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旧房的加装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2705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5
一种用于旧房的加装电梯,包括电梯本体、走廊和逃生机构,逃生机构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有多组,逃生机构包括遮挡板、导向件、逃生管、固定板、第一支架、夹轮、卡柱、连接板、第一弹性件、固定架、连接绳、固定板、滑动板、滑动组件、滚轮、座椅、底板、支撑板、挡板和用于拉动连接绳的拉动组件;逃生管上设置有入口,逃生管底端设置有出口,多组逃生机构中的多个遮挡板对应与多个走廊连通,导向件设置在逃生管内表面上,导向件为L形柱状结构,导向件上设置有导向槽;滑动组件包括连接杆和用于卡入导向槽内的滑动球;座椅和底板之间连接有缓冲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直接与旧房各层阳台连通,使用方便,还能方便住户快速逃生,安全性更高。

An additional elevator for old hou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旧房的加装电梯
本专利技术涉及旧房电梯改造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旧房的加装电梯。
技术介绍
许多早年建造的多层住宅楼和其他楼房(简称:旧房)没有安装电梯,这些旧房大多建于上世纪,通常层数为6-7层;随着时间的增长,旧房住户逐步进入老年,出现上下楼困难、出行不便的问题。乘坐电梯上下楼,成为老旧房住户的强烈愿望和迫切需要。对于现有加装在旧房上的电梯,一般与楼道连通,住户仍需要爬升一段台阶,使用不方便,而且,在遇到火灾时,住户人员如果通过楼梯逃生,会耗费逃生时间,同时,电梯不能在遇到火灾时使用,容易出现故障,导致人员被困。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旧房的加装电梯,能直接与旧房各层阳台连通,使用方便,还能方便住户快速逃生,安全性更高。(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旧房的加装电梯,包括电梯本体、走廊和逃生机构,逃生机构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有多组,逃生机构包括遮挡板、导向件、逃生管、固定板、第一支架、夹轮、卡柱、连接板、第一弹性件、固定架、连接绳、固定板、滑动板、滑动组件、滚轮、座椅、底板、支撑板、挡板和用于拉动连接绳的拉动组件;电梯本体上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电梯门,走廊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走廊与电梯门对应连通;逃生管为L形结构,逃生管上设置有入口,逃生管底端设置有出口,遮挡板设置在入口处,多组逃生机构中的多个遮挡板对应与多个走廊连通,导向件设置在逃生管内表面上,且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件为L形柱状结构,导向件上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为L形槽,且L形转折处设置有圆角,支撑板与逃生管底端连接,挡板设置在支撑板上,固定板设置在逃生管内壁上,第一支架、卡柱、连接板、第一弹性件、固定架和连接绳均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架设置在固定板上,夹轮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架上,夹轮在第一支架上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有两个,两个夹轮之间设置有用于卡入卡柱的卡夹通道,卡柱端部与连接绳连接,卡柱滑动设置在固定架上,连接板设置在卡柱上,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与连接板和固定架连接,固定架设置在固定板上,固定板设置在滑动板上,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穿过连接绳的通孔;滑动组件沿滑动板长度方向并排有两组,滑动组件关于滑动板沿宽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组,滑动组件包括连接杆和用于卡入导向槽内的滑动球;滚轮设置在滑动板背部;底板设置在滑动板底部,座椅和底板之间连接有缓冲机构。优选的,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转动设置有两个导向轮,连接绳绕过导向轮;拉动组件包括安装板、把手、滑动杆、限位台、第二弹性件和第三弹性件,连接绳底端与安装板连接,把手设置在安装板底部,把手并排设置有两个,滑动杆阵列设置有多个,滑动杆垂直设置在安装板上,滑动杆贯穿固定板并与固定板滑动连接,限位台与滑动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连接,第二弹性件两端分别与限位台和固定板连接,第三弹性件两端分别与固定板和安装板连接。