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巷道轨道行走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0257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井下巷道轨道行走机构,包括固定于井下巷道墙壁上并沿巷道延伸的行走轨道、沿行走轨道移动的行走主机,行走轨道包括轨道板,轨道板底部具有齿条,行走主机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行走电机、行走齿轮、行走轮组、夹紧轮组,行走齿轮与行走电机连接并与齿条啮合,行走轮组作用于轨道板顶部轨道面,夹紧轮组的夹紧轮作用于轨道板的两侧面,夹住轨道板。采用上述结构后,行走主机可沿着被固定在井下巷道墙壁上的行走轨道在环境复杂的井下巷道中移动行走,且行走主机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和抖动,保证了与行走主机连接的信息采集仪器工作时姿态的稳定,进而保证了信息获取的真实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巷道轨道行走机构
本技术涉及井下巡检
,尤其涉及一种井下巷道轨道行走机构。
技术介绍
矿井巷道是在不同岩石中沿不同方向、以不同倾角、按不同断面和长度开凿的,服务于不同范围、用作不同用途的各种地下空间的总称。煤矿井下的巷道按其作用和服务范围,可以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回采巷道。在各类井下巷道中分别安装有多种电气和机械设备,而对于井下巷道中设备的巡检是煤矿工作的重要部分,关系到井下作业的效率和安全。以往大多采用人工巡视方式,但受巡视人员劳动强度、业务水平、责任心和精神状态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漏检、误检等现象时有发生,显然不能满足当代煤矿工作的需要,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巡检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煤矿井下巷道狭窄,环境复杂、恶劣,而机器巡检要求其信息采集仪器,例如摄像头、各种传感器等在工作时不仅要能够顺畅地到达各个位置,而且要在工作中保持稳定姿势,不能有大的晃动和抖动,以免影响信息采集的真实性、精准性。因此,这就要求开发一种能够在井下巷道的特殊环境中稳定行走以输送信息采集仪器的行走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井下巷道的复杂环境下稳定移动以输送信息采集仪器的轨道行走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井下巷道轨道行走机构,包括固定于井下巷道墙壁上并沿巷道延伸的行走轨道、沿行走轨道移动的行走主机,行走轨道包括轨道板,轨道板底部具有齿条,行走主机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行走电机、行走齿轮、行走轮组、夹紧轮组,行走齿轮与行走电机连接并与齿条啮合,行走轮组作用于轨道板顶部轨道面,夹紧轮组的夹紧轮作用于轨道板的两侧面,夹住轨道板。采用上述结构后,行走主机可沿着被固定在井下巷道墙壁上的行走轨道在环境复杂的井下巷道中移动行走,且行走主机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和抖动,保证了与行走主机连接的信息采集仪器工作时姿态的稳定,进而保证了信息获取的真实准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4为图3中Ⅰ部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右视图;图6为图4中Ⅱ部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井下巷道轨道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轨道100、行走主机200,行走主机200可根据需要与多种信息采集仪器连接,例如摄像头、各种传感器。行走轨道100包括轨道板110、多个轨道支架130,轨道板110由固定在巷道墙壁上并沿巷道分布的多个轨道支架130支撑并沿着巷道延伸。轨道板110由钢板构成,轨道板110底部设有齿条120,在本实施例中齿条120以螺栓连接方式紧固于轨道板110底部边缘,当然齿条120也可满焊固定于轨道板110底部。轨道支架130包括支撑横梁140、固定板150。支撑横梁140两端分别与轨道板110、固定板150连接,固定板150通过螺栓固定于井下巷道墙壁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横梁140通过螺栓与轨道板110、固定板150连接。行走主机200包括壳体210和位于壳体210内的行走电机220、行走齿轮221、行走轮组230、夹紧轮组240。壳体210中间位置具有竖向槽以及从边缘延伸至竖向槽的横向槽。轨道板110竖直地位于竖向槽内,支撑横梁140穿过横向槽两端分别与轨道板110、固定板150连接。行走齿轮221与行走电机220连接并与齿条120啮合。在行走电机220的驱动下,行走齿轮221沿着齿条120转动。行走轮组230包括前、后两个行走轮,作用于轨道板110顶部轨道面。夹紧轮组240包括两个上夹紧轮组240a和两个下夹紧轮组240b,夹紧轮组240的夹紧轮分别作用于轨道板110的两侧面,其中上夹紧轮组240a夹住轨道板的上部,下夹紧轮组240b夹住轨道板的下部,夹紧轮组240夹住轨道板110,保证行走主机200在轨道板110上运行稳定,防止发生抖动和偏移。工作时,在行走电机210的驱动行走齿轮220和行走轮组230移动的作用下,行走主机200在沿着行走轨道100的轨道板110在井下巷道中移动,同时在夹紧轮组240的作用下,不会发生晃动和偏移,从而保证了行走主机200以及与其连接的信息采集仪器工作时姿态的稳定,进而保证了信息获取的真实准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巷道轨道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井下巷道墙壁上并沿巷道延伸的行走轨道、沿所述行走轨道移动的行走主机,所述行走轨道包括轨道板,所述轨道板底部具有齿条,所述行走主机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的行走电机、行走齿轮、行走轮组、夹紧轮组,所述行走齿轮与所述行走电机连接并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行走轮组作用于所述轨道板顶部轨道面,所述夹紧轮组的夹紧轮作用于所述轨道板的两侧面,夹住所述轨道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巷道轨道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井下巷道墙壁上并沿巷道延伸的行走轨道、沿所述行走轨道移动的行走主机,所述行走轨道包括轨道板,所述轨道板底部具有齿条,所述行走主机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的行走电机、行走齿轮、行走轮组、夹紧轮组,所述行走齿轮与所述行走电机连接并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行走轮组作用于所述轨道板顶部轨道面,所述夹紧轮组的夹紧轮作用于所述轨道板的两侧面,夹住所述轨道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巷道轨道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由固定在巷道墙壁上并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进平崔智明崔根伟田文科姜宁胡昊郑鑫董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