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伟山专利>正文

一种提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250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锅,包括锅体、锅盖和提手,锅体的顶部设有开口,提手安装在锅体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质韧性材料制成的内盖;内盖盖合在所述开口上;锅盖的中部与内盖的中部之间设有磁吸结构,锅盖通过磁吸结构盖合在所述锅体上并处于内盖的上方。这种提锅利用软质韧性材料的内盖,能够束紧在锅体的开口处,起到较好的密封效果,而用力轻掰就能掀开内盖,解决锅体内的负压问题;再利用磁吸结构将锅盖盖紧在锅体上,要打开锅盖的时候,只需用手向上揭开锅盖,克服磁吸结构的磁力即可打开锅盖,打开更加省力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锅
本技术涉及保温饭盒
,尤其涉及一种提锅。
技术介绍
人们为了追求健康饮食,越来越多的人们工作时或者出外时,习惯自带熟制食物,因此对携带食物的容器如保温饭盒、便当盒、餐盒等的需求量较大。目前,市场上有多种多样的保温饭盒如提锅,其功能与价格都各不相同。目前的提锅包括锅体、锅盖和提手,锅体的顶部设有开口,开口的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锅盖的内侧壁上设有与该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锅盖与开口螺纹连接,提手安装在锅体上。这种结构的提锅在使用过程中,当往锅体中装入温度较高的液体或食物以后,将锅盖旋紧盖合在锅体的开口上,随着锅体内部温度的逐渐降低,锅体内部的气压也会慢慢降低形成负压,锅盖因内部负压而被吸附在锅体的开口上,并且锅盖与锅体的开口外侧壁卡紧,从而产生锅盖易扣合难揭开的问题。另外,锅盖、锅体一般采用不锈钢材质,不锈钢锅盖的外表面光滑不利于使用者拧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锅,这种提锅结构能够解决负压问题,打开更加省力方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锅,包括锅体、锅盖和提手,锅体的顶部设有开口,提手安装在锅体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质韧性材料制成的内盖;内盖盖合在所述开口上;锅盖的中部与内盖的中部之间设有磁吸结构,锅盖通过磁吸结构盖合在所述锅体上并处于内盖的上方。上述锅体、锅盖和提手的材质均可以采用不锈钢。上述软质韧性材料可以为硅胶、塑胶等。使用时,往锅体中装入温度较高的液体或食物以后,将内盖盖合在锅体的开口上,再将锅盖盖在内盖的上方,通过锅盖中部与内盖中部之间的磁吸结构产生的磁力将锅盖盖紧在锅体上。要打开锅盖的时候,只需用手向上揭开锅盖,克服磁吸结构的磁力即可打开锅盖,无需拧转锅盖后再打开;打开锅盖之后,使用者再用手掀开内盖,由于内盖采用软质韧性材料,能够束紧在锅体的开口处,起到较好的密封效果,而用力轻掰就能掀开内盖,解决锅体内的负压问题。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磁吸结构包括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第一磁块安装在所述内盖的顶部上,第二磁块安装在所述锅盖内腔的顶部上。第一种具体方案中,所述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均为磁铁,第一磁块的磁极与第二磁块的磁极相反。第二种具体方案中,所述第一磁块为磁铁,所述第二磁块为铁块。第三种具体方案中,所述第一磁块为铁块,所述第二磁块为磁铁。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锅盖的形状呈碗形,锅盖的顶部设有碗足。将锅盖设置成碗形,当要打开锅盖就餐时,锅盖可以当成一个碗来盛放食物使用,减少占用空间,更加实用方便。在碗形锅盖的顶部设置碗足,当碗使用时方便手抓,当盖使用时便于使用者掀开锅盖。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锅盖包括上层盖体和下层盖体,上层盖体与下层盖体之间具有封闭夹层,所述第二磁块安装在封闭夹层的中部,所述碗足安装在上层盖体的顶部。将锅盖设计成上层盖体和下层盖体围成封闭夹层,形成一个双层保温结构,能起到密封保温的作用。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磁块固定安装在下层盖体的顶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内盖的顶部设有向上凸出的凸台,凸台的顶部设有磁块安装槽,所述第一磁块安装在磁块安装槽中。在内盖顶部设置向上凸出的凸台,缩短了内盖顶部与锅盖内腔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增强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之间的磁性。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提锅还包括可折叠勺子和可拆装筷子,所述内盖的顶部设有勺子卡座、勺子卡环、筷子卡座和筷子卡环,可折叠勺子处于勺子卡环中,并且可折叠勺子的头部固定在勺子卡座中;可拆装筷子处于筷子卡环中,并且可拆装筷子的头部固定在筷子卡座中。当使用者打开锅盖就餐时,只需从内盖上取出可折叠勺子、可拆装筷子,将勺子、筷子组装好,即可利用勺子、筷子吃饭。