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产品清洗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228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产品清洗加工设备,涉及海产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壳、齿轮驱动机构、转动轴、第一隔板和清洗筒,齿轮驱动机构位于机壳内,齿轮驱动机构包括可转动的太阳齿轮,太阳齿轮啮合连接有若干行星齿轮,若干行星齿轮的齿数均不相等,转动轴数量和行星齿轮数量相等,转动轴连接在对应的行星齿轮顶部中心处,第一隔板设置在机壳内,转动轴均活动贯穿第一隔板,清洗筒数量和转动轴数量相等,清洗筒均位于机壳内且连接在对应的转动轴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同时对不同种类的海产品进行清洗、提高了清洗效率、提高了设备利用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产品清洗加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海产品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海产品清洗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海产品指海洋中可供食用或使用的产品,范围非常的广泛,大多数指的是海生动物和海生植物。我国是世界上海产品加工比较发达的国家,而且是世界上唯一的海产品养殖量超过捕捞量的国家,但是养殖主要集中在淡水区域,随之养殖技术的突破,近几年海产品的产量也在逐年上升。刚捕捞的海产品一般携带有大量泥沙,为保证海产品的干净,以及不影响海产品后续的加工和食用,需要专用的清洗设备对海产品进行去沙处理。现有海产品清洗设备大多是将海产品放入内部的网筒内并浸泡水中,使网筒旋转,利用离心力将泥沙分离,但是对于不同种类的海产品,网筒旋转速度需要对应调节,否则对于一些不宜激烈碰撞的海产品,网筒旋转速度过快容易对这类海产品造成损伤,因此一般都是将不同种类的海产品分批次放入网筒内进行清洗处理,清洗效率很低,若采用多个设备同时工作,又增加了设备使用成本,设备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海产品清洗加工设备,以达到可同时对不同种类的海产品进行清洗、提高清洗效率的作用。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海产品清洗加工设备,包括机壳、齿轮驱动机构、转动轴、第一隔板和清洗筒,齿轮驱动机构位于机壳内,齿轮驱动机构包括可转动的太阳齿轮,太阳齿轮啮合连接有若干行星齿轮,若干行星齿轮的齿数均不相等,转动轴数量和行星齿轮数量相等,转动轴连接在对应的行星齿轮顶部中心处,第一隔板设置在机壳内,转动轴均活动贯穿第一隔板,清洗筒数量和转动轴数量相等,清洗筒均位于机壳内且连接在对应的转动轴顶部。优选地,机壳内设置有位于第一隔板下方的第二隔板,行星齿轮均活动连接在第二隔板上,太阳齿轮连接有位于第二隔板底部的第一电机。优选地,清洗筒包括与转动轴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顶部连接有网筒,网筒用于盛装海产品,网筒顶部铰接有第一扣盖。优选地,连接件与转动轴通过螺栓连接。优选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与对应转动轴配合的防水轴承。优选地,机壳内位于第一隔板以上的区域为清洗室,清洗室底部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连接有循环装置,循环装置用于将清洗室内的水引到机壳内位于清洗筒上方的区域,机壳内设置有位于清洗筒上方的若干滤网,滤网从上到下布置。优选地,循环装置包括与出水管连接的水泵,水泵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伸入机壳内并位于滤网上方。优选地,循环装置包括与出水管连接的导水筒,导水筒内设置有螺旋提升杆,螺旋提升杆连接有位于导水筒顶部的第二电机,导水筒上段与机壳之间开设有连通的通口,通口位于滤网上方。优选地,滤网的过滤精度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递增,机壳内壁设置有若干位于对应滤网底部的凸块,机壳顶部铰接有第二扣盖。优选地,清洗室底部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齿轮驱动机构中的太阳齿轮带动若干行星齿轮转动时,由于各行星齿轮的齿数都不相等,从而形成不同的转速,通过转动轴再带动对应的清洗筒同时转动,因此清洗筒的转速也不相同,从而可根据不同种类的海产品放进对应转速的清洗筒,实现了同时对不同种类的海产品进行清洗的作用,提高了清洗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实用性高。2、通过设置的循环装置可对清洗室内的水进行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水循环到清洗筒上方进入机壳内时,可在多层滤网作用下过滤掉泥沙等杂质,保证与清洗筒接触的水达到可清洗海产品的干净水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海产品清洗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清洗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壳,2-齿轮驱动机构,2.1-太阳齿轮,2.2-行星齿轮,3-转动轴,4-第一隔板,5-清洗筒,5.1-连接件,5.2-网筒,5.3-第一扣盖,6-第二隔板,7-第一电机,8-防水轴承,9-循环装置,9.1-水泵,9.2-进水管,9.3-导水筒,9.4-螺旋提升杆,9.5-第二电机,10-出水管,11-滤网,12-通口,13-凸块,14-第二扣盖,15-排水管,16-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出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海产品清洗加工设备,包括机壳1、齿轮驱动机构2、转动轴3、第一隔板4和清洗筒5,齿轮驱动机构2位于机壳1内,齿轮驱动机构2包括可转动的太阳齿轮2.1,太阳齿轮2.1啮合连接有若干行星齿轮2.2,若干行星齿轮2.2的齿数均不相等,在太阳齿轮2.1驱动下,行星齿轮2.2在机壳1均做自转运动,转动轴3数量和行星齿轮2.2数量相等,转动轴3连接在对应的行星齿轮2.2顶部中心处,第一隔板4设置在机壳1内,转动轴3均活动贯穿第一隔板4,清洗筒5数量和转动轴3数量相等,清洗筒5均位于机壳1内且连接在对应的转动轴3顶部。清洗时,将不同种类的海产品放进对应的清洗筒5内,使太阳齿轮2.1转动,带动若干行星齿轮2.2转动时,由于各行星齿轮2.2的齿数都不相等,从而形成不同的转速(齿数与转速成反比),通过转动轴3再带动对应的清洗筒5同时转动,因此清洗筒5的转速也不相同,从而可根据不同种类的海产品放进对应转速的清洗筒5,实现了同时对不同种类的海产品进行清洗的作用,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产品清洗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壳;/n齿轮驱动机构,所述齿轮驱动机构位于所述机壳内,所述齿轮驱动机构包括可转动的太阳齿轮,所述太阳齿轮啮合连接有若干行星齿轮,若干所述行星齿轮的齿数均不相等;/n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数量和行星齿轮数量相等,所述转动轴连接在对应的行星齿轮顶部中心处;/n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置在机壳内,所述转动轴均活动贯穿第一隔板;/n清洗筒,所述清洗筒数量和转动轴数量相等,所述清洗筒均位于机壳内且连接在对应的转动轴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产品清洗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
齿轮驱动机构,所述齿轮驱动机构位于所述机壳内,所述齿轮驱动机构包括可转动的太阳齿轮,所述太阳齿轮啮合连接有若干行星齿轮,若干所述行星齿轮的齿数均不相等;
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数量和行星齿轮数量相等,所述转动轴连接在对应的行星齿轮顶部中心处;
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置在机壳内,所述转动轴均活动贯穿第一隔板;
清洗筒,所述清洗筒数量和转动轴数量相等,所述清洗筒均位于机壳内且连接在对应的转动轴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产品清洗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设置有位于第一隔板下方的第二隔板,所述行星齿轮均活动连接在第二隔板上,所述太阳齿轮连接有位于第二隔板底部的第一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产品清洗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筒包括与转动轴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顶部连接有网筒,所述网筒用于盛装海产品,所述网筒顶部铰接有第一扣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产品清洗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转动轴通过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海产品清洗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与对应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易海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