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036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包括有环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环状顶壁及自该环状顶壁的内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本体之下还设置有下环体,所述下环体与所述内环壁、环状顶壁共同围成混气腔,所述下环体的上端面与所述本体的环状顶壁之间具有环形缝,所述环形缝中设置有呈环状的匀流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下环体的上端面与本体的环状顶壁之间具有环形缝,环形缝中设置有呈环状的匀流板,该匀流板能够匀流流出环形缝中的燃气,使得环形缝出火在周向上连续不间断,使锅底受热更均匀,此外环缝火盖结构更简洁、加工成本更低、易清洁、不易发生火孔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本技术涉及家用厨具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技术介绍
现有大气式燃烧器的火孔大致有:圆火孔、方火孔、条形火孔几种,圆火孔和条形火孔均由机加工而成,为保证火孔热强度,单个火盖上需要几十个火孔,存在着生产效率较低、大量材料浪费、加工成本高等问题;方火孔一般采用锻压而成,但由于火孔较多且有公差要求,对模具精度要求高,模具复杂且寿命短。此外,上述火孔均是独立的小孔,还存在着堵塞后不易清洁的痛点。现有燃烧器采用环形火孔,解决了圆火孔、方火孔、条形火孔加工成本高的问题,但其环形火孔通道布置在火盖顶面且火孔角度为90°,存在着二次空气难补充,相邻环形火孔间火焰容易交叉干涉的技术缺陷,会产生黄焰、CO含量不合格、热效率低等问题,且该结构还存在赃物易堵塞火孔的问题。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出火通道不易堵塞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包括有环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环状顶壁及自该环状顶壁的内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本体之下还设置有下环体,所述下环体与所述内环壁、环状顶壁共同围成混气腔,所述下环体的上端面与所述本体的环状顶壁之间具有环形缝,所述环形缝中设置有呈环状的匀流板。为了使得火盖自上而下具有两层火,优选地,所述匀流板与所述本体的环状顶壁之间形成有第一环形间隙,并与所述下环体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有第二环形间隙。而为了进一步地使得火盖自上而下具有三层或四层火,优选地,所述匀流板邻近所述第一环形间隙和/或第二环形间隙围绕圆周方向径向成型有多个主火凹槽。其中仅有匀流板邻近第一环形间隙或第二环形间隙具有围绕圆周方向径向成型有多个主火凹槽时,火盖自上而下具有三层火,而当匀流板邻近第一环形间隙和第二环形间隙均具有围绕圆周方向径向成型有多个主火凹槽时,火盖自上而下具有四层火。为了方便固定匀流板,优选地,所述本体的环状顶壁下端面以及所述下环体的上端面均具有固定所述匀流板的固定部。从结构简单的角度出发,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为L型的钩体。进一步地,所述钩体的竖向部嵌设在所述匀流板邻近所述第一环形间隙或第二环形间隙上的主火凹槽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下环体的上端面与本体的环状顶壁之间具有环形缝,环形缝中设置有呈环状的匀流板,该匀流板能够匀流流出环形缝中的燃气,使得环形缝出火在周向上连续不间断,使锅底受热更均匀,此外环缝火盖结构更简洁、加工成本更低、易清洁、不易发生火孔堵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火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略去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本体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下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火盖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6所示,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该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包括有环状的本体1,本体1的环状顶壁11及自该环状顶壁11的内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12,环状本体1之下还设置有下环体2,下环体2与内环壁12、环状顶壁11共同围成混气腔13,下环体2的上端面与本体1的环状顶壁11之间具有环形缝3,环形缝3中设置有呈环状的匀流板4。下环体2的上端面与本体1的环状顶壁11之间具有环形缝3,环形缝3中设置有呈环状的匀流板4,该匀流板4能够匀流流出环形缝3中的燃气,使得环形缝3出火在周向上连续不间断,使锅底受热更均匀,此外环缝火盖结构更简洁、加工成本更低、易清洁、不易发生火孔堵塞。具体地,为了使得火盖自上而下具有两层火,匀流板4与本体1的环状顶壁11之间形成有第一环形间隙5,并与下环体2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有第二环形间隙6。而为了进一步地使得火盖自上而下具有三层或四层火,匀流板4邻近第一环形间隙5和/或第二环形间隙6围绕圆周方向径向成型有多个主火凹槽41,其中仅有匀流板4邻近第一环形间隙5或第二环形间隙6具有围绕圆周方向径向成型有多个主火凹槽41时,火盖自上而下具有三层火,本实施例的匀流板4邻近第一环形间隙5和第二环形间隙6均具有围绕圆周方向径向成型有多个主火凹槽41时,为此火盖自上而下具有四层火。最后为了方便固定匀流板4,本体1的环状顶壁11下端面以及下环体2的上端面均具有固定匀流板4的固定部,从结构简单的角度出发,优选地,固定部为L型的钩体7,且钩体7的竖向部嵌设在匀流板4邻近第一环形间隙5或第二环形间隙6上的主火凹槽41中。综上述,本用于燃气灶的火盖的燃气经混气腔13流出后经匀流板4减慢了燃气速度,又通过匀流板4邻近第一环形间隙5和第二环形间隙6中具有的围绕圆周方向径向成型的多个主火凹槽41,以作进一步的分流减缓,为此火盖自上而下具有四层火以使得环缝出火更加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包括有环状的本体(1),所述本体(1)的环状顶壁(11)及自该环状顶壁(11)的内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12),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本体(1)之下还设置有下环体(2),所述下环体(2)与所述内环壁(12)、环状顶壁(11)共同围成混气腔(13),所述下环体(2)的上端面与所述本体(1)的环状顶壁(11)之间具有环形缝(3),所述环形缝(3)中设置有呈环状的匀流板(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包括有环状的本体(1),所述本体(1)的环状顶壁(11)及自该环状顶壁(11)的内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12),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本体(1)之下还设置有下环体(2),所述下环体(2)与所述内环壁(12)、环状顶壁(11)共同围成混气腔(13),所述下环体(2)的上端面与所述本体(1)的环状顶壁(11)之间具有环形缝(3),所述环形缝(3)中设置有呈环状的匀流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流板(4)与所述本体(1)的环状顶壁(11)之间形成有第一环形间隙(5),并与所述下环体(2)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有第二环形间隙(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丽莎朱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