述型腔(103)内,且所述第一模壳(101)与所述第二模壳(102)通过密封部件(3)连接;/n所述密封部件(3)包括通过多个密封螺丝(301)将所述第二模壳(102)固定在所述第一模壳(101)上的密封板(302),所述密封板(302)两端设置有紧贴所述第一模壳(101)与所述第二模壳(102)侧面边缘处的卡板(3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挤模头,包括口模(1)与横向贯穿所述口模(1)的芯棒(2),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模(1)包括第一模壳(101)、第二模壳(102)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模壳(101)和所述第二模壳(102)之间的型腔(103),所述芯棒(2)部分位于所述型腔(103)内,且所述第一模壳(101)与所述第二模壳(102)通过密封部件(3)连接;
所述密封部件(3)包括通过多个密封螺丝(301)将所述第二模壳(102)固定在所述第一模壳(101)上的密封板(302),所述密封板(302)两端设置有紧贴所述第一模壳(101)与所述第二模壳(102)侧面边缘处的卡板(3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挤模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模壳(101)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尖角(4),所述第二模壳(102)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尖角(4)紧密贴合的第二尖角(5),所述密封板(302)覆盖在所述第二尖角(5)与所述第一尖角(4)连接的缝隙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共挤模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密封螺丝(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习林赵悦英李冲朱莽化明志梁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霞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