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组件及电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1197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提供一种液冷组件及电池系统。液冷组件包括液冷基板和与液冷基板密封连接的液冷盖板,液冷基板由非金属材料制成,液冷盖板由金属材料制成,液冷基板具有呈环状设置的边框结构,边框结构通过具有韧性的密封胶与液冷盖板粘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减少甚至避免液冷基板与如箱体等其他结构之间的热交换,从而可提高液冷组件的热管理效率;且可使液冷组件轻量化,从而可提高使用该液冷组件的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且还可通过涂覆于边框结构上并形成封闭环的韧性较佳的密封胶,在液冷基板与液冷盖板因膨胀或收缩出现不同的尺寸变化时,中和、吸收液冷基板与液冷盖板的尺寸变化,以保障液冷基板与液冷盖板之间的密封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冷组件及电池系统
本技术属于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液冷组件及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电池系统通常包括箱体、容置于箱体内的电池模组,以及设于箱体和电池模组之间且用于调节电池模组的内部温度的液冷板,其中,液冷板通常采用高导热系数的金属材料制成。然而,传统的液冷板在与电池模组进行热交换的同时,还会与箱体也进行热交换,导致热管理效率较低,且,传统的液冷板的重量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为解决上述问题,相关行业内可能会采用具有低导热系数的材料与具有高导热系数的金属材料共同组成新式的液冷板,然而,因多种材质的热膨胀系数存在差异,新式的液冷板易于材质交界处出现开裂、泄露现象,致使液冷板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组件,以解决现有液冷板存在的热管理效率较低、重量较大、易于材质交界处出现开裂和泄露现象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冷组件,包括液冷基板和与液冷基板密封连接的液冷盖板,液冷基板由低导热系数的非金属材料制成,液冷盖板由高导热系数的金属材料制成,液冷基板具有呈环状设置的边框结构,边框结构通过具有韧性的密封胶与液冷盖板粘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高导热的金属材料制成液冷盖板,以保障液冷组件与电池模组之间的热交换效果,并可通过低导热的非金属材料制成液冷基板,以减少甚至避免液冷基板与如箱体等其他结构之间的热交换,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液冷组件的热管理效率;且,基于上述设置,还可使液冷组件轻量化,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使用该液冷组件的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还可通过涂覆于边框结构上并形成封闭环且韧性较佳的密封胶,使边框结构与液冷盖板密封连接,并在液冷基板与液冷盖板因膨胀或收缩出现不同的尺寸变化时,中和、吸收液冷基板与液冷盖板的尺寸变化,以保障液冷基板与液冷盖板之间的密封有效性,避免液冷组件在液冷基板与液冷盖板的交界处出现开裂、泄露现象,从而可保障并提高液冷组件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在一个实施例中,液冷基板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于边框结构且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固定台,第一固定台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贯通设置的第一固定孔;液冷盖板于其外边沿向外延伸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固定台,第二固定台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贯通设置且与第一固定孔对位设置的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及与其对位的第一固定孔通过一连接件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在液冷基板的边框结构通过密封胶与液冷盖板粘接后,通过如螺钉等连接件一并穿过第二固定孔及与其对位的第一固定孔,以通过第一固定台和第二固定台进一步锁固液冷基板和液冷盖板,操作十分便利,且利于进一步提高液冷基板和液冷盖板之间的结合强度、连接强度,利于进一步保障并提高液冷基板与液冷盖板之间的密封有效性,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液冷组件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在一个实施例中,液冷基板于边框结构内凹设形成液冷结构,液冷组件还包括与液冷基板或液冷盖板连接的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均与液冷结构连通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使凹设于边框结构内的液冷结构形成槽状结构,并在边框结构通过密封胶与液冷盖板粘接时使液冷结构封闭化,从而可在冷却液经进水接头进入液冷结构至冷却液经出水接头流出液冷结构的过程中,避免冷却液从液冷结构的周侧泄露,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液冷组件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在一个实施例中,液冷基板还包括设于液冷结构内且位于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之间的主分流条,主分流条的一端与边框结构连接,主分流条的另一端与边框结构间隔设置,主分流条将液冷结构划分为依次连通的进水流道、汇流流道和出水流道。