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佳朔专利>正文

便携式野战急救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2604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野战急救辅助装置,属于急救辅助装置技术领域。该辅助装置包括辅助铺巾,辅助铺巾为长×宽=60cm×40cm的矩形铺巾;所述辅助铺巾的正面划分为三个区域,即中间的视野区和两侧的边框区,其中:所述视野区内设有镂空的三角形鼻尖指示口、眉弓区和操作区,同时所述视野区内设有中线和刻度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铺巾上绘制野战急救时常用额入法相关辅助线、刻度及体表投影辅助线,设置镂空辅助框(眉弓框,带有刻度的操作区,透明刻度带),以及设置两侧外耳道指示棒等。该辅助装置省略了测量工具的使用,并可以通过刻度线快速确认并标记穿刺点,从而提高操作简便性,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操作用时,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野战急救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急救辅助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野战急救辅助装置,适用于临床上作为辅助铺巾或野战中的急救辅助。
技术介绍
随着近现代军事科技的高速发展,作战形式的多样化以及武器使用的多样化,导致战伤种类及其带来的伤亡也越来越多。因此战伤急救对保存战力有着重要意义。但战时伤员数量大,野战环境复杂、设备及供水供电等基础条件都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战伤急救质量讲究时效性以及机动性,这些对野战急救的便携性还是无菌性都提出了极大要求。而如何提高战伤急救质量,提高救治效率,最大可能减少伤残率,伤死率是一切后继救治的基础,也是提高与研究的重点。而在各类战伤中,无论是冷武器还是火器伤,头颈部损伤都是战斗力减员阵亡的最主要原因,由于颅脑损伤的危重及其快速致死的特点,颅脑外伤急救也成为野战急救的重点。对于由各种战伤引起的脑血肿、颅内出血等急重症,额角侧脑室外引流是最安全最有效的引流方法,能在最短时间内缓解症状,减少战斗力伤亡,对于野战急救,保留有效战斗力有着重要意义。而传统的野战颅脑损伤急救,需要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需要通过铺巾、刻度尺以及记号笔等工具进行穿刺辅助,但过于繁琐的工具,既不符合无菌操作要求,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操作步骤,延长操作时间,对于战伤的抢救都是极大的局限与延误,并且传统的急救方式不能独立完成,对战伤医疗人员也是一种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野战急救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能够方便快速的满足急救以及野外作战救援的要求,同时符合急救中无菌的要求,有着广阔的使用前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野战急救辅助装置,包括辅助铺巾,辅助铺巾为长×宽=60cm×40cm的矩形铺巾;所述辅助铺巾的正面(面向手术医生的一面)划分为三个区域,即中间的视野区和两侧的边框区,其中:所述视野区内设有镂空的三角形鼻尖指示口、眉弓区和操作区,同时所述视野区内设有中线和刻度线;其中:所述中线和刻度线是画在铺助铺巾上,所述中线为所述视野区在铺巾长度方向上的中线(视野区上下两边中点的连线)。所述三角形鼻尖指示口设于所述中线的一个端部(铺巾上底边的中点位置);所述三角形鼻尖指示口为底边4cm×高(中线方向的高度)3cm的等腰三角形。所述眉弓区和操作区均设于所述中线的两侧,所述眉弓区位于所述三角形鼻尖指示口和所述操作区之间。所述眉弓区为横向长度9cm、纵向长度2cm的矩形区域,所述操作区为横向长度9cm、纵向长度20cm的矩形区域。所述眉弓区和操作区均为两个,两个眉弓区之间的距离为2cm,两个操作区之间的距离为2cm。所述三角形鼻尖指示口在中线上的角到所述眉弓区的距离为1cm。所述眉弓区与所述操作区之间的距离为2cm。所述刻度线包括横向刻度线和纵向刻度线;其中:所述横向刻度线为两条,分别设于所述操作区的上下两侧(两条横向刻度线到操作区上下两边的距离均为1cm),横向刻度线与中线的交叉点设为零刻度。所述纵向刻度线为两条,分别设于所述操作区的左右两侧(两条纵向刻度线到操作区左右两边的距离均为1cm),将所述眉弓区左右侧边的中点连线与纵向刻度线的交点设为纵向刻度线的零刻度。所述中线上也画有刻度,将所述眉弓区左右侧边的中点连线与中线的交点设为中线上刻度线的零刻度。所述视野区内还设有透明薄膜刻度带,所述透明薄膜刻度带为带刻度的条形带,设于所述操作区内且其长度方向与中线垂直,所述透明薄膜刻度带的上边缘设有刻度,中线处为零刻度。所述透明薄膜刻度带的宽度为5cm,透明薄膜刻度带的上边缘到所述操作区上边缘的距离为9cm。所述边框区内设有圆孔和外耳道指示棒,所述外耳道指示棒的一端粘结于所述圆孔边缘处,所述外耳道指示棒为长度5-10cm的橡胶圆棒。所述辅助铺巾的背面(朝向患者头部的一面),对应于中线位置设有胶带,便于包装,确保内部的无菌条件,同时便于铺巾在患者头部的固定。本实施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如下:1、现有术前侧脑室引流穿刺点的确认、标记以及所需工具过于繁琐,与简单便捷的设计理念相差甚远,且记号笔、刻度尺等工具不符合无菌操作要求,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而本实用性新型设计的辅助铺巾可用于辅助术前侧脑室引流穿刺点确认及标记,简化了记号笔等辅助工具的使用,既简化了操作步骤,同时也减少了有菌工具的携带,更加符合无菌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减少了操作人数,一人即可完成。