作为本技术再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凸台、勺子卡座、筷子卡座之间相互配合形成能够支撑手机的支撑结构。由于内盖顶部具有向上凸出的凸台,当内盖取下后,内盖上的凸台、勺子卡座、筷子卡座相互配合可形成能够支撑手机的支撑结构,将手机插在间隙中,内盖上的凸台用于支撑手机的背部,实现一物多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内盖上设有透气阀,透气阀包括硅胶阀片和阀杆,阀杆的上端与硅胶阀片的底面中部连接;内盖上设有阀杆通孔和至少一个透气孔,阀杆处于阀杆通孔中,透气孔处于硅胶阀片的下方并处于硅胶阀片所在的圆周内。上述由硅胶阀片和阀杆构成的伞形透气阀。在内盖上设置透气阀,使用时如产生负压难以揭开内盖时,可先揭开紧贴封住透气孔的硅胶阀片,使气压平衡,克服锅体内的负压问题,揭盖更省力方便。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锅体的开口外边沿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内盖的底部开口内边沿上设有环形凸沿,环形凸沿处于环形凹槽中。当内盖盖合在锅体的开口上时,内盖的环形凸沿与锅体开口的环形凹槽卡扣配合,使内盖与锅体的开口形成密封配合,能够增加内盖与锅体的密封性能,避免锅体内的食物发生渗漏。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锅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台阶,环形台阶处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外侧,锅盖盖合在锅体上后,锅盖的开口下边沿与环形台阶接触配合。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提锅还包括至少一个食格,各个食格的顶部开口边沿设有延伸凸沿,延伸凸沿挂靠在所述锅体的开口边沿上。上述各个食格具有不同的规格大小。通过设置多个食格能够对不同饭菜进行分开隔离,避免锅体内的饭菜气味混杂。使用时,将不同规格的食格按照从大到小依次挂靠在锅体的开口边沿上。上述锅体一般采用双层真空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这种提锅利用软质韧性材料的内盖,能够束紧在锅体的开口处,起到较好的密封效果,而用力轻掰就能掀开内盖,解决锅体内的负压问题;再利用磁吸结构将锅盖盖紧在锅体上,要打开锅盖的时候,只需用手向上揭开锅盖,克服磁吸结构的磁力即可打开锅盖,打开更加省力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锅盖掀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提锅,包括锅体1、锅盖2、提手3和软质韧性材料制成的内盖4,锅体1的顶部设有开口11,提手3安装在锅体1上;内盖4盖合在开口11上;锅盖2的中部与内盖4的中部之间设有磁吸结构5,锅盖2通过磁吸结构5盖合在锅体1上并处于内盖4的上方。上述锅体1、锅盖2和提手3的材质均可以采用不锈钢。上述软质韧性材料可以为硅胶、塑胶等。磁吸结构5包括第一磁块51和第二磁块52,第一磁块51安装在内盖4的顶部上,第二磁块52安装在锅盖2内腔的顶部上。第一磁块51与第二磁块52均为磁铁,第一磁块51的磁极与第二磁块52的磁极相反。锅盖2的形状呈碗形,锅盖2的顶部设有碗足21。将锅盖2设置成碗形,当要打开锅盖2就餐时,锅盖2可以当成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锅,包括锅体、锅盖和提手,锅体的顶部设有开口,提手安装在锅体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质韧性材料制成的内盖;内盖盖合在所述开口上;锅盖的中部与内盖的中部之间设有磁吸结构,锅盖通过磁吸结构盖合在所述锅体上并处于内盖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锅,包括锅体、锅盖和提手,锅体的顶部设有开口,提手安装在锅体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质韧性材料制成的内盖;内盖盖合在所述开口上;锅盖的中部与内盖的中部之间设有磁吸结构,锅盖通过磁吸结构盖合在所述锅体上并处于内盖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结构包括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第一磁块安装在所述内盖的顶部上,第二磁块安装在所述锅盖内腔的顶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的形状呈碗形,锅盖的顶部设有碗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包括上层盖体和下层盖体,上层盖体与下层盖体之间具有封闭夹层,所述第二磁块安装在封闭夹层的中部,所述碗足安装在上层盖体的顶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块固定安装在下层盖体的顶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的顶部设有向上凸出的凸台,凸台的顶部设有磁块安装槽,所述第一磁块安装在磁块安装槽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锅,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山
申请(专利权)人:陈伟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