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泌尿外科护理用导尿检测一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2645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泌尿外科护理用导尿检测一体装置,包括用于贴合人体生殖器的人体尿裤,人体尿裤通过尿液导管连接有集尿箱,在尿液导管内设置有尿液取样机构;尿液取样机构包括设置于尿液导管顶端且用于连接人体尿裤的刚性部,在刚性部上的任一水平面上开设有环形开槽,在环形开槽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柱,在支撑柱可转动并锁定地安装有板形活动部,在板形活动部上设置有多个导尿孔,在板形活动部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多个取样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取样管安装于刚性部的中间,有利于取样管直接承接人体排出的尿液,从而避免附着于尿液导管管壁上的尿液污染取样管,且可同时承载较多数量的取样管,提高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泌尿外科护理用导尿检测一体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泌尿外科护理用导尿检测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泌尿科是专门研究男女泌尿道与男性生殖系统的一门医学,它主要是从外科细分而来;男性的泌尿与生殖系统密不可分,而女性的泌尿道则开口于外阴部,无论男女,泌尿道与生殖道息息相关,两者的疾病常会互相影响;泌尿外科可进一步细分出泌尿肿瘤学、泌尿道结石、排尿障碍、小儿泌尿学、性功能障碍、男性不育等各种次专科。在泌尿外科的治疗过程中有时需要对患者的尿液进行导流,导尿器主要用于小便失禁病人,该导尿器一般分为连接端、导尿管和接尿壶,连接端通常会通过连接带固定于男性生殖器及女性会阴处,然后通过导尿管和接尿壶相连,但是在实际导尿工作中不能进行少量尿液的尿检取样操作,取样操作繁琐复杂。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在导尿装置中设置尿液分流阀以解决上述问题。例如,一种申请号为:201821101509.5的技术专利,其主要工作原理为:通过人为操作尿液分流阀,将尿液以分流的方式顺着二号导尿分支管引入尿液采样试管中,采集一定量后将尿液分流阀复位;但是,该方案存在的缺陷在于:由于病人的病情时刻发生变化,故每次尿液的检测结果也不相同,然而使用分流阀和支管导出尿液进行采样的方式,会导致上一次已检测的尿液残留在分流阀和支管上,并随着待检测的尿液一同流出,从而使得检测结果不准确,且该装置在多次进行取样时,需要先后重复进操作,降低了操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泌尿外科护理用导尿检测一体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支管导出结构上的尿液残留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和需要多个取样时需要重复进行取样导致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泌尿外科护理用导尿检测一体装置,包括用于贴合人体生殖器的人体尿裤,所述人体尿裤通过尿液导管连接有集尿箱,在所述尿液导管内设置有尿液取样机构;所述尿液取样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尿液导管顶端且用于连接所述人体尿裤的刚性部,在所述刚性部上的任一水平面上开设有环形开槽,在所述环形开槽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刚性部被所述环形开槽分割的两端的支撑柱,在所述支撑柱可转动并锁定地安装有用于嵌套在所述环形开槽的板形活动部,在所述板形活动部上设置有多个导尿孔,在所述板形活动部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多个取样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导尿孔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承托网,在所述承托网上设置有锁定组件,所述取样管一一对应地安装在所述锁定组件内且所述取样管不与所述导尿孔的孔壁接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承托网中心的定位凹槽,在所述定位凹槽的槽底活动安装有弧形弹片,且所述弧形弹片的两端贯穿所述定位凹槽的槽底延伸至所述定位凹槽的两侧,所述取样管的底端在嵌套至所述定位凹槽的过程中通过挤压所述弧形弹片使所述弧形弹片的两端抵触所述取样管的两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定位凹槽的槽底通过限位环可滑动地嵌套在所述弧形弹片上,且所述弧形弹片的底面中心通过复位弹簧连接于所述定位凹槽的槽底。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弧形弹片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控制片的一端,且所述控制片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导尿孔内,且在所述定位凹槽上设置有用于卡住所述控制片的卡槽,在所述环形开槽上设置有橡胶密封垫。