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新杭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自动增能能量的转化输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105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增能能量的转化输出设备,包括设备本体,设备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小功率电机、发电机和皮带轮一,设备本体的内部设置固定支架,皮带轮的一端与发电机连接,皮带轮的另一端连接设置有皮带,设备本体的上方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转动杆,转动杆上设置有伞型齿轮一,伞型齿轮一配合连接有伞型齿轮二,转动杆的两端设置有轴承和轴承座,转动杆通过轴承和轴承座设置在设备本体的上方,伞型齿轮二的中心设置有传动轴。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离合器、惯性轮、伞型齿轮、小功率电机、发电机等多种结构的结合,可以节约煤、电、油等能源的储蓄量,造福子孙后代,上述结构中小功率电机带动大功率发电机转动,节约了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自动增能能量的转化输出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自动增能能量的转化输出设备。
技术介绍
采用能量的转化输出设备可以为人们节约无限的能源,比如,水力发电的投资对水库的安全,可以节约煤、电、油等能源,比如太阳和风力发电的好处是,收益高,可节约投资的成本,最重要的是可以节约煤、电、油等能源的储蓄量,造福子孙后代。因此,一种用于自动增能能量的转化输出设备成为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自动增能能量的转化输出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小功率电机、发电机和皮带轮一,所述设备本体的内部设置固定支架,所述皮带轮的一端与发电机连接,所述皮带轮的另一端连接设置有皮带,所述设备本体的上方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伞型齿轮一,所述伞型齿轮一配合连接有伞型齿轮二,所述转动杆的两端设置有轴承和轴承座,所述转动杆通过轴承和轴承座设置在设备本体的上方,所述伞型齿轮二的中心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依次设置有惯性轮一、离合器、皮带轮二和惯性轮二,所述小功率电机通过皮带轮一、皮带轮二与传动轴实现转动连接,所述小功率电机上设置有输入电线,用于与电网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的两侧设置有轴承和轴承座,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和轴承座连接设置在设备本体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发电机上连接设置有输出线路,所述输出线路上连接设置有发电机用户电机和发电机用户照明,单相220V,三相380V。进一步地,所述设备本体上设置有离合器一和离合器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在设备本体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轴承和轴承座,用于传动轴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小功率电机用于设置在设备本体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设备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柱。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离合器、惯性轮、伞型齿轮、小功率电机、发电机等多种结构的结合,可以节约煤、电、油等能源的储蓄量,造福子孙后代,上述结构中小功率电机带动大功率发电机转动,节约了能源输入,增加了能源输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自动增能能量的转化输出设备的立体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自动增能能量的转化输出设备的模块示意图。如图所示:1、小功率电机,2、发电机,3、皮带轮一,4、固定支架,5、皮带,6、伞型齿轮一,7、轴承装置,8、伞型齿轮二,9、离合器,10、输出线路,11、离合器一,12、离合器二,13、惯性轮一,14、输入电线,15、发电机用户电机,16、发电机用户照明,17、惯性轮二,18、传动轴,19、皮带轮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增能能量的转化输出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小功率电机1、发电机2和皮带轮一,所述设备本体的内部设置固定支架4,所述皮带轮一的一端与发电机连接,所述皮带轮一3的另一端连接设置有皮带5,所述设备本体的上方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伞型齿轮6一,所述伞型齿轮一6配合连接有伞型齿轮二8,所述转动杆的两端设置有轴承和轴承座,所述转动杆通过轴承和轴承座设置在设备本体的上方,所述伞型齿轮二的中心设置有传动轴18,所述传动轴18上依次设置有惯性轮一13、离合器9、皮带轮二19和惯性轮二17,所述小功率电机通过皮带轮一、皮带轮二19与传动轴18实现转动连接,所述小功率电机上设置有输入电线14,用于与电网连接,所述轴承和轴承座组成轴承装置7。所述传动轴18的两侧设置有轴承和轴承座,所述传动轴18通过轴承和轴承座连接设置在设备本体的上方。所述发电机2上连接设置有输出线路10,所述输出线路10上连接设置有发电机用户电机15和发电机用户照明17。所述设备本体上设置有离合器一11和离合器二12。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在设备本体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轴承和轴承座,用于传动轴18的连接。所述小功率电机1用于设置在设备本体的底部。所述设备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柱。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自动增能能量的转化输出设备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小功率电机1通过输入电线14,电量输入后,产生工作运转,经小功率电机1带动皮带轮一3转动,由皮带5传动到传动轴18轴上皮带轮二19,带动惯性轮一13和惯性轮二17增力转动,同时带动伞型齿轮一6和伞型齿轮二8增力传动,达到一定速度后,由速度惯性产生增力运动,达到增力效果后,由离合器一12合上伞型齿轮轴上的皮带轮一3,由皮带轮一3带动皮带5,带动大发电机正常转动后供用户使用,因用户产生负荷,所以在用户负荷未启动前,该机内需增加惯性动力起加力作用,将离合器一12合上,惯性轮一13启动增力,经双力同步,惯性轮一13和惯性轮二17同步,按照设计速度转动,实现了小力发大力的技术效果;经过小功率电机1带动惯性轮转动发力,再经皮带传动到大发电机,发出理想的实用电。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自动增能能量的转化输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小功率电机、发电机和皮带轮一,所述设备本体的内部设置固定支架,所述皮带轮的一端与发电机连接,所述皮带轮的另一端连接设置有皮带,所述设备本体的上方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伞型齿轮一,所述伞型齿轮一配合连接有伞型齿轮二,所述转动杆的两端设置有轴承和轴承座,所述转动杆通过轴承和轴承座设置在设备本体的上方,所述伞型齿轮二的中心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依次设置有惯性轮一、离合器、皮带轮二和惯性轮二,所述小功率电机通过皮带轮一、皮带轮二与传动轴实现转动连接,所述小功率电机上设置有输入电线,用于与电网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动增能能量的转化输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小功率电机、发电机和皮带轮一,所述设备本体的内部设置固定支架,所述皮带轮的一端与发电机连接,所述皮带轮的另一端连接设置有皮带,所述设备本体的上方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伞型齿轮一,所述伞型齿轮一配合连接有伞型齿轮二,所述转动杆的两端设置有轴承和轴承座,所述转动杆通过轴承和轴承座设置在设备本体的上方,所述伞型齿轮二的中心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依次设置有惯性轮一、离合器、皮带轮二和惯性轮二,所述小功率电机通过皮带轮一、皮带轮二与传动轴实现转动连接,所述小功率电机上设置有输入电线,用于与电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增能能量的转化输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的两侧设置有轴承和轴承座,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和轴承座连接设置在设备本体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新杭
申请(专利权)人:林新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