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沥青混凝土的快速调配、制备一体化系统及其调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287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沥青混凝土的快速调配、制备一体化系统及其调制方法,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配台,所述调配台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加工箱,调配台顶部右侧的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沥青混凝土技术领域。该基于沥青混凝土的快速调配、制备一体化系统及其调制方法,通过设置有破碎机构,利用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转轴的转动,使得研磨辊和其表面的研磨条配合相应的研磨板对原材料进行破碎,配合放置板两端的卡柱与卡槽之间的卡接,不仅可以对大块的原料进行破碎,而且可以对长时间工作受损的零件进行更换,提高之后制备效果的同时,极大的加快了对原材料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沥青混凝土的快速调配、制备一体化系统及其调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混凝土
,具体为基于沥青混凝土的快速调配、制备一体化系统及其调制方法。
技术介绍
参考中国专利,专利名称为:一种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专利公开号为:CN112275610A,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向壳体内加入加热的沥青,并控制转轴带动位于壳体内的搅拌棒对沥青进行搅拌;步骤二:将碎石块放入筛网机构中,并控制推板向左移动将碎石块推向筛网中,推杆向左移动使与筛网机构连接的皮带轮组件与转轴连接;步骤三:继续控制电动推杆伸出,电动推杆带动推板将堵塞在筛网上的大石块向左推动,利用旋转的碎石刀将大石块打碎,进而通过筛网落入沥青中;步骤四:当碎石块全部筛完后,推杆控制筛网机构停止转动;步骤五:继续控制搅拌棒对混有碎石块的沥青进充分搅拌五分钟后,沥青混凝土制备完毕;该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能够快速实现沥青混泥土的制备。但是现有的沥青混凝土在进行调配、制备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沥青混凝土原料大多数为较大的颗粒,若是直接进行混合制备,不仅混合不充分,还容易损伤设备;2、现有的沥青混凝土原料在进行破碎时,长时间的使用会致使设备的零件损坏,无法进行更换会使得加工的效率变慢;3、现有的沥青混凝土原料在进行破碎后,所得到的产物不符合所需的原料尺寸,造成材料使用不充分,致使浪费;4、现有的沥青混凝土原料破碎后的产品依然存在较多的磁性物质,例如铁、钴等物质,会对之后的操作造成较大的影响。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沥青混凝土的快速调配、制备一体化系统及其调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沥青混凝土的快速调配、制备一体化系统及其调制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沥青混凝土原料颗粒较大,混合制备不充分,且容易浪费原料,以及长时间的破碎,设备的部分零件无法及时的更换,致使效率变慢,同时原料中存在磁性物质影响之后的操作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基于沥青混凝土的快速调配、制备一体化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配台,所述调配台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加工箱,所述调配台顶部右侧的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传动箱,所述加工箱的内部设置有破碎机构,所述调配台的内部设置有调配机构,所述传动箱的底部设置有去质机构,所述破碎机构中包括驱动电机、破碎箱和调节机构,所述破碎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研磨板,所述破碎箱和研磨板的表面均与加工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固定安装在加工箱的后侧,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且驱动转轴的一端与破碎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研磨辊,所述研磨辊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研磨条,所述研磨辊的外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研磨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且放置板的外表面与放置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放置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柱,所述放置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柱,所述第一卡柱和第二卡柱的外表面均与卡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卡柱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第二卡柱的外表面且位于弹簧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卡柱和限位板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所述破碎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料槽,所述破碎箱和研磨板的底部通过过滤网进行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中包括调节板和第一气缸,所述研磨板的底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第一气缸的一侧与研磨板的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气缸的另一侧与加工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槽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优选的,所述调节板的一侧与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一端贯穿研磨板并延伸至转动槽的内部,所述第一推杆的一端与调节板的一侧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调配机构中包括传输电机,所述传输电机的一侧固定安装在调配台的后侧,所述传输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传输转轴,所述传输转轴的一端贯穿调配台并延伸至调配台的内部,且传输转轴的一端与调配台的内壁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传输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调配台的内表面且位于传输转轴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被动转轴,所述被动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的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轮的外表面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去质机构中包括副动电机和去质板,所述副动电机的一侧固定安装在传动箱的左侧,所述副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副动转轴,所述副动转轴的一端贯穿传动箱并延伸至传动箱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副动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丝杆,且丝杆的一端与传动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优选的,所述第二气缸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的底端延伸至加工箱的下方,且第二推杆的底端与去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基于沥青混凝土的快速调配、制备一体化系统的调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破碎:首先将原材料从进料槽处进入到破碎箱中,此时启动驱动电机,利用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转轴的转动,使得研磨辊和其表面的研磨条配合相应的研磨板对原材料进行破碎,其中,当研磨条长时间的使用需要进行更换时,停机后通过向一侧压动研磨条,使得限位板在第二卡柱的外表面滑动,从而挤压弹簧的收缩,直至第一卡柱从卡槽处脱离,即可将研磨条取下,反向操作,即可安装;S2、原料调节:原材料在进入到破碎箱中进行破碎后,根据不断的调节和相应的产品比对来控制对应的破碎距离,此时调节过程中启动第一气缸,利用第一气缸带动第一推杆的移动,通过第一推杆带动了调节板在研磨板的下方进行转动,对调节板与研磨条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S3、原料调配:此时研磨后合格的原料从过滤网上掉落到传动带上,启动传输电机,利用传输电机带动传输转轴,使得传输转轴上的第一传动轮进行转动,同步带动了第二传动轮和被动转轴得转动,将原料运输到去质装置的下方;S4、原料去质:此时原料在传动带上持续运输,启动副动电机,利用副动电机带动副动转轴的转动,使得丝杆外表面的转动轴承和支撑块同步移动,继而带动了第二气缸的移动,与此同时启动第二气缸,利用第二气缸推动第二推杆移动,从而调节去质板与原料之间的距离,将原料的一些可吸物进行去除。