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线传电结构的激光雷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0867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传电结构的激光雷达,属于激光雷达技术领域,包括旋转扫描模块,旋转扫描模块底部与电机转子固接,电机转子的轴心处固接有转轴,转轴上端面与旋转扫描模块下端面贴合,转轴的主体外部套设有固定设置的轴套,轴套与转轴之间的夹腔内安装有无线传电模块,无线传电模块由外磁环、内磁环、内线圈和外线圈构成,外磁环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外线圈,内磁环的外部固定设置有内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传电结构的激光雷达,可以通过无线传电结构,实现对旋转部分长期稳定的有效供电,可以满足激光雷达高转速长寿命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线传电结构的激光雷达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无线传电结构的激光雷达,属于激光雷达

技术介绍
激光雷达实现扫描的技术方案主要有三种:以电机为主的机械转扫、以MEMS扫描振镜为主的摆扫、以光学相控阵为主的多光源调制干涉扫描。其中只有以电机为主的机械转扫方案可实现360度大角度范围扫描。电机实现雷达扫描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激光的发射、接收和信号处理模块固定不动,电机带动反射镜旋转;第二类是激光的发射、接收和信号处理模块由电机带动旋转。此两类方案的区别在于机械件轴系结构与系统收发光路结构的配合。第二类结构具有收发光路相对固定,随电机一同旋转,无光路失配风险的特点,更利于实现高精度扫描。针对第二类方案的系统结构,需实现激光的发射、接收和信号处理模块的供电,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接触式滑环供电,受限于接触点磨损影响,转速和寿命有限,不适用于高转速长寿命要求的激光雷达。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无线传电结构的激光雷达,可以通过无线传电结构,实现对旋转部分长期稳定的有效供电,可以满足激光雷达高转速长寿命的要求。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线传电结构的激光雷达,包括旋转扫描模块,旋转扫描模块底部与电机转子固接,电机转子的轴心处固接有转轴,转轴上端面与旋转扫描模块下端面贴合;所述转轴的主体外部套设有固定设置的轴套;所述轴套与转轴之间的夹腔内安装有无线传电模块;所述无线传电模块由外磁环、内磁环、内线圈和外线圈构成;所述外磁环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外线圈;所述内磁环的外部固定设置有内线圈。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扫描模块设置在光学防护罩内腔中;所述光学防护罩的下端与底部壳体的上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与轴套之间装配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和第一轴承呈上下布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外圈固定设置在轴套内表面,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设置在转轴的外表面。进一步地,所述轴套固接于底部壳体内;所述轴套的顶端外侧固接有电机定子;所述电机定子与电机转子位置相适应。进一步地,所述外磁环设置在轴套内,轴套的内孔与外磁环的外圈为轴孔配合并固定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内磁环固定设置在转轴上,内磁环套设在外磁环内部;所述转轴与内磁环的内孔为轴孔配合并固定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轴套侧面设置有第一孔槽,所述外线圈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孔槽;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第二孔槽,所述内线圈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孔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孔槽的中心线与第二孔槽的中心线垂直设置。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中在外线圈上输入交变电流,外线圈产生电磁场,内线圈由于电磁感应产生电流,电流由非转动部分通过电磁感应传输到转动部分,实现电流的无线传电;内磁环和外磁环起到隔磁和导磁的作用,以提高无线传电效率,降低热损耗;本技术通过无线传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滑环供电接触点磨损的缺陷,实现对旋转部分长期稳定的有效供电,可以满足激光雷达高转速长寿命的要求;本技术中无线传电模块置于轴套中,结构可设计得非常紧凑,有效降低对雷达系统的空间占用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中轴套及其所安装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第一轴承,2-轴套,3-外磁环,4-内磁环,5-第二轴承,6-转轴,7-内线圈,8-外线圈,9-电机定子,10-电机转子、11-旋转扫描模块,12-光学防护罩,13-底部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无线传电结构的激光雷达,包括旋转扫描模块11,旋转扫描模块11设置在光学防护罩12内腔中;所述光学防护罩12的下端与底部壳体13的上端连接。所述旋转扫描模块11的底部与电机转子10固定连接,同步转动;所述电机转子10的轴心处穿设有转轴6;所述电机转子10与转轴6同轴设置,固定连接。所述转轴6的上端面与旋转扫描模块11的下端面贴合。所述转轴6的主体外部套设有固定设置的轴套2;所述轴套2固接于底部壳体13内。所述转轴6与轴套2之间装配有第一轴承1和第二轴承5;所述第二轴承5和第一轴承1呈上下布置。所述第一轴承1和第二轴承5的外圈固定设置在轴套2内表面,所述第一轴承1和第二轴承5的内圈固定设置在转轴6的外表面。所述轴套2的顶端外侧固接有电机定子9;所述电机定子9与电机转子10位置相适应。所述轴套2与转轴6之间的夹腔内安装有无线传电模块;所述无线传电模块由外磁环3、内磁环4、内线圈7和外线圈8构成。所述外磁环3设置在轴套2内,轴套2的内孔与外磁环3的外圈为轴孔配合并固定设置。所述外磁环3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外线圈8。所述内磁环4固定设置在转轴6上,内磁环4套设在外磁环3内部;所述转轴6与内磁环4的内孔为轴孔配合并固定设置。所述内磁环4的外部固定设置有内线圈7。所述轴套2侧面设置有第一孔槽,所述外线圈8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孔槽。所述转轴6上设置有第二孔槽,所述内线圈7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孔槽。所述第一孔槽的中心线与第二孔槽的中心线垂直设置。所述外磁环3和内磁环4为铁氧体或其他导磁材料。本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本技术中轴套2、外磁环3、外线圈8和电机定子9固定设置,转轴6、内磁环4、内线圈7、电机转子10和旋转扫描模块11绕中心轴线转动;外线圈8上输入交变电流,外线圈8产生电磁场,内线圈7由于电磁感应产生电流,电流由非转动部分通过电磁感应传输到转动部分,实现电流的无线传电;内磁环4和外磁环3起到隔磁和导磁的作用,以提高无线传电效率,降低热损耗。以上所述为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技术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无线传电结构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扫描模块(11),旋转扫描模块(11)底部与电机转子(10)固接,电机转子(10)的轴心处固接有转轴(6),转轴(6)上端面与旋转扫描模块(11)下端面贴合;/n所述转轴(6)的主体外部套设有固定设置的轴套(2);/n所述轴套(2)与转轴(6)之间的夹腔内安装有无线传电模块;所述无线传电模块由外磁环(3)、内磁环(4)、内线圈(7)和外线圈(8)构成;/n所述外磁环(3)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外线圈(8);所述内磁环(4)的外部固定设置有内线圈(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线传电结构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扫描模块(11),旋转扫描模块(11)底部与电机转子(10)固接,电机转子(10)的轴心处固接有转轴(6),转轴(6)上端面与旋转扫描模块(11)下端面贴合;
所述转轴(6)的主体外部套设有固定设置的轴套(2);
所述轴套(2)与转轴(6)之间的夹腔内安装有无线传电模块;所述无线传电模块由外磁环(3)、内磁环(4)、内线圈(7)和外线圈(8)构成;
所述外磁环(3)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外线圈(8);所述内磁环(4)的外部固定设置有内线圈(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电结构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扫描模块(11)设置在光学防护罩(12)内腔中;所述光学防护罩(12)的下端与底部壳体(13)的上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电结构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与轴套(2)之间装配有第一轴承(1)和第二轴承(5);所述第二轴承(5)和第一轴承(1)呈上下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电结构的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1)和第二轴承(5)的外圈固定设置在轴套(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泉张强陈浩张小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富锐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