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方形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121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方形电池模组,其包括电池电芯、两块侧板和端板,两块侧板设置有折边,两块侧板两端设置有折弯连接部;两块端板的端面上均设置有与折弯连接部匹配的卡槽,两块侧板通过折弯连接部与卡槽卡合连接的方式与两块端板固定连接,两块侧板和端板连接后形成用于容纳电池电芯的固定盒;固定盒内设置有一块缓冲板,缓冲板与两块侧板连接,缓冲板将固定盒分成两个空腔,电池电芯分别设置于两个空腔内。两块侧板通过折弯连接部与卡槽卡合连接的方式与两块端板固定连接后,形成一个用于固定电池电芯的固定盒,替代了现有技术中使用螺栓连接的方式,是的电池模组的结构更加紧凑,增加模组电池的适配性,提高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方形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集成化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方形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电池技术的迅猛发展,针对一些特殊领域,比如电动车,新能源汽车顶领域,单个电池往往无法满足大功率用电设备的需求,如需要将电池高度模组化,方便更换、组装和使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模组化电池中的电芯极柱都是朝上设计的,通过汇流排引出总正总负,汇流排与电池单体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螺栓连接,由于螺栓、螺母等紧固件的存在,导致此种连接方式通常会占用较大空间尺寸(通常会超出电池壳体高度10mm~20mm),导致电池模组体积增加,体积比能量密度下降,并且也会引起电池模组的重量增加,重量比能量密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方形电池模组,解决了现有模组电池集成率不高和能量密度低的问题。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新型方形电池模组,其包括电池电芯、两块侧板和端板,两块侧板设置有折边,两块侧板两端设置有折弯连接部;两块端板的端面上均设置有与折弯连接部匹配的卡槽,两块侧板通过折弯连接部与卡槽卡合连接的方式与两块端板固定连接,两块侧板和端板连接后形成用于容纳电池电芯的固定盒;固定盒内设置有一块缓冲板,缓冲板与两块侧板连接,缓冲板将固定盒分成两个空腔,电池电芯分别设置于两个空腔内。两块侧板通过折弯连接部与卡槽卡合连接的方式与两块端板固定连接后,形成一个用于固定电池电芯的固定盒,替代了现有技术中使用螺栓连接的方式,是的电池模组的结构更加紧凑,增加模组电池的适配性,提高应用范围,且固定盒内的电池电芯可以在纵向方向上多层叠加,可以提高电池电芯的成组效率,增加模组电池的能量密度。进一步地,为了让电池电芯与端板之间绝缘,避免出现漏电现象,电池电芯与两块端板之间均设置有一块绝缘板,电池电芯的一端端面与绝缘板内表面接触,另一端端面与缓冲板表面接触,绝缘板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电池电芯连接的连接片,连接片呈L形,连接片的一端位于绝缘板与电池电芯连接,另一端穿过绝缘板位于端板外端面;多个L形的连接片分别与固定盒内的电池电芯的正负极固定连接,连接片相当于是电池电芯正负极的延长件,方便用电设备连接,方便了模组电池的装配和更换。进一步地,两块所述端板顶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片匹配的凹槽,连接片位于固定盒外部的一端设置与所述凹槽内;将连接片固定设置于凹槽内,方便统一制作标准,也为了固定连接片的位置,避免出现因连接片位移而造成与用电设备不匹配的问题。进一步地,两块所述绝缘板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一块绝缘盖,所述绝缘盖一端面与绝缘板的外表面接触,另一端面与所述端板内表面紧密接触。绝缘盖不仅可以将连接片与端板之间绝缘隔离,防止连接片将电流导入端板上,避免出现漏电伤人现象,而且可以防尘,减少外界灰尘从端板缝隙进入电池电芯,启到防尘作用。进一步地,所述端板内部设置有多个通槽。多个通槽的设置,使得端板内部形成镂空结构,不仅可以减轻端板的重量,提高电池模组的重量比能量密度,而且外界空气可以在端板内部流通,便于端板散热,提高电池模组的使用安全性。进一步地,为了确保连接片与电池电芯正负极柱连接牢固,避免在使用电池模组时,连接片与电池电芯极柱脱落,多个所述连接片与所述电池电芯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进一步地,两块所述侧板和端板的材质均为金属,两块侧板上的弯连接部卡合端板上的卡槽后,两块侧板和两块端板采用包覆焊接固定。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方案中两块侧板通过折弯连接部与卡槽卡合连接的方式与两块端板固定连接后,形成一个用于固定电池电芯的固定盒,替代了现有技术中使用螺栓连接的方式,是的电池模组的结构更加紧凑,增加模组电池的适配性,提高应用范围,且固定盒内的电池电芯可以在纵向方向上多层叠加,可以提高电池电芯的成组效率,增加模组电池的能量密度。