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出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314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出水装置,其包括分水体、出水面板、主切换机构以及出水调整件;出水面板与分水体之间形成第一出水水腔和第二出水水腔;出水面板设有与第一出水水腔和第二出水水腔相通的多个出水孔,每个出水孔配合有出水调整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一出水水腔和第二出水水腔共用出水面板的出水孔进行出水,且同一出水孔能产生不同出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出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卫浴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多功能出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卫浴领域,花洒都会设置多种出水效果以满足人们的不同使用需求。现有的花洒为了实现多种出水效果,一般是在花洒内设置多个出水水腔,出水面板则对应于各出水水腔分别设置多组出水孔,各组出水孔分别连通各出水水腔;这样对于不同出水效果就要使用不用的出水孔,造成了出水面板上的出水孔种类繁多,不能对出水面板的面积进行有效利用,使得整体花洒体积较大。而且使用时间久了,因水垢堆积等原因,导致出水孔容易堵塞,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出水装置,其能使得出水装置的不同出水水腔共用出水面板的出水孔,以使得出水面板的结构得以简化。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出水装置,其包括分水体、出水面板、主切换机构以及出水调整件;所述分水体设有进水流道;所述出水面板与分水体相连,且出水面板与分水体之间形成第一出水水腔和第二出水水腔;所述主切换机构配合于分水体上,主切换机构用于控制进水流道与第一出水水腔和第二出水水腔连通与否;所述出水面板设有与第一出水水腔和第二出水水腔相通的多个出水孔,每个出水孔配合有出水调整件;所述出水调整件会受第一出水水腔的水流和第二出水水腔内的水流作用而移动,进而调整出水孔的出水效果。所述第一出水水腔和第二出水水腔之间通过抵触出水面板的隔板隔开;所述隔板与出水面板的各出水孔相对,且隔板对应于各出水孔分别设置连通第一出水水腔和第二出水水腔的多个配合缺口;所述出水调整件包括驱动部以及与驱动部连接的调整部;各出水调整件的驱动部分别可移动的配合于各配合缺口中,各出水调整件的调整部伸入各出水孔,且调整部可在出水孔中移动。所述出水面板上的各出水孔呈环形结构排布;所述第二出水水腔环绕第一出水水腔设置,所述隔板为环形结构。所述出水孔朝向各出水孔组成的环形结构中心的内侧壁面设有内缩倾斜面,出水孔的内缩倾斜面沿出水孔出水方向向出水孔外侧倾斜设置。所述出水调整件的调整部靠近各出水孔组成的环形结构中心的内侧端面设有内缩斜倾面,调整部的内缩斜倾面沿出水孔出水方向向出水孔外侧倾斜设置。所述出水孔远离各出水孔组成的环形结构中心的外侧壁面设有外扩倾斜面,出水孔的外扩倾斜面沿出水孔出水方向向出水孔外侧倾斜设置。所述出水调整件的调整部远离各出水孔组成的环形结构中心的外侧端面设有外扩斜倾面,调整部的外扩斜倾面沿出水孔出水方向向出水孔外侧倾斜设置。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出水装置还包括次切换机构;所述分水体与出水面板之间还形成有第三出水水腔;所述出水面板设有与第三出水水腔相通的喷口;所述分水体内设有与第一出水水腔、第二出水水腔和第三出水水腔分别相通的第一出水流道、第二出水流道和第三出水流道;所述分水体内还设有连通第二出水流道和第三出水流道的过水流道;所述主切换机构用于控制进水流道与第一出水流道和过水流道连通与否;而所述次切换机构用于控制过水流道与第二出水流道和第三出水流道连通与否;所述出水面板设有与第三出水水腔相通的喷口。所述喷口中配合有起泡器。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的第一出水水腔和第二出水水腔共用出水面板的出水孔进行出水,使得出水面板的结构得以简化;而且本技术的出水孔配合有出水调整件,出水调整件会受第一出水水腔的水流和第二出水水腔内的水流作用而移动,进而调整出水孔的出水效果,这样本技术通过控制第一出水水腔和第二出水水腔是否进水便能控制出水孔的出水效果,使得同一出水孔能产生不同出水效果;而且本技术通过出水调整件的移动也能对出水孔进行清洁,从而防止出水孔堵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出水面板的结构示意图1;图4为本技术的出水面板的结构示意图2;图5为本技术的封水座的结构示意图1;图6为本技术的封水座的结构示意图2;图7为本技术的出水调整件的结构示意图1;图8为本技术的出水调整件的结构示意图2;图9为本技术处于出花洒水时的剖视图