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电极固定实验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9685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电极固定实验装置及方法,涉及电化学实验装置技术领域,能够方便地调节电极的间距和高度,有效提高实验准确度,同时模块化设计能够方便部件的拆卸和更换;该装置包括:底座,用于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撑;高度调节装置,其底端与所述底座固连,用于调节电极的高度;间距调节装置,与电极相连,用于调节电极之间的间距;所述间距调节装置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垂直设置,所述间距调节装置能够相对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上下移动、水平移动以及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电极位置调整的过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电极固定实验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实验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电极固定实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化学领域也蓬勃发展,在如今的电解制氢和电解有机废水的科研中研究新型的电极材料尤为重要,电极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常常要用到电沉积技术,同时制备出来的电极也要进行性能测试,其中就包括非常重要的电解实验。然而在这两个重要的过程中两电极间的距离、插入溶液的深度和是否平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实验的结果,比如影响着电流效率,不合适的电极间距和插入溶液的深度会导致电流效率降低、能耗升高,比如不合适的电极间距和插入溶液的深度很可能导致制备的电极不理想甚至是制备失败,比如不合适的电极间距和插入溶液的深度会导致测试出来的电极性能不准确……。目前相关的技术绝大多数停留在电极固定上,没有同时考虑电极间距和插入溶液的深度(电极插入溶液的深度其实就是调节电极的高度,因此后文均以高度代替)。文献1([1]陈娟.一种电化学工作站电极固定装置[P].中国技术专利:CN201620185080.7,2016-09-07.)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极固定装置:U型底座上端固定有4根相同的横杆,横杆穿过4个中心线重合的方片的四角,中间两个方片为固定方片,两侧为带有螺杆的可移动方片,螺杆穿过U型底座侧壁且与侧壁开口螺纹相吻合,因此可通过旋转两个螺杆来实现电极的夹紧。该种装置可很好的夹紧电极起到固定作用且间距恒定,但是该装置并不能实现电极间距和高度的灵活、准确调整。文献2([2]唐聪聪,杨全威,郭超.一种电极夹持器及定位仪[P].中国技术专利:CN202020013376.7,2020-09-11.)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极夹持器:固定杆上安装有两个与固定杆轴线方向垂直的夹持片,夹片间的间距可滑动调节。这种装置可夹持阵列电极,通用性高,虽然电极间距可调,但是无法精确定量调整,而且无法调节电极的高度。上述两种装置均无法准确调节电极间距和高度,其他现有的调节装置基本均是简单的自制装置,这些装置精密度差,每进行依次实验都需要人工手动测量和调整,费时费力。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新型可调节的电极固定实验装置及方法来应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解决或减轻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电极固定实验装置及方法,能够方便地调节电极的间距和高度,有效提高实验准确度,同时模块化设计能够方便部件的拆卸和更换。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电极固定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底座,用于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撑;高度调节装置,其底端与所述底座固连,用于调节电极的高度;间距调节装置,与电极相连,用于调节电极之间的间距;所述间距调节装置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垂直设置,所述间距调节装置能够相对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上下移动、水平移动以及固定。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高度调节装置包括高度直尺、高度游标和高度滑块;所述高度直尺的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高度游标和所述高度滑块均套设在所述高度直尺上,且所述高度滑块和所述高度游标均与所述高度直尺可活动连接;所述高度游标和所述高度滑块连接。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间距调节装置包括间距卡尺、间距游标、间距滑块和两个电极夹;所述间距滑块与所述高度滑块固连,所述间距卡尺与所述间距滑块可活动连接;所述间距游标套设在所述间距卡尺上,且两者可活动连接;一个所述电极夹与所述间距卡尺固接,另一个所述电极夹与所述间距游标固接。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电极夹与所述间距卡尺的固接方式以及与所述间距游标的固接方式均为可拆卸固接。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高度游标通过高度微调装置与所述高度滑块连接。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高度微调装置包括微调螺杆和微调螺母;所述微调螺杆的底部固设在所述高度游标内,顶部与所述微调螺母旋接,所述微调螺母与所述高度滑块连接;通过旋转所述微调螺母实现所述高度滑块的上下微调。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高度游标和/或所述间距游标上均设有用于固定游标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固定螺帽,通过所述固定螺帽在所述螺纹孔内的旋紧实现游标的固定。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间距滑块上设有用于固定间距滑块的螺纹孔,所述固定螺纹孔内设有固定螺帽,通过所述固定螺帽在所述螺纹孔内的旋紧实现间距滑块的固定。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间距游标的端部设有调节滚轮,通过所述调节滚轮的动作实现所述间距游标的水平移动。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高度游标与所述高度直尺之间以及所述间距游标与所述间距卡尺之间均设有游标垫片。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高度直尺、所述高度游标以及所述间距卡尺、所述间距游标上均设有尺寸刻度,其刻度设置原理和读数原理和游标卡尺相似。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极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方法采用如上任一所述的可调节的电极固定实验装置实现;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S1、对所述可调节的电极固定实验装置进行校零处理;S2、通过间距调节装置的电极夹夹持住待调节的电极;S3、通过高度调节装置对电极进行高度调节,并在到达预设位置时进行固定;S4、调节间距调节装置相对于高度调节装置的水平位置,并进行固定;S6、通过调节电极夹的间距对电极进行间距调节,并在到达预设位置时进行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装置稳固,调节方便,可以使电极间的距离和高度按照实验需求进行精确的调节,极其方便实用,同时提高实验的精确性;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另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模块化可进行拆卸、更换,这样不仅携带方便,而且部件损坏还可以进行更换;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另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装置方便固定电极以及定量调节电极间距和高度,并且对于电极间距和高度精准度要求较高时可分别通过滚轮和微调螺母,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实验的稳定性和精准性。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的电极固定实验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电极固定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n底座,用于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撑;/n高度调节装置,其底端与所述底座固连,用于调节电极的高度;/n间距调节装置,与电极相连,用于调节电极之间的间距;/n所述间距调节装置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垂直设置,所述间距调节装置能够相对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上下移动、水平移动以及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电极固定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底座,用于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撑;
高度调节装置,其底端与所述底座固连,用于调节电极的高度;
间距调节装置,与电极相连,用于调节电极之间的间距;
所述间距调节装置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垂直设置,所述间距调节装置能够相对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上下移动、水平移动以及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电极固定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高度直尺、高度游标和高度滑块;
所述高度直尺的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高度游标和所述高度滑块均套设在所述高度直尺上,且所述高度滑块和所述高度游标均与所述高度直尺可活动连接;
所述高度游标和所述高度滑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的电极固定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装置包括间距卡尺、间距游标、间距滑块和两个电极夹;
所述间距滑块与所述高度滑块固连,所述间距卡尺与所述间距滑块可活动连接;
所述间距游标套设在所述间距卡尺上,且两者可活动连接;
一个所述电极夹与所述间距卡尺固接,另一个所述电极夹与所述间距游标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的电极固定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夹与所述间距卡尺的固接方式以及与所述间距游标的固接方式均为可拆卸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的电极固定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游标通过高度微调装置与所述高度滑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