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修军专利>正文

一种地下水污染监测井过滤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080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水污染监测井过滤管,涉及过滤管技术领域。包括过滤管本体,所述过滤管本体设有透水孔,所述过滤管本体的端口内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过滤管本体的端口外壁固定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的外壁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法兰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杆。通过设置螺纹槽,使得过滤管本体便于通过其与系统管网进行连接,并通过连接孔的作用,方便其通过连接法兰进行固定,并通过连接杆与限位板的作用,便于将尼龙网缠绕在装置外围,有效便捷了该装置的安装使用,同时该装置通过过滤管本体外壁可自主切割的透水孔,及尼龙网的设置,增强该装置的过滤透水效果,进而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水污染监测井过滤管
本技术涉及过滤管
,具体为一种地下水污染监测井过滤管。
技术介绍
地下水污染监测指通过取样测定地下水中有害物质的种类、浓度及其变化趋势,评价掌握地下水质污染状况,了解地下水水质的状况及污染发展的趋势所进行的监测工作,监测项目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2017)一般有:氨氮、亚硝氮、硝氮、总硬度、pH值、耗氧量、总矿化度、钾、钠、钙、镁、重碳酸根、硫酸根、氯离子、酚、氰化物、汞、砷、镉、总铬、氟、油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等,地下水污染监测是地下水环境研究的基础工作,地下水环境监测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影响我们对地下水环境变化的客观认识和重大决策的制定,地下水环境监测是我们认识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系统结构、地下水环境要素的变化规律的先决条件,是地下水环境评价、预测、数值模拟、地下水污染分析、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最重要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治理成为人类社会越来越注重的问题,而地下水污染监测是地下水环境研究的基础工作,进而对地下水污染监测是地下水环境评价、预测、数值模拟、地下水污染分析、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最重要基础,但现有地下水污染监测井过滤管的过滤透水效果较差,进而易导致影响地下水环境监测的准确性,且其不便于安装,使其拆卸较为困难,进而导致其更换不便,影响其监测使用,同时现有装置的结构设置复杂,实用性较差,为此,提出一种地下水污染监测井过滤管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水污染监测井过滤管,具备过滤透水效果好、便于安装及简单实用的优点,以解决一般过滤管不具备过滤透水效果好、便于安装及简单实用的问题。为实现具备过滤透水效果好、便于安装及简单实用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水污染监测井过滤管,包括过滤管本体,所述过滤管本体设有透水孔,所述过滤管本体的端口内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过滤管本体的端口外壁固定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的外壁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法兰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固定设置有限位板,所述连接杆的外壁活动设置有尼龙网。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管本体为PVC过滤管,且过滤管本体两端均贯穿设置有连接法兰,且过滤管本体与连接法兰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板为一至三毫米厚的弧形限位板,且限位板的数量为四十至八十个,且四十至八十个限位板均等距离分布在连接杆的外壁,且四十至八十个限位板间与连接杆的外壁形成的有与尼龙网网线大小相一致的安装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连接杆均等距离设置在连接法兰的一侧,且四个连接杆分布的覆盖范围大于过滤管本体的直径圆周范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法兰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连接法兰分别设置在过滤管本体的两端外壁,且两个连接法兰以过滤管本体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透水孔为长轴二至五毫米长的椭圆形孔洞,且透水孔的数量为六十至一百个,且六十至一百个透水孔均等距离设置在过滤管本体的一端外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水污染监测井过滤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地下水污染监测井过滤管,通过设置螺纹槽,使得过滤管本体便于通过其与系统管网进行连接,并通过连接孔的作用,方便其通过连接法兰进行固定,并通过连接杆与限位板的作用,便于将尼龙网缠绕在装置外围,有效便捷了该装置的安装使用,同时该装置通过过滤管本体外壁可自主切割的透水孔,及尼龙网的设置,便于该装置的使用,增强该装置的过滤透水效果,进而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性。