优选的,缓冲机构包括围板、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围板设置在底板上,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均并排设置有多组;第一缓冲组件包括固定柱、固定筒和第四弹性件,固定柱设置在座椅底部,固定柱滑动设置在固定筒上,固定筒设置在底板上,第四弹性件两端分别与座椅和固定筒连接;第二缓冲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台、连杆、第二安装台、滑块、滑轨、第五弹性件和第六弹性件,第一安装台设置在座椅底部,连杆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台和第二安装台转动连接,第二安装台设置在滑块上,滑块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滑轨设置在底板上,第五弹性件和第六弹性件均水平设置,第五弹性件两端分别与滑块一侧表面和围板连接,第六弹性件两端分别与滑块另一侧表面和围板连接。优选的,座椅和围板之间连接有折叠筒,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均位于折叠筒内侧。优选的,围板内表面上水平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贯穿滑块并与滑块滑动连接。优选的,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第三弹性件、第四弹性件、第五弹性件和第六弹性件均为压缩弹簧,第一弹性件套设在卡柱外周侧,第二弹性件和第三弹性件套设在滑动杆外周侧,第四弹性件套设在固定柱外周侧,第五弹性件和第六弹性件均套设在导向杆外周侧。优选的,走廊内壁上转动设置有入户门,遮挡板上设置有逃生门。优选的,座椅上并排设置有两个限位板,限位板上设置有安全带。优选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逃生人员需要从室内逃生时,逃生人员跑到走廊内;S2、逃生人员通过遮挡板进入到逃生管内,并坐在座椅上;S3、逃生人员下拉拉动组件,拉动组件带动连接绳移动,连接绳带动卡柱移动,卡柱从卡夹通道内移出,滑动板通过滑动组件在两个导向件之间向下滑动;S4、逃生人员随滑动板下滑,直至底板移动至撞击到挡板的位置停下,逃生人员从座椅上移开,完成逃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能直接与旧房各层阳台连通,使用方便,还能方便住户快速逃生,安全性更高。在使用时,住户能通过电梯本体升降,然后通过对应的走廊走到自家阳台,使用非常方便;当遇到火灾时,人员能从阳台逃生到走廊内,并从走廊内逃生至逃生管内,坐在座椅上,下拉拉动组件,拉动组件带动连接绳移动,连接绳带动卡柱移动,卡柱从卡夹通道内移出,滑动板通过滑动组件在两个导向件之间向下滑动,人员随之下移,直至底板撞击到挡板,滚轮能在逃生管和支撑板上滚动,缓冲机构能缓冲人员受到的撞击,提高逃生的安全性,使得人员能快速的从楼上逃到楼下,并最终从座椅上逃离到安全地带,有效保障了住户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旧房的加装电梯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旧房的加装电梯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旧房的加装电梯的第一种局部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旧房的加装电梯的第二种局部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附图标记:100、阳台;1、电梯本体;101、电梯门;2、走廊;201、入户门;3、逃生门;4、遮挡板;5、导向件;501、导向槽;6、逃生管;7、固定板;8、第一支架;9、夹轮;10、卡柱;11、连接板;12、第一弹性件;13、固定架;14、连接绳;15、导向轮;16、第二支架;17、固定板;18、安装板;19、把手;20、滑动杆;21、限位台;22、第二弹性件;23、第三弹性件;24、滑动板;25、连接杆;26、滑动球;27、滚轮;28、座椅;281、限位板;282、安全带;29、底板;30、围板;31、固定柱;32、固定筒;33、第四弹性件;34、第一安装台;35、连杆;36、第二安装台;37、滑块;38、滑轨;39、第五弹性件;40、第六弹性件;41、导向杆;42、折叠筒;43、支撑板;44、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旧房的加装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本体(1)、走廊(2)和逃生机构,逃生机构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有多组,逃生机构包括遮挡板(4)、导向件(5)、逃生管(6)、固定板(7)、第一支架(8)、夹轮(9)、卡柱(10)、连接板(11)、第一弹性件(12)、固定架(13)、连接绳(14)、固定板(17)、滑动板(24)、滑动组件、滚轮(27)、座椅(28)、底板(29)、支撑板(43)、挡板(44)和用于拉动连接绳(14)的拉动组件;/n电梯本体(1)上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电梯门(101),走廊(2)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走廊(2)与电梯门(101)对应连通;逃生管(6)为L形结构,逃生管(6)上设置有入口,逃生管(6)底端设置有出口,遮挡板(4)设置在入口处,多组逃生机构中的多个遮挡板(4)对应与多个走廊(2)连通,导向件(5)设置在逃生管(6)内表面上,且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件