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刚性部增加尿液导管顶端的内径,以降低尿液附着在尿液导管的内壁的概率,再利用尿液取样机构使得取样管安装于刚性部的中间,有利于取样管直接承接人体排出的尿液,从而避免附着于尿液导管管壁上的尿液污染取样管而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在取样结束后,只需通过板形活动部的旋转,即可使全部取样管从尿液导管内转移至外界,便于工作人员对取样管进行安装和拆卸,操作简便,且本装置通过板形活动部进行旋转嵌入或旋转拆卸的方式,使得板形活动部可同时承载较多数量的取样管,以提高检测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板形活动部和刚性部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锁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1-人体尿裤;2-尿液导管;3-集尿箱;4-尿液取样机构;41-刚性部;42-环形开槽;43-支撑柱;44-板形活动部;45-导尿孔;46-取样管;47-承托网;48-锁定组件;481-定位凹槽;482-弧形弹片;483-限位环;484-复位瘫痪;485-控制片;486-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泌尿外科护理用导尿检测一体装置,包括用于贴合人体生殖器的人体尿裤1,所述人体尿裤1通过尿液导管2连接有集尿箱3,在所述尿液导管2内设置有尿液取样机构4;所述尿液取样机构4包括设置于所述尿液导管2顶端且用于连接所述人体尿裤1的刚性部41,在所述刚性部41上的任一水平面上开设有环形开槽42,在所述环形开槽42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刚性部41被所述环形开槽42分割的两端的支撑柱43,在所述支撑柱43可转动并锁定地安装有用于嵌套在所述环形开槽42的板形活动部44,在所述板形活动部44上设置有多个导尿孔45,在所述板形活动部44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多个取样管46。本技术的核心原理为:通过刚性部41增加尿液导管2顶端的内径,以降低尿液附着在尿液导管2的内壁的概率,再利用尿液取样机构4使得取样管46安装于刚性部412的中间,有利于取样管46直接承接人体排出的尿液,从而避免附着于尿液导管2管壁上的尿液污染取样管而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在取样结束后,只需通过板形活动部44的旋转,即可使全部取样管46从尿液导管2内转移至外界,便于工作人员对取样管46进行安装和拆卸,操作简便,且本装置通过板形活动部44进行旋转嵌入或旋转拆卸的方式,使得板形活动部可同时承载较多数量的取样管46,以提高检测效率。如图2所示,在所述导尿孔4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承托网47,在所述承托网47上设置有锁定组件48,所述取样管46一一对应地安装在所述锁定组件48内且所述取样管46不与所述导尿孔45的孔壁接触。尿液在进入导尿孔45时,部分尿液自动落入取样管46,而其余部分直接从取样管46和导尿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泌尿外科护理用导尿检测一体装置,包括用于贴合人体生殖器的人体尿裤(1),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尿裤(1)通过尿液导管(2)连接有集尿箱(3),在所述尿液导管(2)内设置有尿液取样机构(4);/n所述尿液取样机构(4)包括设置于所述尿液导管(2)顶端且用于连接所述人体尿裤(1)的刚性部(41),在所述刚性部(41)上的任一水平面上开设有环形开槽(42),在所述环形开槽(42)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刚性部(41)被所述环形开槽(42)分割的两端的支撑柱(43),在所述支撑柱(43)可转动并锁定地安装有用于嵌套在所述环形开槽(42)的板形活动部(44),在所述板形活动部(44)上设置有多个导尿孔(45),在所述板形活动部(44)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多个取样管(4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泌尿外科护理用导尿检测一体装置,包括用于贴合人体生殖器的人体尿裤(1),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尿裤(1)通过尿液导管(2)连接有集尿箱(3),在所述尿液导管(2)内设置有尿液取样机构(4);
所述尿液取样机构(4)包括设置于所述尿液导管(2)顶端且用于连接所述人体尿裤(1)的刚性部(41),在所述刚性部(41)上的任一水平面上开设有环形开槽(42),在所述环形开槽(42)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刚性部(41)被所述环形开槽(42)分割的两端的支撑柱(43),在所述支撑柱(43)可转动并锁定地安装有用于嵌套在所述环形开槽(42)的板形活动部(44),在所述板形活动部(44)上设置有多个导尿孔(45),在所述板形活动部(44)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多个取样管(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泌尿外科护理用导尿检测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尿孔(4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承托网(47),在所述承托网(47)上设置有锁定组件(48),所述取样管(46)一一对应地安装在所述锁定组件(48)内且所述取样管(46)不与所述导尿孔(45)的孔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泌尿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海晨许友清詹凤丽
申请(专利权)人: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