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移动边缘节点的物联网终端设备组网和通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118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3
一种基于移动边缘节点的物联网终端设备组网和通信方法,属于数字信息传输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建立物联网移动边缘节点架构;步骤S2,主叫方发出SIP邀请消息;步骤S3,判断被叫方是否与主叫方处于同一私网;步骤S4,将邀请消息转发至被叫方;步骤S5,向移动边缘节点回传“200 OK”响应消息;步骤S6,向移动边缘节点主叫方回传“200 OK”响应消息;步骤S7,主叫方和被叫方在同一私网中的媒体会话和实时通信建立完毕。本方案,通过在移动边缘节点存储一个映射表,如果物联网终端设备在相同的本地私网中,则映射表将SIP消息直接转发到相同的本地私网中的目标设备,而不需要将SIP消息发送到云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移动边缘节点的物联网终端设备组网和通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数字信息传输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移动边缘节点的物联网终端设备组网和通信方法。
技术介绍
IMS(IPMultimediaSubsystem)是IP多媒体系统,被认为是下一代网络(包括5G)的核心技术,也是解决移动与固网融合,引入语音、数据、视频三重融合等差异化业务的重要方式。IMS网络的用户与网络是通过IP连通的,IMS中使用SIP(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作为唯一的会话控制协议。为了实现接入的独立性,IMS采用SIP作为会话控制协议。而在5G的万物互联时代,物联网要通过大规模的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去感知周边物体和物理环境,为物联网应用层的数据分析提供依据。传感器采集系统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信息,对大规模传感器进行高频次采集,要求传感器采集系统具备大范围高带宽的实时传输、计算、存储和处理能力。而SIP消息和数据包,经由IMS核心网转发,会增加IMS核心网的流量负载和相应延迟。5G架构,是支持移动边缘计算(MEC,MobileEdgeComputing)设备的。如果将移动边缘节点引入到物联网终端设备的通信架构中,用来就近处理基站内需要处理的紧急、且大量的处理任务,将会分担IMS核心网的流量负载,降低相应延迟。现阶段,终端在接入IMS网络时,需要先向IMS网络进行注册,在注册成功后可以接入IMS网络。也就是说,SIP消息和数据包,都需要经由IMS核心网转发。即使当两个物联网终端设备处于同一本地私网,SIP消息和数据包也需要经由IMS核心网转发,这就造成了传输路径的冗余。图1为现阶段的同一本地私网的两个物联网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流路线。实线表示传统的传输路径,在传统传输路径中,1号物联网终端设备的数据流,通过基站接入IMS网络,经过网络地址转换后返回至2号物联网终端设备。此时,1号物联网终端设备的数据流,经历了4段传输路线和3次转换。而当我们删除IMS核心网内部从基站到云端的冗余传输路径,同一本地私网的两个传感器可以通过基站直接实现数据交流,即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将明显提升数据传输的效率。为了实现图1中的虚线通信路径,可以采用SIP消息中的IP/端口将数据流重定向到网络边缘,将物联网终端设备连接移动边缘节点后组成私网,移动边缘节点连接IMS核心网,使得移动边缘节点作为IMS核心网的入口。传统方案中,所有注册的物联网终端设备信息都存储在IMS核心网的云端,因此,在IMS核心网的云端的协助下,主叫方不需要知道被叫方的IP地址,就可以将邀请消息发送到被叫传感器。因此,当物联网终端设备,不经过IMS核心网,仅通过移动边缘节点是无法找到被叫方的地址,这就导致物联网终端设备无法与本地私网中其它物联网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路径,也无法通过移动边缘节点将数据包传送给本地私网中其它物联网终端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边缘节点的物联网终端设备组网和通信方法。一种基于移动边缘节点的物联网终端设备组网和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建立物联网移动边缘节点架构;所述物联网移动边缘节点架构,包括物联网终端设备、移动边缘节点、IMS核心网;所述物联网终端设备,包括用户设备和传感器;所述移动边缘节点,存储有物联网终端设备的映射表;每个物联网终端设备与移动边缘节点通信连接构成私网,且移动边缘节点为每个物联网终端设备分配有专用的私网IP地址;每个移动边缘节点与IMS核心网通信连接构成公网。步骤S2,主叫方发出SIP邀请消息;步骤S3,移动边缘节点根据映射表,判断被叫方是否与主叫方处于同一私网;步骤S4,移动边缘节点,修改组合配对设备识别信息后,将邀请消息转发至被叫方;步骤S5,被叫方收到邀请消息后,向移动边缘节点回传“200OK”响应消息;步骤S6,移动边缘节点,向移动边缘节点主叫方回传“200OK”响应消息;步骤S7,主叫方沿着步骤S2中邀请消息的路径,向移动边缘节点发送确认消息;移动边缘节点沿着步骤S4中邀请消息的路径,向被叫方发送确认消息;主叫方和被叫方在同一私网中的媒体会话和实时通信建立完毕。具体的,所述移动边缘节点,内设缓存模块、网络地址转换模块、应用层网关模块;所述缓存模块,存储有物联网终端设备的映射表;所述映射表,记录本地私网中每个物联网终端设备的标识符和该物联网终端设备所连接的移动边缘节点的公网IP地址的组合配对设备识别信息、该物联网终端设备的私网IP地址和端口号信息、该物联网终端设备的公网IP地址和端口号信息;所述网络地址转换模块,具备网络地址转换功能;所述应用层网关模块,具备应用层网关功能;所述网络地址转换模块和应用层网关模块共享映射表。具体的,所述移动边缘节点,内置具有网络地址转换功能和应用层网关功能的OpenWrt系统。