(5)为L形柱状结构,导向件(5)上设置有导向槽(501),导向槽(501)为L形槽,且L形转折处设置有圆角,支撑板(43)与逃生管(6)底端连接,挡板(44)设置在支撑板(43)上,固定板(7)设置在逃生管(6)内壁上,第一支架(8)、卡柱(10)、连接板(11)、第一弹性件(12)、固定架(13)和连接绳(14)均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架(8)设置在固定板(7)上,夹轮(9)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架(8)上,夹轮(9)在第一支架(8)上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有两个,两个夹轮(9)之间设置有用于卡入卡柱(10)的卡夹通道,卡柱(10)端部与连接绳(14)连接,卡柱(10)滑动设置在固定架(13)上,连接板(11)设置在卡柱(10)上,第一弹性件(12)两端分别与连接板(11)和固定架(13)连接,固定架(13)设置在固定板(17)上,固定板(17)设置在滑动板(24)上,固定板(17)上设置有用于穿过连接绳(14)的通孔;滑动组件沿滑动板(24)长度方向并排有两组,滑动组件关于滑动板(24)沿宽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组,滑动组件包括连接杆(25)和用于卡入导向槽(501)内的滑动球(26);滚轮(27)设置在滑动板(24)背部;底板(29)设置在滑动板(24)底部,座椅(28)和底板(29)之间连接有缓冲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旧房的加装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本体(1)、走廊(2)和逃生机构,逃生机构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有多组,逃生机构包括遮挡板(4)、导向件(5)、逃生管(6)、固定板(7)、第一支架(8)、夹轮(9)、卡柱(10)、连接板(11)、第一弹性件(12)、固定架(13)、连接绳(14)、固定板(17)、滑动板(24)、滑动组件、滚轮(27)、座椅(28)、底板(29)、支撑板(43)、挡板(44)和用于拉动连接绳(14)的拉动组件;
电梯本体(1)上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电梯门(101),走廊(2)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走廊(2)与电梯门(101)对应连通;逃生管(6)为L形结构,逃生管(6)上设置有入口,逃生管(6)底端设置有出口,遮挡板(4)设置在入口处,多组逃生机构中的多个遮挡板(4)对应与多个走廊(2)连通,导向件(5)设置在逃生管(6)内表面上,且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件(5)为L形柱状结构,导向件(5)上设置有导向槽(501),导向槽(501)为L形槽,且L形转折处设置有圆角,支撑板(43)与逃生管(6)底端连接,挡板(44)设置在支撑板(43)上,固定板(7)设置在逃生管(6)内壁上,第一支架(8)、卡柱(10)、连接板(11)、第一弹性件(12)、固定架(13)和连接绳(14)均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架(8)设置在固定板(7)上,夹轮(9)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架(8)上,夹轮(9)在第一支架(8)上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有两个,两个夹轮(9)之间设置有用于卡入卡柱(10)的卡夹通道,卡柱(10)端部与连接绳(14)连接,卡柱(10)滑动设置在固定架(13)上,连接板(11)设置在卡柱(10)上,第一弹性件(12)两端分别与连接板(11)和固定架(13)连接,固定架(13)设置在固定板(17)上,固定板(17)设置在滑动板(24)上,固定板(17)上设置有用于穿过连接绳(14)的通孔;滑动组件沿滑动板(24)长度方向并排有两组,滑动组件关于滑动板(24)沿宽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组,滑动组件包括连接杆(25)和用于卡入导向槽(501)内的滑动球(26);滚轮(27)设置在滑动板(24)背部;底板(29)设置在滑动板(24)底部,座椅(28)和底板(29)之间连接有缓冲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旧房的加装电梯,其特征在于,固定板(17)上设置有第二支架(16),第二支架(16)上转动设置有两个导向轮(15),连接绳(14)绕过导向轮(15);拉动组件包括安装板(18)、把手(19)、滑动杆(20)、限位台(21)、第二弹性件(22)和第三弹性件(23),连接绳(14)底端与安装板(18)连接,把手(19)设置在安装板(18)底部,把手(19)并排设置有两个,滑动杆(20)阵列设置有多个,滑动杆(20)垂直设置在安装板(18)上,滑动杆(20)贯穿固定板(17)并与固定板(17)滑动连接,限位台(21)与滑动杆(20)远离安装板(18)的一端连接,第二弹性件(22)两端分别与限位台(21)和固定板(17)连接,第三弹性件(23)两端分别与固定板(17)和安装板(18)连接。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船谷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