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类加工用数控车床旋转掉头送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3389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轴类加工用数控车床旋转掉头送料装置,包括:内定位主轴;存料器,可旋转地安装在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上,存料器的旋转轴竖直设置,存料器上开设有水平贯穿存料器并且可容纳一个工件的存料孔;旋转驱动器,其输出轴与存料器传动连接;移料器,用于将内定位主轴内部的工件推入到存料孔内部,或者用于将存料孔内部的工件推入到内定位主轴内部;上料装置,用于向存料孔内部输出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内定位主轴、存料器、上料装置和下料轨道实现了自动上料、下料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还通过旋转驱动器驱动存料器旋转实现了自动掉头二次上料的功能,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类加工用数控车床旋转掉头送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轴类加工用数控车床旋转掉头送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轴类工件在倒角工序一般在数控机床上完成,出于提高加工效率的目的,厂家通常会对数控车床进行自动化改造,以实现自动上料和自动下料的目的。但是,这种改造仅限于加工通常长度和粗细的轴类工件,对于长轴也有相应的改造,然而细轴太细,数控车床的卡盘难以夹持,所以细轴需要装夹在空心的粗轴内部,然后再装夹到数控车床的卡盘上。所以,目前数控车床的自动上料下料设备中,关于细轴的自动上下料依然是一片空白,需要一种能够自动上下料细轴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轴类加工用数控车床旋转掉头送料装置,本技术通过内定位主轴、存料器、上料装置和下料轨道实现了自动上料、下料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还通过旋转驱动器驱动存料器旋转实现了自动掉头二次上料的功能,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点。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轴类加工用数控车床旋转掉头送料装置,包括:内定位主轴,安装在数控车床的卡盘上,用于夹持定位工件,内定位主轴为空心圆筒形状;还包括:存料器,可旋转地安装在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上,存料器的旋转轴竖直设置,存料器上开设有水平贯穿存料器并且可容纳一个工件的存料孔;旋转驱动器,安装在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上,旋转驱动器的输出轴与存料器传动连接;移料器,用于将内定位主轴内部的工件推入到存料孔内部,或者用于将存料孔内部的工件推入到内定位主轴内部;上料装置,安装在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上,用于向存料孔内部输出工件。优选的,内定位主轴包括:筒体,用于安装在数控车床的卡盘内;夹头,设置在筒体的一端,夹头的两端分别位于筒体的内外两侧,夹头的轴心开设有与内定位主轴间隙配合的通孔,筒体与夹头接触面为向外扩张的锥面,夹头与该锥面滑动配合,夹头为弹性材料;拉杆,可同轴滑动的安装在筒体内部,拉杆与夹头位于筒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移料器包括:第一顶杆,可滑动地安装在拉杆内部,第一顶杆与夹头上夹持的工件抵靠;第一直线驱动器,设置在数控车床上,第一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与第一顶杆传动连接,第一直线驱动器的驱动方向平行于内定位主轴的轴线;第二直线驱动器,设置在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上,第二直线驱动器的驱动方向平行于内定位主轴的轴线;第二顶杆,固定安装在第二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存料孔与内定位主轴同轴时,第二顶杆与存料孔同轴,第二顶杆与存料孔间隙配合。优选的,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第三直线驱动器,安装在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上,第三直线驱动器的驱动方向水平设置;上料管,固定安装在第三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上料管水平设置;振动上料器,振动上料器的输出端与上料管的入料端连通;第一挡板,竖直设置并且遮挡在上料管的出料端前方,第一挡板与上料管之间的距离小于工件长度的一半,第一挡板安装在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上;第二挡板,竖直设置并且遮挡在上料管的出料端前方,第二挡板安装在第三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留有可容纳存料器的空隙。优选的,还包括下料轨道,下料轨道安装在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上,下料轨道倾斜设置,下料轨道较高的一端设置在车刀的旁侧,下料轨道较低的一端朝向远离内定位主轴的方向设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内定位主轴、存料器、上料装置和下料轨道实现了自动上料、下料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还通过旋转驱动器驱动存料器旋转实现了自动掉头二次上料的功能,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其优点的实现方法为:上料装置输出一个工件到存料孔内部,移料器将工件从存料孔内推入到内定位主轴内部,内定位主轴夹持定位工件,卡盘驱动内定位主轴旋转从而带动工件旋转,数控车床通过车刀对工件进行加工;工件的一端加工完成后,移料器将工件从内定位主轴内推入到存料孔内部,旋转驱动器驱动存料孔旋转180度之后,移料器再次将工件从存料孔内推入到内定位主轴内部,由数控车床对