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主分流条将液冷结构划分为依次连通的进水流道、汇流流道和出水流道,基于此,经进水接头进入的冷却液将需流经进水流道、汇流流道和出水流道,才能从出水接头流出,如此,不仅可相应延长冷却液的冷却路径,还可利于初步调节不同区域的冷却液的流量,从而可保障并均衡液冷组件的换热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分流条通过密封胶与液冷盖板粘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一方面,可通过涂覆于主分流条的密封胶,在相对居中的位置进一步调和液冷基板与液冷盖板因膨胀或收缩而产生的尺寸变化,从而可进一步保障并提高液冷基板与液冷盖板之间的密封有效性,从而可进一步保障并提高液冷组件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可通过涂覆于主分流条的密封胶,使得主分流条与液冷盖板密封连接,从而可避免进水流道的冷却液直接经由主分流条与液冷盖板之间的缝隙进入出水流道,从而可进一步保障并均衡液冷组件的换热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液冷基板还包括至少一个设于进水流道内的进水分流条及至少一个设于出水流道内的出水分流条。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进水分流条将进水流道进一步划分出多个进水小流道,以在冷却液流经进水分流条时,将冷却液进一步分流,从而可进一步调节流动至不同区域的冷却液的流量,利于进一步均衡液冷组件的换热效果;同理,可通过出水分流条将出水流道进一步划分出多个出水小流道,以在冷却液流经出水分流条时,将冷却液进一步分流,从而可进一步调节流动至不同区域的冷却液的流量,利于进一步均衡液冷组件的换热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进水分流条和出水分流条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主分流条的延伸方向。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于使得进水分流条所划分的进水小流道以及出水分流条所划分的出水小流道的布置路径均相互平行设置,基于此,一方面,可利于紧凑化、优化进水分流条和出水分流条的布局,以保障液冷组件的整体的换热面积和换热强度;另一方面,可利于均衡化通过进水分流条和出水分流条所分流的冷却液的流量配比,从而利于进一步均衡化液冷组件在各区域的换热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于进水流道与汇流流道连通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相互间隔设置的进水分流条,并且,从靠近主分流条的一侧至远离主分流条的一侧,各进水分流条相对主分流条凸出的长度递增设置;于出水流道与汇流流道连通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出水分流条,并且,从靠近主分流条的一侧至远离主分流条的一侧,各出水分流条相对主分流条凸出的长度递增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利于各进水分流条所划分的进水小流道内的冷却液分批流入汇流流道,并利于汇流流道内的冷却液分批进入各出水分流条所划分的出水小流道内,从而可有效避免冷却液在汇流流道内瞬时堆积的情况发生,从而可降低液冷结构的侧壁甚至边框结构和液冷盖板之间的密封胶受到的瞬时冲击的影响,从而可进一步保障液冷组件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在一个实施例中,液冷基板还包括至少一个设于进水流道、汇流流道和/或出水流道内的扰流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冷却液经过扰流凸起时,冷却液将因受到扰流凸起的阻挡、干扰,而改变其流向、流速等参数,从而可大幅增加冷却液的湍流强度和涡量,利于提高液冷结构内的冷却液的对流换热系数,利于进一步强化液冷组件的换热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密封胶为发泡密封胶。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涂覆于边框结构的发泡密封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基板和与所述液冷基板密封连接的液冷盖板,所述液冷基板由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液冷盖板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液冷基板具有呈环状设置的边框结构,所述边框结构通过具有韧性的密封胶与所述液冷盖板粘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基板和与所述液冷基板密封连接的液冷盖板,所述液冷基板由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液冷盖板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液冷基板具有呈环状设置的边框结构,所述边框结构通过具有韧性的密封胶与所述液冷盖板粘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基板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于所述边框结构且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固定台,所述第一固定台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贯通设置的第一固定孔;
所述液冷盖板于其外边沿向外延伸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固定台,所述第二固定台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贯通设置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对位设置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及与其对位的所述第一固定孔通过一连接件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基板于所述边框结构内凹设形成液冷结构,所述液冷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液冷基板或所述液冷盖板连接的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和所述出水接头均与所述液冷结构连通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基板还包括设于所述液冷结构内且位于所述进水接头和所述出水接头之间的主分流条,所述主分流条的一端与所述边框结构连接,所述主分流条的另一端与所述边框结构间隔设置,所述主分流条将所述液冷结构划分为依次连通的进水流道、汇流流道和出水流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梦琪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