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机械拉伸螺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0053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精度机械拉伸螺母,包括外转螺套、内转螺套和垫圈,所述垫圈设置在外转螺套的下侧,所述内转螺套转接在外转螺套和垫圈形成整体的内部,所述外转螺套设置为六棱筒体,所述垫圈设置为六棱板体,所述外转螺套的筒身上插置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下端贯穿至垫圈的板身上,所述外转螺套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壁,所述内转螺套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螺纹壁,且第三螺纹壁对应与第一螺纹壁咬合,所述内转螺套的内部上侧设置有内六角槽,所述内转螺套的内部下侧设置有第四螺纹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内转螺套、外转螺套可通过一般调节器具调节,降低了机械拉伸螺母的调节难度,垫圈为六角式,可通过六角扳手限制垫圈的转动,避免出现工件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精度机械拉伸螺母
本技术涉及机械拉伸螺母领域,尤其涉及高精度机械拉伸螺母。
技术介绍
螺母是将机械设备紧密连接起来的零件,通过内侧的螺纹,同等规格螺母和螺栓才能连接在一起,例如M4-P0.7的螺母只能与M4-P0.7系列的螺栓进行连接(在螺母中,M4指螺母内径大约为4mm,0.7指两个螺纹牙之间的距离为0.7mm);美制产品也同样,例如1/4-20的螺母只能与1/4-20的螺杆搭配(1/4指螺母内径大约为0.25英寸,20指每一英寸中,有20个牙)。机械拉伸螺母是现代提出的一种新型螺母形式,可以增加与螺栓连接的拉伸力度,从而增加对工件的紧固性,现有的机械拉伸螺母本身大同小异,需要配置相应的调节工具才能够进行机械拉伸螺母的紧固和松卸,导致本身使用受限,并且机械拉伸螺母上带有的垫圈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度,在进行拉伸锁紧时,与工件之间会发生相对转动,从而造成工件表面以及外转螺套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高精度机械拉伸螺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高精度机械拉伸螺母,包括外转螺套、内转螺套和垫圈,所述垫圈设置在外转螺套的下侧,所述内转螺套转接在外转螺套和垫圈形成整体的内部,所述外转螺套设置为六棱筒体,所述垫圈设置为六棱板体,所述外转螺套的筒身上插置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下端贯穿至垫圈的板身上,所述外转螺套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壁,所述内转螺套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螺纹壁,且第三螺纹壁对应与第一螺纹壁咬合,所述内转螺套的内部上侧设置有内六角槽,所述内转螺套的内部下侧设置有第四螺纹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内转螺套的上表面所在面与外转螺套的上表面所在面相同,所述内转螺套的下表面所在面与垫圈的下表面所在面相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外转螺套的筒身一侧自上而下贯穿设置有限位通孔,所述垫圈的板身上对应限位通孔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对应贯穿限位通孔插置在限位槽内,且限位杆的上端凸出外转螺套的上表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垫圈的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二螺纹壁,所述第二螺纹壁与第一螺纹壁对应上下衔接,所述第三螺纹壁对应与第一螺纹壁和第二螺纹壁共同咬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内转螺套的中部位置自上而下设置为通孔,所述内六角槽对应设置在内转螺套内部通孔的上侧,所述第四螺纹壁对应设置在内转螺套内部通孔的内表面,所述第四螺纹壁的外径大于内六角槽的外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垫圈的板身外径大于外转螺套的筒身外径。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高精度机械拉伸螺母中,内转螺套内设置为内六角扳手调节式,外转螺套设置为六角扳手调节式,整体的调节锁紧可以通过一般调节器具完成,可以实现简便的调节作业,降低机械拉伸螺母的调节难度。2、本技术高精度机械拉伸螺母中,垫圈内表面设置有与外转螺套内壁衔接的螺纹,可以配合外转螺套增加竖向限制强度,降低整体与内转螺套之间的偏置力,从而增加拉伸的精度。3、本技术高精度机械拉伸螺母中,垫圈外表面设置为六角式,在进行外转螺套和内转螺套转动时,可以通过六角扳手限制垫圈的转动,从而避免垫圈对工件和外转螺套的摩擦,避免出现工件损伤。