1;图10为本技术处于出花洒水时的剖视图2;图11为本技术处于出花洒水时的剖视图3;图12为本技术处于出花洒水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处于出强力水时的剖视图;图14为本技术处于出强力水时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分水体A,分水主体1,第一分水半体11,第二分水半体12,进水流道100、第一出水流道101,第二出水流道102,第三出水流道103,过水流道104,主切换槽腔105,进水孔1050,第一分水孔1051,第二分水孔1052,次切换槽腔106,进水口1060,第一分水口1061,第二分水口1062,封水座2,隔板21,配合缺口211,第一出水口201,第二出水口202,第三出水口203,外壳3,出水面板B,出水孔B1,周向壁面B11,内侧壁面B12,内缩倾斜面B121,外侧壁面B13,外扩倾斜面B131,喷口B2,主切换机构C,主固定座C1,主通孔C11,主过孔C12,主切换杆C2,上密封部C21,下密封部C22,复位弹簧C3,按钮C4,出水调整件D,驱动部D1,调整部D2,周向端面D21,内侧端面D22,内缩斜倾面D221,外侧端面D23,外扩斜倾面D231,次切换机构E,次固定座E1,次通孔E11,次过孔E12,次切换杆E2,上封闭部E21,下封闭部E22,切换按钮E3,起泡器F,第一出水水腔S1,第二出水水腔S2,第三出水水腔S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至图14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多功能出水装置,其包括分水体A、出水面板B、主切换机构C以及出水调整件D;其中所述分水体A设有进水流道100,以用于进水;所述出水面板B与分水体A相连,且出水面板B与分水体A之间形成第一出水水腔S1和第二出水水腔S2;所述主切换机构C配合于分水体A上,主切换机构C用于控制进水流道100与第一出水水腔S1和第二出水水腔S2连通与否,进而控制第一出水水腔S1和第二出水水腔S2进水与否;所述出水面板B设有与第一出水水腔S1和第二出水水腔S2相通的多个出水孔B1,每个出水孔B1配合有出水调整件D;所述出水调整件D会受第一出水水腔S1的水流和第二出水水腔S2内的水流作用而移动,进而调整出水孔B1的出水效果,这样本技术通过控制第一出水水腔S1和第二出水水腔S2是否进水便能控制出水孔B1的出水效果,从而实现了同一出水孔能产生不同出水效果的效果;并且本技术通过出水调整件D的移动也能对出水孔B1进行清洁,从而防止出水孔B1堵塞。配合图9、图10和图13所示,所述分水体A与出水面板B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水体、出水面板、主切换机构以及出水调整件;/n所述分水体设有进水流道;所述出水面板与分水体相连,且出水面板与分水体之间形成第一出水水腔和第二出水水腔;所述主切换机构配合于分水体上,主切换机构用于控制进水流道与第一出水水腔和第二出水水腔连通与否;/n所述出水面板设有与第一出水水腔和第二出水水腔相通的多个出水孔,每个出水孔配合有出水调整件;所述出水调整件会受第一出水水腔的水流和第二出水水腔内的水流作用而移动,进而调整出水孔的出水效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水体、出水面板、主切换机构以及出水调整件;
所述分水体设有进水流道;所述出水面板与分水体相连,且出水面板与分水体之间形成第一出水水腔和第二出水水腔;所述主切换机构配合于分水体上,主切换机构用于控制进水流道与第一出水水腔和第二出水水腔连通与否;
所述出水面板设有与第一出水水腔和第二出水水腔相通的多个出水孔,每个出水孔配合有出水调整件;所述出水调整件会受第一出水水腔的水流和第二出水水腔内的水流作用而移动,进而调整出水孔的出水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水腔和第二出水水腔之间通过抵触出水面板的隔板隔开;所述隔板与出水面板的各出水孔相对,且隔板对应于各出水孔分别设置连通第一出水水腔和第二出水水腔的多个配合缺口;
所述出水调整件包括驱动部以及与驱动部连接的调整部;各出水调整件的驱动部分别可移动的配合于各配合缺口中,各出水调整件的调整部伸入各出水孔,且调整部可在出水孔中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面板上的各出水孔呈环形结构排布;所述第二出水水腔环绕第一出水水腔设置,所述隔板为环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朝向各出水孔组成的环形结构中心的内侧壁面设有内缩倾斜面,出水孔的内缩倾斜面沿出水孔出水方向向出水孔外侧倾斜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石发施龙云吴国忠杨习文吴伟圣吴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沛乐迪厦门卫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