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瘀通络外用药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2633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瘀通络外用药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化瘀通络外用药酒包括如下原料:花椒、八角、干姜、艾叶、干红辣椒、葱白、食盐、独活、木瓜、威灵仙和白酒。所述外用药酒具有舒筋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能够治疗风湿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疼痛和皮肤病等症状;在散寒通阳的同时,既能疏通经络,促进有效成分的吸收运输,又能活血化瘀缓解疼痛;而各种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也易溶于白酒中,最终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能够提高疗效。所述制备方法简单易控,有利于规模化产出;且制备过程中产生的药渣,还可用于泡脚、制备饲料,不产生任何污染排放。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xternal medicinal wine for removing blood stasis and dredging collaterals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瘀通络外用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瘀通络外用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颈椎病、肩周炎、风湿关节疼痛等症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以风湿关节疼痛为例,是指人体感受风寒湿邪后所引起的肌肉、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遇寒冷或天气变化则病情加重。风湿寒性关节痛是一种以关节疼痛为主的疾病,与风寒湿邪的侵犯有关,主要表现为关节或肌肉疼痛、酸麻、沉重、屈伸不利等,但受累关节局部无红肿热痛的阳性体征,遇冷或气候变化时病情加重。而目前还缺乏根治上述疾病的药物,故基于此,提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化瘀通络外用药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外用药酒具有舒筋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能够治疗风湿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疼痛和皮肤病等症状;在散寒通阳的同时,既能疏通经络,促进有效成分的吸收运输,又能活血化瘀缓解疼痛;而各种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也易溶于白酒中,最终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能够提高疗效。所述制备方法简单易控,有利于规模化产出;且制备过程中产生的药渣,还可用于泡脚、制备饲料,不产生任何污染排放。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化瘀通络外用药酒,包括如下原料:花椒、八角、干姜、艾叶、干红辣椒、葱白、食盐、独活、木瓜、威灵仙和白酒。优选地,所述化瘀通络外用药酒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花椒5~10份、八角5~10份、干姜5~10份、艾叶5~7份、干红辣椒1~3份、葱白5~7份、食盐5~7份、独活5~10份、木瓜5~10份、威灵仙5~10份和白酒90~110份。优选地,所述化瘀通络外用药酒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花椒7.5份、八角7.5份、干姜7.5份、艾叶6份、干红辣椒2份、葱白6份、食盐6份、独活7.5份、木瓜7.5份、威灵仙7.5份和白酒100份。优选地,所述白酒为62度白酒或75度食用酒精。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案是,提供一种化瘀通络外用药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花椒、八角、干姜、艾叶、干红辣椒、葱白、食盐、独活、木瓜、威灵仙进行混合粉碎,得中药材粉;(2)将所述中药材粉加热以增强活性,得活性中药材粉;(3)将所述活性中药材粉与白酒混合搅拌,并进行浸泡,得浸泡酒;(4)将所述浸泡酒进行离心过滤,分别得药渣和化瘀通络外用药酒。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中药材粉的粒度为60~100目。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加热的方式为:将中药材粉炒热至50~55℃。优选地,步骤(3)中,将所述活性中药材粉与白酒于搅拌容器中混合,封闭浸泡15~18d;浸泡期内,每天搅拌2~3次,每次搅拌时间为5~10min,完成后即得化瘀通络外用药酒。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离心转速为3000~4000r/min,离心时间为8~12min。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案是,提供一种药渣的利用方法:将药渣与温热水混合后,用于泡脚,可缓解对应症状;泡完脚后的药渣仍可作为饲料进一步利用。对于所述化瘀通络外用药酒,提供一种使用方法:将药酒直接喷雾于疼痛处,用保鲜膜覆盖1~2h,使药性通过皮肤被充分吸收,每天喷雾3~4次。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对本专利技术所述原料功效进行阐述。花椒: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的功效。八角:具有祛风理气、和胃调中的功效;用于治疗中寒呕逆、腹部冷痛、胃部胀闷等。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艾叶: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的功效。干红辣椒:具有温中散寒、下气消食的功效;用于治疗胃寒气滞、脘腹胀痛、呕吐、泻痢、风湿痛、冻疮等。葱白: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具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的功效。食盐:味咸,性寒;归胃、肾、大小肠经;具有清火、凉血、解毒、通络的功效。独活:味辛、苦,性微温;归肾、膀胱经;具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木瓜:味酸,性温;归肝、脾经;具有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的功效。威灵仙:味辛、咸,性温;归膀胱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化瘀通络外用药酒,具有舒筋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能够治疗风湿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疼痛和皮肤病等症状;各个组分间配伍科学合理,其中:八角、干姜、艾叶、干红辣椒和葱白能够针对性地散寒通阳,生发体内阳气;为了进一步通经活络,特添加独活、木瓜、威灵仙、食盐和花椒,既能疏通经络,促进有效成分的吸收运输,又能活血化瘀缓解疼痛;而各种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也易溶于白酒中,最终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能够提高疗效。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化瘀通络外用药酒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控,有利于规模化产出;且制备过程中产生的药渣,还可用于泡脚、制备饲料,不产生任何污染排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化瘀通络外用药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50g花椒、50g八角、50g干姜、50g艾叶、10g干红辣椒、50g葱白、50g食盐、50g独活、50g木瓜、50g威灵仙进行混合粉碎至平均粒度为60目,得中药材粉;(2)将所述中药材粉倒入锅中,炒热至50℃,以增强活性,得活性中药材粉;(3)将所述活性中药材粉与900g白酒(62度)于搅拌容器中混合,封闭浸泡15d;浸泡期内,每天搅拌2次,每次搅拌时间为5min,得浸泡酒;(4)将所述浸泡酒在3000r/min条件下进行离心8min并过滤,分别得药渣和化瘀通络外用药酒。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化瘀通络外用药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100g花椒、100g八角、100g干姜、70g艾叶、30g干红辣椒、70g葱白、70g食盐、100g独活、100g木瓜、100g威灵仙进行混合粉碎至平均粒度为100目,得中药材粉;(2)将所述中药材粉倒入锅中,炒热至55℃,以增强活性,得活性中药材粉;(3)将所述活性中药材粉与1100g白酒(75度食用酒精)于搅拌容器中混合,封闭浸泡18d;浸泡期内,每天搅拌3次,每次搅拌时间为10min,得浸泡酒;(4)将所述浸泡酒在4000r/min条件下进行离心12min并过滤,分别得药渣和化瘀通络外用药酒。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化瘀通络外用药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75g花椒、75g八角、75g干姜、60g艾叶、20g干红辣椒、60g葱白、60g食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瘀通络外用药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原料:花椒、八角、干姜、艾叶、干红辣椒、葱白、食盐、独活、木瓜、威灵仙和白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瘀通络外用药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原料:花椒、八角、干姜、艾叶、干红辣椒、葱白、食盐、独活、木瓜、威灵仙和白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化瘀通络外用药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花椒5~10份、八角5~10份、干姜5~10份、艾叶5~7份、干红辣椒1~3份、葱白5~7份、食盐5~7份、独活5~10份、木瓜5~10份、威灵仙5~10份和白酒90~1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化瘀通络外用药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花椒7.5份、八角7.5份、干姜7.5份、艾叶6份、干红辣椒2份、葱白6份、食盐6份、独活7.5份、木瓜7.5份、威灵仙7.5份和白酒10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化瘀通络外用药酒,其特征在于,所述白酒为62度白酒或75度食用酒精。


5.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化瘀通络外用药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花椒、八角、干姜、艾叶、干红辣椒、葱白、食盐、独活、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笳化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藏双痊保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西藏;5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