4、本技术高精度机械拉伸螺母中,垫圈与外转螺套之间可以通过限位杆进行同步限位,在内转螺筒进行转动时,可以通过六角扳手实现外转螺套和垫圈的同步止转,避免垫圈对工件造成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高精度机械拉伸螺母的俯视图;图2为高精度机械拉伸螺母的外传螺套与垫圈整体主视剖面图;图3为高精度机械拉伸螺母的内转螺套主视剖面图;图4为高精度机械拉伸螺母的主视图。图例说明:1、外转螺套;2、内转螺套;3、垫圈;4、限位杆;5、第一螺纹壁;6、第二螺纹壁;7、第三螺纹壁;8、第四螺纹壁;9、内六角槽;10、限位通孔;11、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高精度机械拉伸螺母,包括外转螺套1、内转螺套2和垫圈3,提供机械拉伸螺母的基本组成结构,垫圈3设置在外转螺套1的下侧,内转螺套2转接在外转螺套1和垫圈3形成整体的内部,外转螺套1设置为六棱筒体,可以通过六角扳手进行简便调节,垫圈3设置为六棱板体,可以通过六角扳手进行简便调节,外转螺套1的筒身上插置有限位杆4,且限位杆4的下端贯穿至垫圈3的板身上,实现外转螺套1和垫圈3之间的相对限位作业,外转螺套1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壁5,内转螺套2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螺纹壁7,且第三螺纹壁7对应与第一螺纹壁5咬合,提供对应的转接作业,内转螺套2的内部上侧设置有内六角槽9,可以通过内六角扳手实现简便调节,内转螺套2的内部下侧设置有第四螺纹壁8,实现与螺栓的转接作业。内转螺套2的上表面所在面与外转螺套1的上表面所在面相同,内转螺套2的下表面在面与垫圈3的下表面所在面相同,保证整体的连接,避免垫圈3的脱落,外转螺套1的筒身一侧自上而下贯穿设置有限位通孔10,提供限位杆4的贯穿孔位,垫圈3的板身上对应限位通孔10设置有限位槽11,限位杆4对应贯穿限位通孔10插置在限位槽11内,实现外转螺套1和垫圈3之间的转动限位作业,且限位杆4的上端凸出外转螺套1的上表面,可以进行简便的插接和取出,垫圈3的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二螺纹壁6,第二螺纹壁6与第一螺纹壁5对应上下衔接,增加内转螺套2的竖向限位力,从而降低偏置力,增加相互拉伸的精度,第三螺纹壁7对应与第一螺纹壁5和第二螺纹壁6共同咬合,内转螺套2的中部位置自上而下设置为通孔,内六角槽9对应设置在内转螺套2内部通孔的上侧,可以由上部进行内转螺套2的转动,第四螺纹壁8对应设置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精度机械拉伸螺母,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转螺套(1)、内转螺套(2)和垫圈(3),所述垫圈(3)设置在外转螺套(1)的下侧,所述内转螺套(2)转接在外转螺套(1)和垫圈(3)形成整体的内部,所述外转螺套(1)设置为六棱筒体,所述垫圈(3)设置为六棱板体,所述外转螺套(1)的筒身上插置有限位杆(4),且限位杆(4)的下端贯穿至垫圈(3)的板身上,所述外转螺套(1)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壁(5),所述内转螺套(2)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螺纹壁(7),且第三螺纹壁(7)对应与第一螺纹壁(5)咬合,所述内转螺套(2)的内部上侧设置有内六角槽(9),所述内转螺套(2)的内部下侧设置有第四螺纹壁(8)。/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精度机械拉伸螺母,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转螺套(1)、内转螺套(2)和垫圈(3),所述垫圈(3)设置在外转螺套(1)的下侧,所述内转螺套(2)转接在外转螺套(1)和垫圈(3)形成整体的内部,所述外转螺套(1)设置为六棱筒体,所述垫圈(3)设置为六棱板体,所述外转螺套(1)的筒身上插置有限位杆(4),且限位杆(4)的下端贯穿至垫圈(3)的板身上,所述外转螺套(1)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壁(5),所述内转螺套(2)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螺纹壁(7),且第三螺纹壁(7)对应与第一螺纹壁(5)咬合,所述内转螺套(2)的内部上侧设置有内六角槽(9),所述内转螺套(2)的内部下侧设置有第四螺纹壁(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机械拉伸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螺套(2)的上表面所在面与外转螺套(1)的上表面所在面相同,所述内转螺套(2)的下表面所在面与垫圈(3)的下表面所在面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机械拉伸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螺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成明何云霄任亚利尹华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广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