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建筑屋面雨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970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园林建筑屋面雨水收集装置,属于园林建筑屋面雨水收集技术领域,包括:排水架、过滤器、雨水收集箱、进水管和出水管,排水架,其包括设置在屋面边缘的边缘杆以及设置在覆盖屋面内侧区域的横向杆和纵向杆,横向杆、纵向杆以及边缘杆的内部空心且相互连通并且三者相互交错连接成多个用于铺设瓦片的、口字形的装瓦口,横向杆和纵向杆的两侧面以及边缘杆的内侧面均设有与三者各自内部空间互通的进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园林建筑屋面缺乏雨水收集措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建筑屋面雨水收集装置
:本技术属于园林建筑屋面雨水收集
,具体涉及一种园林建筑屋面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园林建筑是指建造咋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雨天,园林建筑物的屋面上汇聚的雨水从屋檐倾斜而下落入房屋下方,造成房屋附近的地面积水过多而潮湿打滑,不便于人们行走,但是现有园林建筑屋面缺乏雨水收集装置。因此,需要研制一种能够收集屋面雨水的园林建筑屋面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园林建筑屋面雨水收集装置,解决了现有园林建筑屋面缺乏雨水收集措施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园林建筑屋面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排水架,其包括设置在屋面边缘的边缘杆以及设置在覆盖屋面内侧区域的横向杆和纵向杆,所述横向杆、所述纵向杆以及所述边缘杆的内部空心且相互连通并且三者相互交错连接成多个用于铺设瓦片的、口字形的装瓦口,所述横向杆和所述纵向杆的两侧面以及所述边缘杆的内侧面均设有与三者各自内部空间互通的进水孔;过滤器,其包括筒身、封口盖、安装柱、第一过滤网板和第二过滤网板,所述筒身的顶端开口,所述封口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筒身的顶端开口处,所述安装柱竖直安装在所述筒身内,所述安装柱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筒身的内底面而上端延伸至所述封口盖,所述第一过滤网板和所述第二过滤网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柱上且均位于所述筒身内,所述第一过滤网板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板的上方,所述第一过滤网板和所述第二过滤网板将所述筒身内部由上到下依次分隔成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所述第三空间内装载有活性炭颗粒,所述筒身的上部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空间相连通的进水口,所述筒身的下部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空间相连通的出水口,所述筒身设置在建筑物的墙壁上;雨水收集箱,其设置在建筑物附近的地面上;进水管,其一端分叉有多个与所述边缘杆内部相连通的支端口而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筒身的进水口处;出水管,其一端连接在所述筒身的出水口处而另一端插装在所述雨水收集箱内。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筒身的内侧壁上由上到下依次具有凸出的且由橡胶材料制成的第一环形板、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和所述第二环形板的顶部均具有环形安装槽,所述第一过滤网板和所述第二过滤网板的底面均具有凸出的环形凸块,所述环形凸块配合卡接在相对应地所述环形安装槽内。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安装槽的槽侧壁在与所述环形凸块的侧面之间填塞有处于挤压状态的防水垫片。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柱上套装有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包括圆盘部、固定在圆盘部上呈竖直状态的卡接柱、由圆盘部的侧边水平延伸的水平板条以及由水平板条的杆端竖直向上延伸的固定柱,所述第一过滤网板和所述第二过滤网板的底面均具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上的卡接柱相配合卡接的卡槽,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上的固定柱各自穿过所述第一环形板、所述第二环形板以及相对应地所述第一过滤网板、所述第二过滤网板并在柱端螺接有限位帽,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上的水平板条与各个所述第一环形板、所述第二环形板的底面相接触。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筒身的内底面具有凸出的且带有凹槽的安装块,所述安装柱的下端卡接在所述凸出的且带有凹槽的安装块内。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封口盖螺纹连接在所述筒身的顶端。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园林建筑屋面雨水收集装置还包括支管和位于园林建筑附近场地中的水池,所述支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水管相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水池相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设置了排水架,该排水架不仅可以收集雨水还可以安装瓦片,收集的雨水通过进水管进入过滤器中过滤并由出水管最终进入雨水收集箱内储存,达到再利用雨水的目的,整体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园林建筑屋面缺乏雨水收集措施的问题;其中,该过滤器采用了由第一过滤网板和第二过滤网板组成的双层过滤,并由活性炭进行吸附净化,整个过滤器结构简单且实用。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0、排水架;101、边缘杆;102、横向杆;103、纵向杆;104、进水孔;20、过滤器;201、筒身;2011、安装块;202、封口盖;203、安装柱;204、第一过滤网板;205、第二过滤网板;206、第一空间;207、第二空间;208、第三空间;209、进水口;2010、出水口;30、雨水收集箱;40、进水管;50、出水管;60、第一环形板;70、第二环形板;80、环形安装槽;90、环形凸块;100、防水垫片;110、第一固定件;120、第二固定件;130、圆盘部;140、卡接柱;150、水平板条;160、固定柱;170、卡槽;180、限位帽;190、支管;200、水池。