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降尘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工程装备
,尤其涉及一种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降尘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快,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建筑工地,而数量众多的建筑工地产生的大量扬尘给周围环境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导致大量扬尘污染集中释放到大气中,将给整个城市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尘,最终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在这些扬尘当中,又有大量的属于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会给城市居民的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对建筑工地的扬尘进行监控和改善显得非常有必要。而现有的一些降尘方法和系统只是在建筑工地的围挡的一周设有喷水装置,喷水时间人为控制或一直开启,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不够智能化,当不需要时不能及时关闭喷水,浪费水资源;二是没有动态调节能力,当风大或尘多时,无法自动加强喷水功能,降尘效果差;三是使用不够灵活,无法进行随时随地监控。现有的降尘装置一般由相关人员手动进行控制,喷洒时间依据人员工作经验进行判定,当人员发现内某处位置粉尘浓度过大时,由人员进入开启相应的降尘装置进行降尘,对进入内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并且人员在内来回走动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不能及时地开启降尘装置进行降尘,当内该处粉尘浓度降低后又不能及时关闭除尘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降尘系统。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降尘系统,包括沿着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进出通道左右两侧按线性阵列等间距布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进出通道左右两侧按线性阵列等间距布置的多个三通管(1),相邻两个三通管(1)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通过主水管(2)连通,所述三通管(1)第三端连接有洒水管(3),所述洒水管(3)末端连接有花洒喷头(4),所述花洒喷头(4)对准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进出通道表面,所述三通管(1)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抱夹于第一抱箍(5)与第二抱箍(6)之间,所述第一抱箍(5)的一端、第二抱箍(6)的一端分别与销轴(7)两端铰接,所述第一抱箍(5)的另一端铰接有锁紧螺杆(8),所述第二抱箍(6)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槽,锁紧螺杆(8)上螺接有锁紧螺母(9)并且所述锁紧螺杆(8)套合于所述开口槽内,所述第二抱箍(6)上还固定连接有支承杆(10),支承杆(10)末端插入地面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进出通道左右两侧按线性阵列等间距布置的多个三通管(1),相邻两个三通管(1)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通过主水管(2)连通,所述三通管(1)第三端连接有洒水管(3),所述洒水管(3)末端连接有花洒喷头(4),所述花洒喷头(4)对准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进出通道表面,所述三通管(1)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抱夹于第一抱箍(5)与第二抱箍(6)之间,所述第一抱箍(5)的一端、第二抱箍(6)的一端分别与销轴(7)两端铰接,所述第一抱箍(5)的另一端铰接有锁紧螺杆(8),所述第二抱箍(6)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槽,锁紧螺杆(8)上螺接有锁紧螺母(9)并且所述锁紧螺杆(8)套合于所述开口槽内,所述第二抱箍(6)上还固定连接有支承杆(10),支承杆(10)末端插入地面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1)第三端中心轴线相对于地面之间的倾角为30°至6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建筑工地施工现场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洒水管(3)上还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坤,周雨婷,刘璇,张思斌,覃鹤,万廷荣,袁肖,刘越,魏新枫,刘钰萌,吴江南,刘帝兰,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