2、本技术利用铺巾上的刻度线能够快速确认并标记穿刺点,使定位更加精准直观,使医生甚至初学者都可以更加便捷准确的找到穿刺点,为临床上诊疗提供了极大便利。应用于战场或者其他急救现场时,对抢救伤员有着重要意义。3、本技术铺巾上双眉弓透明区的设计便于铺巾放置以及确定刻度线;鼻尖指示口、中线居中,可以保持铺巾位于正中,保证标记点的准确;双侧边框区以及中线刻度以及操作区内的刻度条设置,便于术前选取任意一侧标记作为穿刺点,也使标记点更为准确;双侧外耳道指示棒的设计,则简化了测量定位工具的使用;铺巾背面的胶布设计,可以保证内部的无菌性,同时也利于铺巾的固定。4、本技术省略了辅助工具例如刻度尺,记号笔的使用,极大提高了便利性以及快捷性,同时也更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这意味着在急救现场或者条件恶劣的野外环境,可以更快更安全的进行穿刺点的确认,为临床施救提供行而有效的技术支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便携式野战急救辅助装置正面展开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装置中的外耳道指示棒位置示意图。图中:1-辅助铺巾;2-视野区;3-边框区;4-眉弓区;5-操作区;6-三角形鼻尖指示口;7-外耳道指示棒;8-透明薄膜刻度带;9-横向刻度线;10-纵向刻度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为了能更快速简便的进行术前侧脑室引流穿刺点定位,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便捷的辅助方法,需设计样式简单使用便捷的辅助器材。本技术设计了一种便携式野战急救辅助装置,如图1所示,该辅助装置包括辅助铺巾1,辅助铺巾为长×宽=60cm×40cm的矩形铺巾;所述辅助铺巾的正面(面向手术医生的一面)划分为三个区域,即中间的视野区2和两侧的边框区3,其中:所述视野区2内设有镂空的三角形鼻尖指示口6、眉弓区4和操作区5,同时所述视野区2内设有中线和刻度线;各部分具体设计如下:所述中线和刻度线是画在铺助铺巾上,所述中线为所述视野区在铺巾长度方向上的中线(视野区上下两边中点的连线)。所述三角形鼻尖指示口6设于所述中线的一个端部(铺巾上底边的中点位置);所述三角形鼻尖指示口为底边4cm×高(中线方向的高度)3cm的等腰三角形。所述眉弓区和操作区均设于所述中线的两侧,所述眉弓区位于所述三角形鼻尖指示口和所述操作区之间。所述眉弓区4为横向长度9cm、纵向长度2cm的矩形区域,所述操作区5为横向长度9cm、纵向长度20cm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野战急救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辅助装置包括辅助铺巾,辅助铺巾为长×宽=60cm×40cm的矩形铺巾;所述辅助铺巾的正面划分为三个区域,即中间的视野区和两侧的边框区,其中:所述视野区内设有镂空的三角形鼻尖指示口、眉弓区和操作区,同时所述视野区内设有中线和刻度线;其中:/n所述中线和刻度线是画在辅助铺巾上,所述中线为所述视野区在铺巾长度方向上的中线;/n所述三角形鼻尖指示口设于所述中线的一个端部,所述三角形鼻尖指示口为底边4cm×高3cm的等腰三角形;/n所述眉弓区和操作区均设于所述中线的两侧,所述眉弓区位于所述三角形鼻尖指示口和所述操作区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野战急救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辅助装置包括辅助铺巾,辅助铺巾为长×宽=60cm×40cm的矩形铺巾;所述辅助铺巾的正面划分为三个区域,即中间的视野区和两侧的边框区,其中:所述视野区内设有镂空的三角形鼻尖指示口、眉弓区和操作区,同时所述视野区内设有中线和刻度线;其中:
所述中线和刻度线是画在辅助铺巾上,所述中线为所述视野区在铺巾长度方向上的中线;
所述三角形鼻尖指示口设于所述中线的一个端部,所述三角形鼻尖指示口为底边4cm×高3cm的等腰三角形;
所述眉弓区和操作区均设于所述中线的两侧,所述眉弓区位于所述三角形鼻尖指示口和所述操作区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野战急救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眉弓区为横向长度9cm、纵向长度2cm的矩形区域,所述操作区为横向长度9cm、纵向长度20cm的矩形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野战急救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眉弓区和操作区均为两个,两个眉弓区之间的距离为2cm,两个操作区之间的距离为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野战急救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鼻尖指示口在中线上的角到所述眉弓区的距离为1cm;所述眉弓区与所述操作区之间的距离为2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野战急救辅助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朔邹正梁国标
申请(专利权)人:李佳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