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园林建筑屋面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排水架10、过滤器20、雨水收集箱30、进水管40和出水管50。排水架10包括设置在屋面边缘的边缘杆101以及设置在覆盖屋面内侧区域的横向杆102和纵向杆103,横向杆102、纵向杆103以及边缘杆101的内部空心且相互连通并且三者相互交错连接成多个用于铺设瓦片的、口字形的装瓦口,横向杆102和纵向杆103的两侧面以及边缘杆101的内侧面均设有与三者各自内部空间互通的进水孔104。屋面雨水从进水孔104进入排水架10内并汇聚到边缘杆101的内部。过滤器20包括筒身201、封口盖202、安装柱203、第一过滤网板204和第二过滤网板205,筒身201的顶端开口,封口盖202可拆卸地连接在筒身201的顶端开口处,安装柱203竖直安装在筒身201内,安装柱203的下端连接在筒身201的内底面而上端延伸至封口盖202,第一过滤网板204和第二过滤网板205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柱203上且均位于筒身201内,第一过滤网板204位于第二过滤网板205的上方,第一过滤网板204和第二过滤网板205将筒身201内部由上到下依次分隔成第一空间206、第二空间207和第三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建筑屋面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排水架(10),其包括设置在屋面边缘的边缘杆(101)以及设置在覆盖屋面内侧区域的横向杆(102)和纵向杆(103),所述横向杆(102)、所述纵向杆(103)以及所述边缘杆(101)的内部空心且相互连通并且三者相互交错连接成多个用于铺设瓦片的、口字形的装瓦口,所述横向杆(102)和所述纵向杆(103)的两侧面以及所述边缘杆(101)的内侧面均设有与三者各自内部空间互通的进水孔(104);/n过滤器(20),其包括筒身(201)、封口盖(202)、安装柱(203)、第一过滤网板(204)和第二过滤网板(205),所述筒身(201)的顶端开口,所述封口盖(202)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筒身(201)的顶端开口处,所述安装柱(203)竖直安装在所述筒身(201)内,所述安装柱(203)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筒身(201)的内底面而上端延伸至所述封口盖(202),所述第一过滤网板(204)和所述第二过滤网板(205)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柱(203)上且均位于所述筒身(201)内,所述第一过滤网板(204)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板(205)的上方,所述第一过滤网板(204)和所述第二过滤网板(205)将所述筒身(201)内部由上到下依次分隔成第一空间(206)、第二空间(207)和第三空间(208),所述第三空间(208)内装载有活性炭颗粒,所述筒身(201)的上部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空间(206)相连通的进水口(209),所述筒身(201)的下部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空间(208)相连通的出水口(2010),所述筒身(201)设置在建筑物的墙壁上;/n雨水收集箱(30),其设置在建筑物附近的地面上;/n进水管(40),其一端分叉有多个与所述边缘杆(101)内部相连通的支端口而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筒身(201)的进水口(209)处;/n出水管(50),其一端连接在所述筒身(201)的出水口(2010)处而另一端插装在所述雨水收集箱(30)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建筑屋面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水架(10),其包括设置在屋面边缘的边缘杆(101)以及设置在覆盖屋面内侧区域的横向杆(102)和纵向杆(103),所述横向杆(102)、所述纵向杆(103)以及所述边缘杆(101)的内部空心且相互连通并且三者相互交错连接成多个用于铺设瓦片的、口字形的装瓦口,所述横向杆(102)和所述纵向杆(103)的两侧面以及所述边缘杆(101)的内侧面均设有与三者各自内部空间互通的进水孔(104);
过滤器(20),其包括筒身(201)、封口盖(202)、安装柱(203)、第一过滤网板(204)和第二过滤网板(205),所述筒身(201)的顶端开口,所述封口盖(202)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筒身(201)的顶端开口处,所述安装柱(203)竖直安装在所述筒身(201)内,所述安装柱(203)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筒身(201)的内底面而上端延伸至所述封口盖(202),所述第一过滤网板(204)和所述第二过滤网板(205)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柱(203)上且均位于所述筒身(201)内,所述第一过滤网板(204)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板(205)的上方,所述第一过滤网板(204)和所述第二过滤网板(205)将所述筒身(201)内部由上到下依次分隔成第一空间(206)、第二空间(207)和第三空间(208),所述第三空间(208)内装载有活性炭颗粒,所述筒身(201)的上部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空间(206)相连通的进水口(209),所述筒身(201)的下部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空间(208)相连通的出水口(2010),所述筒身(201)设置在建筑物的墙壁上;
雨水收集箱(30),其设置在建筑物附近的地面上;
进水管(40),其一端分叉有多个与所述边缘杆(101)内部相连通的支端口而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筒身(201)的进水口(209)处;
出水管(50),其一端连接在所述筒身(201)的出水口(2010)处而另一端插装在所述雨水收集箱(3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建筑屋面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201)的内侧壁上由上到下依次具有凸出的且由橡胶材料制成的第一环形板(60)、第二环形板(70),所述第一环形板(60)和所述第二环形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振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殷巧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