具体的,步骤S2中,主叫方和被叫方均为同一私网中的物联网终端设备;主叫方向该私网中的移动边缘节点发送要与被叫方建立SIP会话邀请消息;该邀请消息携带有Request-URI字段信息、Via头域字段信息、Contact字段信息,以及“c=”行信息、“m=”行信息;所述Request-URI字段信息,记录被叫方的标识符和移动边缘节点的公网IP地址的组合配对信息;所述Via头域字段信息,记录主叫方的私网IP和端口号;所述Contact字段信息,记录主叫方的标识符和主叫方的私网IP和端口号的组合配对信息;所述“c=”行信息,记录主叫方的私网IP;所述“m=”行信息,记录主叫方媒体传输端口。具体的,步骤S3中,移动边缘节点接收到SIP邀请消息后,判断其Request-URI字段信息是否有与映射表中的组合配对设备识别信息相符合的情况;如果有符合,则表示,主叫方和被叫方处于同一私网中,触发后续程序;否则,终止本方案的程序。具体的,步骤S4中,移动边缘节点,根据映射表,将Request-URI字段信息,从私网的组合配对设备识别信息,修改为公网的组合配对设备识别信息,并在邀请消息中添加记录移动边缘节点私网IP和端口号的Via字段信息,根据私网的组合配对设备识别信息,将邀请消息转发至被叫方;公网的组合配对设备识别信息,包括被叫方的标识符和被叫方的私网IP和端口号。具体的,步骤S5中,被叫方,根据第一个Via头域字段信息,获得移动边缘节点的私网IP和端口号;根据第二个Via头域字段信息,获得主叫方的私网IP和端口号;然后将Contact字段信息修改为被叫方的标识符和被叫方的私网IP和端口号的组合配对信息,将“c=”行信息修改为被叫方的私网IP,将“m=”行信息修改为被叫方的媒体传输端口;最后,根据移动边缘节点的私网IP和端口号,向移动边缘节点回传“200OK”响应消息;具体的,步骤S6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移动边缘节点的物联网终端设备组网和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建立物联网移动边缘节点架构;/n所述物联网移动边缘节点架构,包括物联网终端设备、移动边缘节点、IMS核心网;/n所述物联网终端设备,包括用户设备和传感器;/n所述移动边缘节点,存储有物联网终端设备的映射表;每个物联网终端设备与移动边缘节点通信连接构成私网,且移动边缘节点为每个物联网终端设备分配有专用的私网IP地址;/n每个移动边缘节点与IMS核心网通信连接构成公网;/n步骤S2,主叫方发出SIP邀请消息;/n步骤S3,移动边缘节点根据映射表,判断被叫方是否与主叫方处于同一私网;/n步骤S4,移动边缘节点,修改组合配对设备识别信息后,将邀请消息转发至被叫方;/n步骤S5,被叫方收到邀请消息后,向移动边缘节点回传“200 OK”响应消息;/n步骤S6,移动边缘节点,向移动边缘节点主叫方回传“200 OK”响应消息;/n步骤S7,主叫方沿着步骤S2中邀请消息的路径,向移动边缘节点发送确认消息;移动边缘节点沿着步骤S4中邀请消息的路径,向被叫方发送确认消息;主叫方和被叫方在同一私网中的媒体会话和实时通信建立完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移动边缘节点的物联网终端设备组网和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建立物联网移动边缘节点架构;
所述物联网移动边缘节点架构,包括物联网终端设备、移动边缘节点、IMS核心网;
所述物联网终端设备,包括用户设备和传感器;
所述移动边缘节点,存储有物联网终端设备的映射表;每个物联网终端设备与移动边缘节点通信连接构成私网,且移动边缘节点为每个物联网终端设备分配有专用的私网IP地址;
每个移动边缘节点与IMS核心网通信连接构成公网;
步骤S2,主叫方发出SIP邀请消息;
步骤S3,移动边缘节点根据映射表,判断被叫方是否与主叫方处于同一私网;
步骤S4,移动边缘节点,修改组合配对设备识别信息后,将邀请消息转发至被叫方;
步骤S5,被叫方收到邀请消息后,向移动边缘节点回传“200OK”响应消息;
步骤S6,移动边缘节点,向移动边缘节点主叫方回传“200OK”响应消息;
步骤S7,主叫方沿着步骤S2中邀请消息的路径,向移动边缘节点发送确认消息;移动边缘节点沿着步骤S4中邀请消息的路径,向被叫方发送确认消息;主叫方和被叫方在同一私网中的媒体会话和实时通信建立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边缘节点的物联网终端设备组网和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边缘节点,内设缓存模块、网络地址转换模块、应用层网关模块;
所述缓存模块,存储有物联网终端设备的映射表;所述映射表,记录本地私网中每个物联网终端设备的标识符和该物联网终端设备所连接的移动边缘节点的公网IP地址的组合配对设备识别信息、该物联网终端设备的私网IP地址和端口号信息、该物联网终端设备的公网IP地址和端口号信息;
所述网络地址转换模块,具备网络地址转换功能;
所述应用层网关模块,具备应用层网关功能;
所述网络地址转换模块和应用层网关模块共享映射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边缘节点的物联网终端设备组网和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边缘节点,内置具有网络地址转换功能和应用层网关功能的OpenWrt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边缘节点的物联网终端设备组网和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主叫方和被叫方均为同一私网中的物联网终端设备;主叫方向该私网中的移动边缘节点发送要与被叫方建立SIP会话邀请消息;该邀请消息携带有Request-URI字段信息、Via头域字段信息、Contact字段信息,以及“c=”行信息、“m=”行信息;
所述Request-URI字段信息,记录被叫方的标识符和移动边缘节点的公网IP地址的组合配对信息;
所述Via头域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贺高健伦顾志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雅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