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数据协同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051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林业数据协同处理系统,属于林业大数据技术领域,包括网络层、数据层、业务层和应用层,通过数据映射器和数据协同转换协议实现异构数据之间的交换与共享;实现横向业务直接的数据协同,纵向上下级直接的数据协同。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基于林业资源数据的数据映射器,解决了数据内容不同、数据结构不同、跨数据库的数据同步问题,从而有效地实现了部门内,跨部门、跨级别的数据协同。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与传统工作方式相对比,同样工作量效率可以提升50%以上,不仅节约了时间投入,而且减少了经济开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业数据协同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林业大数据
,具体涉及一种林业数据协同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森林督查暨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更新是林业系统面临的一种常规性工作。该业务是以前期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为基础,将造林更新、采伐、森林抚育等森林经营活动,通过遥感技术发现并核实后的变化图斑,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土地整理、开垦林地等非森林经营活动,以及自然灾害等导致森林资源变化情况,确定边界,并记录有关活动、森林资源变化等属性信息,形成基于GIS的森林资源档案信息数据库。存在问题:1、不同人员之间没有及时更新系统数据,造成同一个业务数据不协同。2、由于部门之间职能分工不同,导致不同业务的森林资源变化图斑数据不能及时协同到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3、省级和国家级在森林资源管理方面的需求不同,导致了数据结构以及技术规程不统一,从而致使省级数据需经过大量数据处理后,才能进入国家的森林资源管理数据库。存在原因:1、因调查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以及没有方便快捷的工具支持,导致了同部门内部数据无法及时协同。2、因不同业务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孤岛,导致不同部门的数据无法协同到“一张图”。3.国家级数据库和省级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和技术规程存在差异,以及使用的信息系统不同,导致了省级数据无法直接协同到国家级数据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森林督查暨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更新工作中,在同部门,跨部门,以及不同层级之间数据异构的数据协同处理问题。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林业数据协同处理系统,包括:网络层、数据层、业务层和应用层,所述网络层包括互联网、系统专网和虚拟专用网;所述数据层包括数据库支撑层、数据库访问层、数据存储层、映射层、数据中心层,所述数据存储层部署省级数据库,数据中心层部署国家数据库,省级数据库与数据中心数据库之间通过虚拟专用网利用数据映射器和数据协同转换协议实现省级资源管理数据和国家级数据之间的转换和传输;所述业务层包括国家业务接口和省级业务接口,国家业务接口和省级业务接口通过业务协同转换协议实现业务协同数据处理;所述应用层包括国家应用界面和省级应用界面,所述国家应用界面和省级应用界面通过应用协同转换协议实现系统业务协同操作。进一步地,数据层系统操作的具体步骤如下:S1:数据准备:准备省级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造林更新、采伐、森林抚育等森林经营活动数据、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土地整理、开垦林地等非森林经营活动数据、自然灾害等导致森林资源变化情况,确定边界,并记录有关活动、森林资源变化等属性信息数据;S2:数据部署:利用Arcmap对现有数据进行符号化,把数据通过Arccatalog把数据导入到Oracle数据库中,对入库的数据进行服务发布;S3:数据字典与数据结构配置:根据省级数据字典与数据结构特点,依据国家级数据字典与数据结构为标准,配置数据字典的对应关系以及数据结构对应关系,并且需要配置非数据字典字段的转换算子;S4:成果上报:配置好的数据可以通过数据系统应用程序,自动实现省级到国家级数据的转换与入库;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映射器包括数据结构映射表、数据字典映射表和数据映射处理程序,所述数据字典映射表、数据映射处理程序结合待处理的A数据表通过数据映射处理程序处理后,得到协同处理后的B数据表。进一步地,定义S为省级二维数据表,G为国家级二维数据表,采用数据映射处理程序处理数据的具体步骤为:S1:首先读取省级数据S的列索引i和行索引j,得到i列名Name(i)和对应的国家字段名GetGF(Name(i));S2:判断i列名Name(i)对应的字典字段,如果对应,则执行步骤S3,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4;S3:利用GetDicValueS(FieldName)获取省级英文字段的所有字典值域;S4:判断i列的数据类型Type(i)是否属于字段数据类型字符串集合,如果是则利用:*Exc_Func指向i列所配置的转换算子的函数指针,进一步说明,该转换算子应属于Exc_Func算子集合的;如果不属于,则返回省级数据表中的第i列,j行的值S[i,j];S5:f(S[i,j])是一个分段函数,分段依据是根据字段名称是否属于具有数据字典的字段集合和字段类型是否属于规定的文本、数字和日期三种数据类型。当字段是属于数据字典字段,并且数据类型属于文本、数字和日期时,fi(S[i,j])调用GetDicValueS(Name(i),S[i,j]);当字段类型属于文本、数字和日期时,但是字段不属于数据字典字段集合,f(S[i,j])调用Exc_Func(S[i,j]),Exc_Func会指向该字段所配置的算子进行计算后的值,给f(S[i,j));其他情况就不对字段值进行处理,直接赋值。S6:更新国家数据G对应的列。