工件的另一端进行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定位主轴的中心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移料状态的俯视图;图5为图4的A-A截面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上料状态的俯视图;图7为图6的C-C截面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下料状态的俯视图;图中标号为:1-内定位主轴;1a-筒体;1b-夹头;1c-拉杆;2-存料器;2a-存料孔;3-旋转驱动器;4-移料器;4a-第一顶杆;4b-第二顶杆;5-上料装置;5a-第三直线驱动器;5b-上料管;5c-第一挡板;5d-第二挡板;6-下料轨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如图2、3所示,一种轴类加工用数控车床旋转掉头送料装置,包括:内定位主轴1,安装在数控车床的卡盘上,用于夹持定位工件,内定位主轴1为空心圆筒形状;还包括:存料器2,可旋转地安装在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上,存料器2的旋转轴竖直设置,存料器2上开设有水平贯穿存料器2并且可容纳一个工件的存料孔2a;旋转驱动器3,安装在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上,旋转驱动器3的输出轴与存料器2传动连接;移料器4,用于将内定位主轴1内部的工件推入到存料孔2a内部,或者用于将存料孔2a内部的工件推入到内定位主轴1内部;上料装置5,安装在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上,用于向存料孔2a内部输出工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旋转驱动器3为摆动气缸,存料器2为圆柱形状。上料装置5输出一个工件到存料孔2a内部,移料器4将工件从存料孔2a内推入到内定位主轴1内部,内定位主轴1夹持定位工件,卡盘驱动内定位主轴1旋转从而带动工件旋转,数控车床通过车刀对工件进行加工;工件的一端加工完成后,移料器4将工件从内定位主轴1内推入到存料孔2a内部,旋转驱动器3驱动存料孔2a旋转180度之后,移料器4再次将工件从存料孔2a内推入到内定位主轴1内部,由数控车床对工件的另一端进行加工;工件的两端加工完成后,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驱动存料器2、旋转驱动器3和上料装置5移开,移料器4将工件从内定位主轴1内部顶出,完成下料。如图1所示,内定位主轴1包括:筒体1a,用于安装在数控车床的卡盘内;夹头1b,设置在筒体1a的一端,夹头1b的两端分别位于筒体1a的内外两侧,夹头1b的轴心开设有与内定位主轴1间隙配合的通孔,筒体1a与夹头1b接触面为向外扩张的锥面,夹头1b与该锥面滑动配合,夹头1b为弹性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类加工用数控车床旋转掉头送料装置,包括:/n内定位主轴(1),安装在数控车床的卡盘上,用于夹持定位工件,内定位主轴(1)为空心圆筒形状;/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存料器(2),可旋转地安装在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上,存料器(2)的旋转轴竖直设置,存料器(2)上开设有水平贯穿存料器(2)并且可容纳一个工件的存料孔(2a);/n旋转驱动器(3),安装在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上,旋转驱动器(3)的输出轴与存料器(2)传动连接;/n移料器(4),用于将内定位主轴(1)内部的工件推入到存料孔(2a)内部,或者用于将存料孔(2a)内部的工件推入到内定位主轴(1)内部;/n上料装置(5),安装在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上,用于向存料孔(2a)内部输出工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类加工用数控车床旋转掉头送料装置,包括:
内定位主轴(1),安装在数控车床的卡盘上,用于夹持定位工件,内定位主轴(1)为空心圆筒形状;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料器(2),可旋转地安装在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上,存料器(2)的旋转轴竖直设置,存料器(2)上开设有水平贯穿存料器(2)并且可容纳一个工件的存料孔(2a);
旋转驱动器(3),安装在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上,旋转驱动器(3)的输出轴与存料器(2)传动连接;
移料器(4),用于将内定位主轴(1)内部的工件推入到存料孔(2a)内部,或者用于将存料孔(2a)内部的工件推入到内定位主轴(1)内部;
上料装置(5),安装在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上,用于向存料孔(2a)内部输出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类加工用数控车床旋转掉头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定位主轴(1)包括:
筒体(1a),用于安装在数控车床的卡盘内;
夹头(1b),设置在筒体(1a)的一端,夹头(1b)的两端分别位于筒体(1a)的内外两侧,夹头(1b)的轴心开设有与内定位主轴(1)间隙配合的通孔,筒体(1a)与夹头(1b)接触面为向外扩张的锥面,夹头(1b)与该锥面滑动配合,夹头(1b)为弹性材料;
拉杆(1c),可同轴滑动的安装在筒体(1a)内部,拉杆(1c)与夹头(1b)位于筒体(1a)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类加工用数控车床旋转掉头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器(4)包括:
第一顶杆(4a),可滑动地安装在拉杆(1c)内部,第一顶杆(4a)与夹头(1b)上夹持的工件抵靠;
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垒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普瑞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