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补偿偏移量的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007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8
一种自动补偿偏移量的联轴器,旨在解决轴的变形所引起的两轴线的相对偏移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联轴器本体,联轴器本体包括两个联轴部以及用于连接两个联轴部的联接件,两个联轴部相对的一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块,连接块上背离联轴部的一端设置有圆形插块,联接件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用于插入圆形插块的弧形豁口,圆形插块在弧形豁口内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圆形插块插入弧形豁口中,实现联轴部与联接件的连接,圆形插块在弧形豁口内转动,带动两个联轴部转动,使得两个联轴部有一定的活动余地,对两轴偏移量进行补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补偿偏移量的联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联轴器
,具体为一种自动补偿偏移量的联轴器。
技术介绍
联轴器是用来连接传动轴和从动轴,使两根轴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在高速的动力传动中,联轴器具有缓冲、减震和提高传动机构中的动态性能的作用。联轴器由两半部分组成,分别与主动轴和从动轴联接。一般动力机很多都借助于联轴器与工作机相联接。目前常用的联轴器大多连接对中心偏移的精度很高,中心有偏差安装后会产生震动、噪音等。然而,联轴器所联接的两轴,因为制造及安装误差,承载后的变形以及温度变化的影响等,经常会引起两轴相对位置的变化,形成两轴相对偏移量,往往不能保证严格的对中。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的由于制造、装配和工作时轴的变形所引起的两轴线的相对偏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补偿偏移量的联轴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补偿偏移量的联轴器,包括联轴器本体,所述联轴器本体包括两个联轴部以及用于连接两个所述联轴部的联接件,两个所述联轴部相对的一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背离联轴部的一端设置有圆形插块,所述联接件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用于插入圆形插块的弧形豁口,所述圆形插块在弧形豁口内转动。作为优选,位于所述联接件左侧的两个弧形豁口所在的直线与位于所述联接件右侧的两个弧形豁口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作为优选,所述联接件为柔性件,所述联轴部为刚性件。作为优选,所述柔性件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或者聚酰胺。作为优选,所述刚性件的材质为不锈钢合金。作为优选,所述联轴部的外围开设有两个丝孔,两个所述丝孔中均穿设有紧定螺丝。作为优选,两个所述丝孔在联轴部上呈120°角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圆形插块插入弧形豁口中,实现联轴部与联接件的连接,圆形插块在弧形豁口内转动,带动两个联轴部转动,使得两个联轴部有一定的活动余地,对两轴偏移量进行补偿;2.两个联轴部在联接件上的转动方向不一致,一个联轴部上下转动,另一联轴部左右转动,使两个联轴部的活动能够对两轴各个方向的偏移均进行补偿;3.联接件为柔性件,圆形插块可以很轻松地插入弧形豁口,也可以很轻松地将圆形插块从弧形豁口中拔出,实现联轴部与联接件的可拆卸连接,提高了施工效率,且柔性件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缓冲性能,一方面采用软接触代替现有的刚性接触,有效降低两个联轴部之间的摩擦,延长了联轴器本体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有利于缓冲两个联轴部之间作用力,进而避免外部冲击力造成联轴器本体的损坏,进一步提高联轴器本体使用寿命;4.聚四氟乙烯和聚酰胺均具有自润滑作用,避免反复对联轴器本体进行润滑操作;5.丝孔中穿设紧定螺丝用于提升轴与联轴部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且相较于对称设置的紧定螺丝,呈九十度角设置的紧定螺丝能够将轴压紧在联轴部中,提升轴与联轴部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补偿偏移量的联轴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补偿偏移量的联轴器的联轴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补偿偏移量的联轴器的联接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联轴器本体;2、联轴部;3、联接件;4、插孔;5、丝孔;6、连接块;7、圆形插块;8、弧形豁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自动补偿偏移量的联轴器,如图1-图3所示,包括联轴器本体1,联轴器本体1包括两个联轴部2以及用于连接两个联轴部2的联接件3。