进一步地,省级数据S转换为国家数据G用f(S[i,j))表达:G[GetGF(Name(i)),j]=f(S[i,j]);国家数据G转换为省级数据S用f(G(i,j))表达:S[GetSF(Name(i)),j]=f(G[i,j]);其中,S表示省级二维数据表,G表示国家级二维数据表,SF表示省级数据表结构字段集合,GF表示国家级数据表结构字典集合,SFd表示省级数据表中具有字典值的字段集合,GFd表示国家级数据表中具有字典值的字段集合,FT表示{Text,Numeric,Date}字段数据类型字符串集合,SF(r)<->GF(r)代表Table_Field表中第r行或者字段英文名称为r的省级、国家级字段的对应关系;GetGF(SF):给出省级字段英文名称,返回对应的国家级字段英文名称;StringGetSF(GF)表示给出国家级字段英文名称,返回对应的省级字段英文名称;DicValueSF(r)<->DicValueGF(r)代表Table_Dic表中第r行国家级和省级与字段英文名称像对于的字典值的转换关系,GetDicValueG(FieldName,Code)表示给出省级的英文字段名称和代码值,转换成对于国家级对于的英文字段的对于代码值;GetDicValueS(FieldName,Code)表示给出国家级的英文字段名称和代码值,转换成对于省级对于的英文字段的对于代码值;i为列号,j为行号;Name(i)为i列的字段名称,Type(i)为i列的数据类型;S[i,j]即为省级数据表中的第i列,j行的值,且S[Name(i),j]是等价的,即S[i,j]<=>S[Name(i),j];Exc_Func为一个函数集合,进一步地,国家数据库和省级数据库均为主从分离式,依据数据是否需要编辑,把数据分为静态数据和动态数,静态数据提供系统查询和可视化的支撑,动态数据提供系统对数据的空间和属性上的操作。进一步地,业务协同数据处理的具体步骤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业数据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层、数据层、业务层和应用层,/n所述网络层包括互联网、系统专网和虚拟专用网;/n所述数据层包括数据库支撑层、数据库访问层、数据存储层、映射层、数据中心层,所述数据存储层部署省级数据库,分中心部署华东区、中南区、西北区三个,数据中心层部署国家数据库,省级数据库与数据中心数据库之间通过虚拟专用网利用数据映射器和数据协同转换协议实现省级资源管理数据和国家级数据之间的转换和传输;/n所述业务层包括国家业务接口和省级业务接口,国家业务接口和省级业务接口通过业务协同转换协议实现业务协同数据处理;/n所述应用层包括国家应用界面和省级应用界面,所述国家应用界面和省级应用界面通过应用协同转换协议实现系统业务协同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业数据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层、数据层、业务层和应用层,
所述网络层包括互联网、系统专网和虚拟专用网;
所述数据层包括数据库支撑层、数据库访问层、数据存储层、映射层、数据中心层,所述数据存储层部署省级数据库,分中心部署华东区、中南区、西北区三个,数据中心层部署国家数据库,省级数据库与数据中心数据库之间通过虚拟专用网利用数据映射器和数据协同转换协议实现省级资源管理数据和国家级数据之间的转换和传输;
所述业务层包括国家业务接口和省级业务接口,国家业务接口和省级业务接口通过业务协同转换协议实现业务协同数据处理;
所述应用层包括国家应用界面和省级应用界面,所述国家应用界面和省级应用界面通过应用协同转换协议实现系统业务协同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业数据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层系统操作的具体步骤如下:
S1:数据准备:准备省级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森林经营活动数据和非森林经营活动数据、森林资源变化数据,确定边界,并记录有关活动、森林资源变化的属性信息数据;
S2:数据部署:利用Arcmap对现有数据进行符号化,把数据通过Arccatalog把数据导入到Oracle数据库中,对入库的数据进行服务发布;
S3:数据字典与数据结构配置:根据省级数据字典与数据结构特点,依据国家级数据字典与数据结构为标准,配置数据字典的对应关系以及数据结构对应关系,并且配置非数据字典字段的转换算子;
S4:成果上报:配置好的数据通过数据系统应用程序,自动实现省级到国家级数据的转换与入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业数据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映射器包括数据结构映射表、数据字典映射表和数据映射处理程序,所述数据字典映射表、数据映射处理程序结合待处理的A数据表通过数据映射处理程序处理后,得到协同处理后的B数据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林业数据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定义S为省级二维数据表,G为国家级二维数据表,采用数据映射处理程序处理数据的具体步骤为:
S1:首先读取省级数据S的列索引i和行索引j,得到i列名Name(i)和对应的国家字段名GetGF(Name(i));
S2:判断i列名Name(i)对应的字典字段,如果对应,则执行步骤S3,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S4;
S3:利用GetDicValueS(FieldName)得到省级数据字段对应的字典值域;
S4:判断i列的数据类型Type(i)是否属于字段数据类型字符串集合,如果是则利用*Exc_Func指向i列所配置的转换算子的函数指针,该转换算子应属于Exc_Func算子集合的;如果不属于,则返回省级数据表中的第i列,j行的值S[i,j];
S5:采用分段函数f(S[i,j))处理算法,将省级数据表S转换为国家数据G表;
S6:更新国家数据G对应的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林业数据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省级数据S转换为国家数据G用f(S[i,j))表达:
G[GetGF(Name(i)),j]=f(S[i,j]);



国家数据G转换为省级数据S用f(G(i,j))表达:
S[GetSF(Name(i)),j]=f(G[i,j]);



其中,S表示省级二维数据表,G表示国家级二维数据表,SF表示省级数据表结构字段集合,GF表示国家级数据表结构字典集合,SFd表示省级数据表中具有字典值的字段集合,GFd表示国家级数据表中具有字典值的字段集合,FT表示{Text,Numeric,Date}字段数据类型字符串集合,SF(r)<->GF(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中徐旭平姚顺彬张伟东陈伟徐志扬陆亚纲刘海陈怡桐高超姚秋运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调查规划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