优选的,所述S2中在将原料进行比对后,根据对应的所需原料大小来控制对应的移动距离,其中目标的产物半径过大时,利用第一气缸带动第一推杆的移动,使得调节板与研磨条之间的距离缩小,目标的产物半径过小时,反向操作即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沥青混凝土的快速调配、制备一体化系统及其调制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基于沥青混凝土的快速调配、制备一体化系统及其调制方法,通过设置有破碎机构,利用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转轴的转动,使得研磨辊和其表面的研磨条配合相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沥青混凝土的快速调配、制备一体化系统,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配台(3),所述调配台(3)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加工箱(4),所述调配台(3)顶部右侧的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架(5),所述支架(5)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传动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箱(4)的内部设置有破碎机构(7),所述调配台(3)的内部设置有调配机构(8),所述传动箱(6)的底部设置有去质机构(9);/n所述破碎机构(7)中包括驱动电机(71)、破碎箱(72)和调节机构(73),所述破碎箱(7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研磨板(74),所述破碎箱(72)和研磨板(74)的表面均与加工箱(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71)的一侧固定安装在加工箱(4)的后侧,所述驱动电机(71)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75),且驱动转轴(75)的一端与破碎箱(7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转轴(7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研磨辊(76),所述研磨辊(76)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研磨条(77),所述研磨辊(76)的外表面开设有放置槽(78),所述放置槽(78)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79),所述研磨条(7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710),且放置板(710)的外表面与放置槽(78)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放置板(7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柱(711),所述放置板(710)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柱(712),所述第一卡柱(711)和第二卡柱(712)的外表面均与卡槽(79)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卡柱(712)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713),所述第二卡柱(712)的外表面且位于弹簧(713)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板(714),所述弹簧(71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卡柱(712)和限位板(714)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所述破碎箱(72)的顶部开设有进料槽(715),所述破碎箱(72)和研磨板(74)的底部通过过滤网(716)进行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沥青混凝土的快速调配、制备一体化系统,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配台(3),所述调配台(3)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加工箱(4),所述调配台(3)顶部右侧的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架(5),所述支架(5)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传动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箱(4)的内部设置有破碎机构(7),所述调配台(3)的内部设置有调配机构(8),所述传动箱(6)的底部设置有去质机构(9);
所述破碎机构(7)中包括驱动电机(71)、破碎箱(72)和调节机构(73),所述破碎箱(7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研磨板(74),所述破碎箱(72)和研磨板(74)的表面均与加工箱(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71)的一侧固定安装在加工箱(4)的后侧,所述驱动电机(71)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75),且驱动转轴(75)的一端与破碎箱(7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转轴(7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研磨辊(76),所述研磨辊(76)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研磨条(77),所述研磨辊(76)的外表面开设有放置槽(78),所述放置槽(78)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79),所述研磨条(7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710),且放置板(710)的外表面与放置槽(78)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放置板(7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柱(711),所述放置板(710)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柱(712),所述第一卡柱(711)和第二卡柱(712)的外表面均与卡槽(79)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卡柱(712)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713),所述第二卡柱(712)的外表面且位于弹簧(713)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板(714),所述弹簧(71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卡柱(712)和限位板(714)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所述破碎箱(72)的顶部开设有进料槽(715),所述破碎箱(72)和研磨板(74)的底部通过过滤网(716)进行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沥青混凝土的快速调配、制备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73)中包括调节板(73-1)和第一气缸(73-2),所述研磨板(74)的底部开设有转动槽(73-3),所述第一气缸(73-2)的一侧与研磨板(74)的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气缸(73-2)的另一侧与加工箱(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槽(73-3)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7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沥青混凝土的快速调配、制备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73-1)的一侧与转动杆(73-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73-2)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推杆(73-5),所述第一推杆(73-5)的一端贯穿研磨板(74)并延伸至转动槽(73-3)的内部,所述第一推杆(73-5)的一端与调节板(73-1)的一侧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沥青混凝土的快速调配、制备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配机构(8)中包括传输电机(81),所述传输电机(81)的一侧固定安装在调配台(3)的后侧,所述传输电机(81)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传输转轴(82),所述传输转轴(82)的一端贯穿调配台(3)并延伸至调配台(3)的内部,且传输转轴(82)的一端与调配台(3)的内壁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沥青混凝土的快速调配、制备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转轴(8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83),所述调配台(3)的内表面且位于传输转轴(8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被动转轴(8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琪炜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