两个联轴部2的形状大小相同,且均采用不锈钢合金制成,联轴部2的形状为圆柱形。联轴部2的中间开设有用于插入轴的插孔4,联轴部2的外围开设有两个与插孔4相通的丝孔5,两个丝孔5在联轴部2上呈120°角布置,两个丝孔5中均穿设有紧定螺丝。联轴部2的一侧一体成型有两个连接块6,两个连接块6在联轴部2上的位置互相对称,连接块6上背离联轴部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圆形插块7。联接件3采用聚酰胺材料制成,联接件3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用于插入圆形插块7的弧形豁口8,弧形豁口8的开口处较窄,圆形插块7在弧形豁口8内转动。位于联接件3左侧的两个弧形豁口8所在的直线与位于联接件3右侧的两个弧形豁口8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安装过程:拿起一个联轴部2将两个圆形插块7分别对准联接件3一侧的两个弧形豁口8,按压联轴部2,由于圆形插块7为刚性件,联接件3为柔性件,弧形豁口8的开口处被撑开,圆形插块7可以轻松地插入弧形豁口8中,圆形插块7插入弧形豁口8中后,由于弧形豁口8的开口处较窄,在不用力拔的情况下,圆形插块7不会从弧形豁口8中脱落(实际在实验过程中,可承受3000转每分钟的转速),同理,拿起另一个联轴部2安装在联接件3另一侧。将联轴部2的插孔4对准轴,使联轴部2套设在轴上,并拧紧紧定螺丝。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圆形插块7插入弧形豁口8中,实现联轴部2与联接件3的连接,圆形插块7在弧形豁口8内转动,带动两个联轴部2转动,使得两个联轴部2有一定的活动余地,对两轴偏移量进行补偿,且两个联轴部2在联接件3上的转动方向不一致,一个联轴部2上下转动,另一联轴部2左右转动,使两个联轴部2的活动能够对两轴各个方向的偏移均进行补偿;联接件3为柔性件,圆形插块7可以很轻松地插入弧形豁口8,也可以很轻松地将圆形插块7从弧形豁口8中拔出,实现联轴部2与联接件3的可拆卸连接,提高了施工效率,且柔性件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缓冲性能,一方面采用软接触代替现有的刚性接触,有效降低两个联轴部2之间的摩擦,延长了联轴器本体1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有利于缓冲两个联轴部2之间作用力,进而避免外部冲击力造成联轴器本体1的损坏,进一步提高联轴器本体1使用寿命;聚四氟乙烯和聚酰胺均具有自润滑作用,避免反复对联轴器本体1进行润滑操作;丝孔5中穿设紧定螺丝用于提升轴与联轴部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且相较于对称设置的紧定螺丝,呈九十度角设置的紧定螺丝能够将轴压紧在联轴部2中,提升轴与联轴部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补偿偏移量的联轴器,包括联轴器本体(1),所述联轴器本体(1)包括两个联轴部(2)以及用于连接两个所述联轴部(2)的联接件(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联轴部(2)相对的一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上背离联轴部(2)的一端设置有圆形插块(7),所述联接件(3)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用于插入圆形插块(7)的弧形豁口(8),所述圆形插块(7)在弧形豁口(8)内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补偿偏移量的联轴器,包括联轴器本体(1),所述联轴器本体(1)包括两个联轴部(2)以及用于连接两个所述联轴部(2)的联接件(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联轴部(2)相对的一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上背离联轴部(2)的一端设置有圆形插块(7),所述联接件(3)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用于插入圆形插块(7)的弧形豁口(8),所述圆形插块(7)在弧形豁口(8)内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补偿偏移量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联接件(3)左侧的两个弧形豁口(8)所在的直线与位于所述联接件(3)右侧的两个弧形豁口(8)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华伟张晶晶杨建旭徐洪亮严孝斌曹雄辉施建伟孙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富博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