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9559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中桩基加固设备领域,公开了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包括:顶块、大梁以及基础;所述基础设置在大梁左右两侧,大梁上端通过立杆与顶块连接,立杆上安装固定有千斤顶;所述顶块下端通过压杆与基础连接,基础与大梁之间通过缓冲组件连接;在所述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压桩作业产生反作用力时,缓冲组件的活动杆会推动滑块沿着滑轨滑行位移,在滑块滑行位移时,套筒上端的顶头会挤压压缩弹簧形变产生弹力,进行缓冲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中桩基加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
技术介绍
静压锚杆预制桩施工方法是将锚杆技术和静压预制桩技术两者结合起来。它利用建筑结构的自重,先在钢筋混凝土基础中埋设锚杆,借助锚杆的反力,通过反力架用千斤顶将预制桩逐段压入基础预先开凿或预留的桩孔和地基土层中。现有技术中的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在进行压桩作业时,由于设置的立架与横架之间不具备缓冲减震效果,导致受到的反作用力较大,容易产生较大的颤动感,不利于锚杆静压桩作业。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在进行压桩作业时由于受到的反作用力较大产生较大的颤抖影响压桩施工质量的问题。(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其包括:顶块、大梁以及基础;所述基础设置在大梁左右两侧,大梁上端通过立杆与顶块连接,立杆上安装固定有千斤顶;所述顶块下端通过压杆与基础连接,基础与大梁之间通过缓冲组件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压杆分布在基础与顶块之间,压杆上下两端通过销轴铰接活动安装在基础与顶块之间;通过设置的四个压杆配合作用提高了所述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在压桩时承受的反作用力。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活动杆、套筒以及套架,所述套架一端与基础连接固定,套架另一端活动安装在套筒内部,套筒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动杆,活动杆一端与大梁连接固定,活动杆另一端活动安装在套筒内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杆上端开设有开槽,开槽内部穿过滑块;所述套筒上端左右两侧安装固定有滑轨,所述滑块两侧滑动安装在套筒上端左右两侧安装固定的滑轨上,滑轨上设有挡柱;所述活动杆上端设有顶头,顶头上端通过压缩弹簧与套架顶端连接固定。(三)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土壤试样制备装置,包括当通过所述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进行顶桩作业时,会产生反作用力,连接基础与大梁之间的缓冲组件起缓冲减震,例如,在所述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产生反作用力时,活动杆会推动滑块沿着滑轨滑行位移,在滑块滑行位移时,套筒上端的顶头会挤压压缩弹簧形变产生弹力,进行缓冲减震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的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基础、2-缓冲组件、3-压杆、4-顶块、5-立杆、6-千斤顶、7-大梁、8-活动杆、9-套筒、10-滑块、11-滑轨、12-开槽、13-挡柱、14-定头、15-套架、16-压缩弹簧、17-立架、18-螺栓、19-横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是为了清楚说明产品部件进行的编号,不代表任何实质性区别。“上”“下”“左”“右”的方向均以附图所示方向为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图1是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的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其包括:顶块4、大梁7以及基础1;所述基础1设置在大梁7左右两侧,大梁7上端通过立杆5与顶块4连接,立杆5上安装固定有千斤顶6;所述顶块4下端通过压杆3与基础1连接,基础1与大梁7之间通过缓冲组件2连接;使用所述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时,根据设计桩位,先在基础1两侧埋设抗拔锚杆,接着组装整个所述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调整好所述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相关角度位置之后,开启千斤顶6进行顶桩,此时所述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将巨桩反力均衡传递至土层基础;在千斤顶6顶桩过程中,设置的压杆3起到加强筋效果,而安装的缓冲组件2则保证顶桩过程中所述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具备较好的缓冲减震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压杆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压杆3分布在基础1与顶块4之间,压杆3上下两端通过销轴铰接活动安装在基础1与顶块4之间;通过设置的四个压杆3配合作用提高了所述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在压桩时承受的反作用力。请参阅图2,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组件2包括活动杆8、套筒9以及套架15,所述套架15一端与基础1连接固定,套架15另一端活动安装在套筒9内部,套筒9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动杆8,活动杆8一端与大梁7连接固定,活动杆8另一端活动安装在套筒9内部;具体地,所述活动杆8上端开设有开槽12,开槽12内部穿过滑块10;所述套筒9上端左右两侧安装固定有滑轨11,所述滑块10两侧滑动安装在套筒9上端左右两侧安装固定的滑轨11上,滑轨11上设有挡柱13;所述活动杆8上端设有顶头14,顶头14上端通过压缩弹簧16与套架15顶端连接固定;当通过所述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进行顶桩作业时,会产生反作用力,连接基础1与大梁7之间的缓冲组件2起缓冲减震,例如,在所述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产生反作用力时,活动杆8会推动滑块10沿着滑轨11滑行位移,在滑块10滑行位移时,套筒9上端的顶头14会挤压压缩弹簧16形变产生弹力,进行缓冲减震效果。对比例请参阅图3,现有技术中的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其包括:大梁7、横架19以及立架17,所述横架19下端左右两侧通过立架17与大梁7连接固定,立架17下端通过螺栓18安装固定在大梁7上;所述横架19中间下端通过立杆5与大梁7连接,立杆5上端安装固定有千斤顶6;使用现有技术中的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时,由于横架19两侧是通过立架17与大梁7连接固定,因此在所述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进行压桩作业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会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其包括:顶块(4)、大梁(7)以及基础(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1)设置在大梁(7)左右两侧,大梁(7)上端通过立杆(5)与顶块(4)连接,立杆(5)上安装固定有千斤顶(6);所述顶块(4)下端通过压杆(3)与基础(1)连接,基础(1)与大梁(7)之间通过缓冲组件(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其包括:顶块(4)、大梁(7)以及基础(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1)设置在大梁(7)左右两侧,大梁(7)上端通过立杆(5)与顶块(4)连接,立杆(5)上安装固定有千斤顶(6);所述顶块(4)下端通过压杆(3)与基础(1)连接,基础(1)与大梁(7)之间通过缓冲组件(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压杆(3)分布在基础(1)与顶块(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压杆(3)上下两端通过销轴铰接活动安装在基础(1)与顶块(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压锚杆桩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2)包括活动杆(8)、套筒(9)以及套架(15),所述套架(15)一端与基础(1)连接固定,套架(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顺昌罗媛媛刘亮胡娟夏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建昌龙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