2、该地下水污染监测井过滤管,通过设置固定块,有效固定连接杆的安装,并通过连接杆外壁设置的限位板,使其形成与尼龙网网线大小相一致的安装槽,便于尼龙网的安装,且有效限定尼龙网的使用位置,避免其滑动,导致过滤网孔的大小不相一致,进而形影地下水环境的监测结果,同时该装置结构设置简单,布局设计合理,使用便捷,有效增强该装置的实用性,利于该装置的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过滤管本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面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尼龙网与连接杆连接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连接杆局部图。图中:1、过滤管本体;2、连接法兰;3、尼龙网;4、固定块;5、连接杆;6、限位板;7、透水孔;8、连接孔;9、螺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水污染监测井过滤管,包括过滤管本体1,所述过滤管本体1设有透水孔7,所述过滤管本体1的端口内壁开设有螺纹槽9,所述过滤管本体1的端口外壁固定设置有连接法兰2,所述连接法兰2的外壁开设有连接孔8,所述连接法兰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外壁固定设置有限位板6,所述连接杆5的外壁活动设置有尼龙网3。具体的,所述过滤管本体1为PVC过滤管,且过滤管本体1两端均贯穿设置有连接法兰2,且过滤管本体1与连接法兰2固定连接。本实施方案中,该装置通过PVC过滤管材质抗腐蚀能力强、易于粘接、价格低和质地坚硬的特性,有效增强其耐用性,并降低其成本投入,同时质地坚硬便于透水孔7的切割钻孔,使其恒定维持孔洞的大小,避免传统材质受水压及自身质地的影响,易导致透水孔7的大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装置的过滤和透水性,有效增强该装置的实用性。具体的,所述限位板6为一至三毫米厚的弧形限位板,且限位板6的数量为四十至八十个,且四十至八十个限位板6均等距离分布在连接杆5的外壁,且四十至八十个限位板6间与连接杆5的外壁形成的有与尼龙网3网线大小相一致的安装槽。本实施方案中,便于尼龙网3的安装,且有效限定尼龙网3的使用位置,避免其滑动,导致过滤网孔的大小不相一致,进而形影地下水环境的监测结果,稳定其使用效果的实施。具体的,所述连接杆5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连接杆5均等距离设置在连接法兰2的一侧,且四个连接杆5分布的覆盖范围大于过滤管本体1的直径圆周范围。本实施方案中,使得装置通过连接杆5设置处匹配过滤管本体1形状大小的覆盖范围,进而使尼龙网3在使用时与过滤管本体1保持一定距离,进而有效将地下水中较大物质过滤在尼龙网3的外壁,便于装置使用,保障装置的使用效果。具体的,所述连接法兰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连接法兰2分别设置在过滤管本体1的两端外壁,且两个连接法兰2以过滤管本体1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水污染监测井过滤管,包括过滤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本体(1)设有透水孔(7),所述过滤管本体(1)的端口内壁开设有螺纹槽(9),所述过滤管本体(1)的端口外壁固定设置有连接法兰(2),所述连接法兰(2)的外壁开设有连接孔(8),所述连接法兰(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外壁固定设置有限位板(6),所述连接杆(5)的外壁活动设置有尼龙网(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污染监测井过滤管,包括过滤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本体(1)设有透水孔(7),所述过滤管本体(1)的端口内壁开设有螺纹槽(9),所述过滤管本体(1)的端口外壁固定设置有连接法兰(2),所述连接法兰(2)的外壁开设有连接孔(8),所述连接法兰(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外壁固定设置有限位板(6),所述连接杆(5)的外壁活动设置有尼龙网(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污染监测井过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本体(1)为PVC过滤管,且过滤管本体(1)两端均贯穿设置有连接法兰(2),且过滤管本体(1)与连接法兰(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污染监测井过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6)为一至三毫米厚的弧形限位板,且限位板(6)的数量为四十至八十个,且四十至八十个限位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修军郑琳赵帅倪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赵修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