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一种新型方形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去掉电池电芯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电池电芯;2、侧板;3、端板;4、折边;5、折弯连接部;6、卡槽;7、固定盒;8、缓冲板;9、空腔;10、绝缘板;11、连接片;12、凹槽;13、绝缘盖;14、通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方形电池模组,其包括电池电芯1、两块侧板2和端板3,两块侧板2设置有折边4,两块侧板2两端设置有折弯连接部5;两块端板3的端面上均设置有与折弯连接部5匹配的卡槽6,两块侧板2通过折弯连接部5与卡槽6卡合连接的方式与两块端板3固定连接,两块侧板2和端板3连接后形成用于容纳电池电芯1的固定盒7;固定盒7内设置有一块缓冲板8,缓冲板8与两块侧板2连接,缓冲板8将固定盒7分成两个空腔9,电池电芯1分别设置于两个空腔9内。两块侧板2通过折弯连接部5与卡槽6卡合连接的方式与两块端板3固定连接后,形成一个用于固定电池电芯1的固定盒7,替代了现有技术中使用螺栓连接的方式,是的电池模组的结构更加紧凑,增加模组电池的适配性,提高应用范围,且固定盒7内的电池电芯1可以在纵向方向上多层叠加,可以提高电池电芯1的成组效率,增加模组电池的能量密度。两块侧板2和端板3的材质均为金属,两块侧板2上的弯连接部卡合端板3上的卡槽6后,两块侧板2和两块端板3采用包覆焊接固定。端板3内部设置有多个通槽14,多个通槽14的设置,使得端板3内部形成镂空结构,不仅可以减轻端板3的重量,提高电池模组的重量比能量密度,而且外界空气可以在端板3内部流通,便于端板3散热,提高电池模组的使用安全性。电池电芯1与两块端板3之间均设置有一块绝缘板10,电池电芯1的一端端面与绝缘板10内表面接触,另一端端面与缓冲板8表面接触,绝缘板10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电池电芯1连接的连接片11,连接片11呈L形,连接片11的一端位于绝缘板10与电池电芯1连接,另一端穿过绝缘板10位于端板3外端面;多个L形的连接片11分别与固定盒7内的电池电芯1的正负极固定连接,连接片11相当于是电池电芯1正负极的延长件,方便用电设备连接,方便了模组电池的装配和更换。绝缘板10让电池电芯1与端板3之间绝缘隔离,避免出现漏电现象。连接片11与电池电芯1极柱脱落,多个连接片11与电池电芯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确保连接片11与电池电芯1正负极柱连接牢固,避免在使用电池模组时,连接片11与电池电芯1极柱脱落。两块端板3顶部设置有与连接片11匹配的凹槽12,连接片11位于固定盒7外部的一端设置与凹槽12内;将连接片11固定设置于凹槽12内,方便统一制作标准,也为了固定连接片11的位置,避免出现因连接片11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方形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电芯(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块侧板(2)和端板(3),两块所述侧板(2)设置有折边(4),两块侧板(2)两端设置有折弯连接部(5);两块所述端板(3)的端面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折弯连接部(5)匹配的卡槽(6),两块侧板(2)通过折弯连接部(5)与所述卡槽(6)卡合连接的方式与两块端板(3)固定连接,两块侧板(2)和端板(3)连接后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电芯(1)的固定盒(7);/n所述固定盒(7)内设置有一块缓冲板(8),所述缓冲板(8)与两块侧板(2)连接,缓冲板(8)将固定盒(7)分成两个空腔(9),电池电芯(1)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空腔(9)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方形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电芯(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块侧板(2)和端板(3),两块所述侧板(2)设置有折边(4),两块侧板(2)两端设置有折弯连接部(5);两块所述端板(3)的端面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折弯连接部(5)匹配的卡槽(6),两块侧板(2)通过折弯连接部(5)与所述卡槽(6)卡合连接的方式与两块端板(3)固定连接,两块侧板(2)和端板(3)连接后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电芯(1)的固定盒(7);
所述固定盒(7)内设置有一块缓冲板(8),所述缓冲板(8)与两块侧板(2)连接,缓冲板(8)将固定盒(7)分成两个空腔(9),电池电芯(1)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空腔(9)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方形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电芯(1)与两块所述端板(3)之间均设置有一块绝缘板(10),电池电芯(1)的一端端面与所述绝缘板(10)内表面接触,另一端端面与所述缓冲板(8)表面接触,绝缘板(10)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电池电芯(1)连接的连接片(11),所述连接片(11)呈L形,连接片(11)的一端位于绝缘板(10)与电池电芯(1)连接,另一端穿过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强张万财王欢郭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